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感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體詩有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王執中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古体诗 读后感 商业周刊 国际形势

    雩都 王執中商業周刊「七一八期⒏27.—⒐⒉」發行人金維純先生、大作「醒醒罷台灣人」讀後感觸良深。一則敬佩金先生見解獨特而正確。二則文中所言我們台灣人似乎多在睡大覺,不悉今日國際形勢詭譎若何?因而賦詩一首,其內容含意,讚同原文相似,不過縮改爲押韻之古詩而已,以使我贛省鄕長等人士,未曾披閱該刊者,有所知曉,不文之處,幸希鑒諒!渾渾噩噩台灣人,整日互鬥爲席珍,多認敵人是中共,請觀鮑爾國務卿,還有副卿相繼到,原爲不見霸權兵,昔日美俄相歧視,今日中美怒目瞋。因而吿訴...

  • 文章談「力和文集」抒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鍾久祥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力和文集》 读后感 学术笔记 刘力和

    收到劉著「力和文集」大作,如獲至寶,迫不及待地展卷閱讀,以便從中獲取教益和充分的精神享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故鄉風景畫,那橫跨綿江兩岸,古色古香的雲龍橋,那穿城而過,奔流不息的綿水河,那高聳挺拔,直插藍天的龍珠寶塔,啊!這不就是古城瑞金嗎?這不就是海外遊子魂牽夢繞、朝朝思念的故鄉嗎?作者在封面加上「長橋泱泱,江水滔滔,岸樹蒼蒼,鄉思綿綿」的短詩,更加深了濃烈的鄉土氣息。這種別具匠心的封面設計,帶給讀者的是對故鄉的無限思念和嚮往,寓意深刻,具有很強烈的感...

  • 文章《道德經》讀後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道德经》 “以正治国” 顺应自然 读后感

    我讀的《道德經》是尹元泰先生將《道德經》分成八十一章,以每一句的第一句為章名,每章先錄原文,然後寫「緣由解析」再用白話直譯原文,很是得體通順。我國在堯、舜、禹、湯時代板圖都不廣大,到了周朝有萬國九洲之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也是一個百家爭鳴,貢獻安邦定國策略頻出的時代。這就是《道德經》產生的背景。尹先生定為王者之道。恰如其分。《道德經》是跨時代的作品,在不同的時代,這部作品會釋出他的含義。《道德經》著作時是我國春秋的動亂時期,作者意在消弭當時「窮兵黷武...

  • 文章精讀鄧著及《江西文獻》有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陳崇杰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邓晴文 《江西文献》 读后感

    通讀鄧晴文先生之偉著,余心盛贊。其乃摩天之劍,文鋒犀利,文風卻樸實謙恭。讀鄧公《慶祝建國百年促進兩岸互助合作團結富強》之作,令人心潮澎湃,熱血噴張,恨不能立化有志青年投身於疆場。國情、民情在鄧公筆下歷歷在目,強烈感到,奮進中國威之上揚激勵之氣,消沉之國恥中下壓鬱憤之情。每讀激奮精采處,每每拍案,或嘆之或怒之。鄧公之筆促以情生如波濤擊岸之勢,讀之痛快淋漓!愛國之情自然傾出。若非大手筆豈可著之!此著實屬大才博學之絕篇也。縱觀文章,可見作者之亮節高風鴻鵠之志。...

  • 文章鄉賢陶淵明詩文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鍾常遂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陶渊明 诗文 人物史略 读后感

    興國 鍾常遂「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樓。」秋!又染紅了江邊的楓葉,在金風中向遊子招手。白雲,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山頭飄浮,忽東忽西,尋尋覓覓,究意遺失了何物?是多麼的令人不安。天高氣爽,雲淡風清,金英舖地,桂樹飄香,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原是多采多姿的季節,無奈燕去雁來,梧葉紛飛,西風殘照,暮色蒼茫,寒蜩鳴不已,頻添幾許惆悵!鄕愁隨秋汐漲滿了遊子離懷!信手拿起窗邊一册古籍,隨意一翻,赫然入目的,竟是陶潛的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 文章南昌二中簡介讀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南昌二中 简介读后感 学校生活 回忆追述 校训校歌

    新建 唐子安本刊第一八四期七十九頁,南昌李廉德先生:「南昌二中簡介」一文;載有:「一九四九年九月十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將私立劍聲中學,青年中學與心遠中學,合併爲江西省立第二聯合中學,不久,改名爲江西省立南昌二中,校址在原心遠中學,一九五三年,中學改巿建制,正式定名爲南昌巿第二中學。又九十頁復載有:周心貴聯繫人,「南昌二中舉行建校一〇〇週年慶典通吿,竭誠歡迎,廣大南昌二中校友,(包括前三私立中學)及教職員工等參與」;云云。我曾就讀劍中高師科五班,同班同學管...

  • 文章解讀「蔣公日記」閲後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歐陽克沛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1937~1949)》 读后感 台湾政局

    『解讀蔣公1937~1949年日記』是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先生三大本巨著。筆者在炎炎的夏日裡,約近二個月時間讀完。以之與今日台灣政局相較,真是感慨萬千?!郝先生係陸軍軍官學校第12期,陸軍大學第20期畢業。曾任陸軍總司令,陸海空軍參謀總長,晉至陸軍一級上將、國防部長、行政院院長,並曾任蔣公侍衛長六年餘,對蔣公思維,知之甚稔。政、軍經驗豐富,由渠來解讀蔣公日記,是最適切不過。我生長於江西省泰和縣一個偏僻的農村。雖然瀕臨贛江中上游,水上交通還算方便,但陸路卻是閉塞的。往北...

  • 文章楊著「雪鴻文稿」讀後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1期  作者:劉道庵 出版时间:2013-05-15
    关键字: 《雪鸿文稿》 读后感 杨晓苍 著作概要 著作特性

    一、關於作者民國102年(2013年)春節夕,接獲楊著「雪鴻文稿」一冊,不勝欣喜。以俗務羈絆,僅粗略披讀數遍。但印象極深,不時憧影腦際,獲益良多,至以為感。作者楊曉蒼君,江西瑞金人。大專文化,歷任司法警察及中學教師等職,表現優異,成績卓著,屢獲上峰獎勵。長於詩文:「為詩,思疾詞沛,倚馬詩才,風格清新,曉暢易解,不刻意辭采典故堆砌,雅俗共賞,其誠樸動人之處,實不遜名家巨擘。為文,筆觸靈活,揮灑自如,字字珠璣,文情並茂,清順流暢。作品甚豐,發表海內外報章期刊,深獲...

  • 文章談楊曉蒼君「雪鴻詩詞稿」抒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2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13-08-15
    关键字: 杨晓苍 《雪鸿诗词稿》 诗词文选 读后感

    民國卅八年(一九四九)國共內戰,徐蚌戰爭失利,時局動盪;陸軍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伯玉)將軍,奉命在兵團重建的同時,派員至武漢收容的流亡學生,與在江西青年團總幹事李德廉先生領導的青年幹部及招募的青年精英,於瑞金成立「閩粵贛邊區軍事政治學校」;并命贛北師管區司令唐三山少將為校長,李德廉為上校黨代表,施以黨政軍教育,作兵團基層幹部;後學校隨軍轉進至廣東潮州庵埠;此時并有廣東省第九行政區公署的軍政學校學生七百餘人及閩西學生三百餘人編入;學校改名為「怒潮軍政幹部...

  • 文章讀鍾久福《雪鴻文選》有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7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2-05-15
    关键字: 《雪鸿文选》 读后感 故乡情怀 返乡探亲 两岸关系

    第123页)。第三次2001年10月在南昌相见。也是梁将军筹办的「返乡讲学探亲旅游行」,经瑞金、赣州、井岗山、吉安,来到南昌,下榻象山宾馆。我在宾馆迎接,并与江西省台办贺飞娜处长,陪同参观了南昌大学、八大山人纪念馆,第二天上午游览了江南名楼滕王阁,久福先生和夫人请我一起合影留念。此照片我选编在《释善清法师纪念集》78页中,以作永久的纪念。使我更为感激的是,《雪鸿文选》第三章第七篇「杨著《我的母亲》读后」,是久福先生读了拙著《我的母亲》后,写给家父的读后感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