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推广家鄕民俗「打歌」纪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李蔚勳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民俗文化 “打歌” 滇西民俗“打歌促进会” 活动组织

    一、打歌的渊源打歌,是滇西鎭康,耿马一带居民的民俗活动,它揉合了各民族山歌的旋律,又包含了各民族土风舞的步伐,历史渊源流长。据说三国时代,蜀相诸葛武侯率军南征,进抵云南鎭康、耿马边境时,入夜蛮夷首长率众偷袭,诸葛亮敌众我寡,难以相敌,遂下令军民于各山寨堆积木柴燃烧,沿寨排列戒备,军民同歌同舞,虚张声势,寅夜达旦,敌人都害怕,不敢侵犯,俟后援部队及时赶到,得解危局。从此相沿习而演变为现今鎭康,耿马一带居民打歌,逢婚、丧、喜、节日庆典之期,晚饭后男女老少欢聚

  • 文章異彩紛呈的雲南民族節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6期  作者:雲華  出版时间:2006-12-25
    关键字: 云南 民族节日 民俗资料 风土习俗

    節日,是人們一種傳統的慶祝或祭祀活動,它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積淀。雲南,是一個民族衆多的省份,自然是多元的民族文化,民族節日異彩紛呈,絢麗多姿。現今的雲南,不僅日日有節日,而且周周都有人在過節。雲南民族節日的多樣性,是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相互影響、融合、滲透而形成的,其表現旣有共性,也有個性。諸如許多少數民族同樣過漢族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等;漢族也接受了少數民族的節日,如火把節等。各少數民族之間...

  • 文章再遊麗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成美  出版时间:1998-12-25
    关键字: 丽江 山水风光 民俗特色 旅游感想

    我雖然是第二次到麗江,但麗江的山、麗江的水、麗江的人、麗江的一切,對我仍是那麼親切、那麼新鮮、那麼神秘、那麼具有吸引力。麗江在雲南西北部,是一個美麗神奇的地區。麗江地區連接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地理條件特殊。由于地形和氣候相差甚異,造就了美絕人寰的自然風光。他有雄奇的現代冰川、明淨的高原湖泊、金剌銀銹絲帶般的金沙江、攝人心魄的虎跳峽……和始建于宋末元初的大硏古鎭。大硏古鎭,依山建城、臨水造房,一股股清流貫穿全城。條條路邊是小河、家家門前有小溪,是有高原水鄕...

  • 文章云南民俗情歌对唱百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尹明偉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云南民俗 情歌对唱 歌词选集

    男 七里花香遍山崗,曲中傳情找對象,那家曲子搭上我,就是選中女嬌娘。女 七里花香滿山谷,寄語曲中傳情郎,小哥如知曲中意,今日已得女橋娘。男 荷花開放俾清香,小妹嬌美如花樣,好朶花兒陪伴我,羨煞無數多情郎。女 荷花開放七月半,山歌對唱選情郎,小哥英俊曲調美,正是意中好對象。男 夜來花開滿屋香,手牽小妹上山崗,不到日落不囘轉,留妹共享好時光。女 夜來花開香樸鼻,二人相偎在草亭,初識不敢表妹意,抬頭一看日落西。男 杜鵑花開顏色多,我約小妹去跳鑼,肥臀蜂腰姿態美,拍掌...

  • 文章民俗打歌辑问世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9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89-12-25
    关键字: 云南民俗 出版打歌辑 祝贺题词

    我云南旅桃园同乡,杨在兴兄,出版云南民俗打歌辑,出版问世,听其录音,喜为之题云:打歌东进随英豪 风靡桃源价位高婉啭黄莺杂虎啸 囘流滇水兴波涛乡愁万钟闻声解 国士重光待助号更有幽人标擧后 澜沧淡水共滔滔

  • 文章講究優生學的阿卡族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楊德明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阿卡族 族人分布 民风民俗 优生学

    阿卡族是雲南省少數民族的一支,有其獨特的語言及文化。因開化程度不同,故有平頭阿卡與尖頭阿卡之分。前者漢化程度較深,後者則仍保持該族原始風貌。該族分佈甚廣,除雲南省外,緬、泰、寮等國山區亦均有其踪跡,且爲數不少。其居住國境以內者,以瀾滄、車里、佛海、南橋各縣爲主要分布地區,其次滄源、雙江、耿馬各縣亦有該族散居。其總人口若干迄無可靠資料可引,一般估計約在三十至五十萬左右。阿卡族是一種山居部落民族,其村落幾乎都位置在山脊上,極少有居住於低凹地區者,是以在瀾滄一...

  • 文章憶故鄕文山縣城——求雨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需文 出版时间:1984-12-25
    关键字: 文山县城 乡土民俗 “求雨”习俗 “求雨”仪式 故土回忆

    民俗」就是人民的风俗习惯,所谓入鄕随俗,应检好的学习,例如,宝岛农家,不分男女,每天凌晨即披衣起床,荷锄下田,这就是好的,直得学习;而宝岛山胞,大都以嚼槟榔为荣,似此习俗,就不敢苟同了。我们的世俗,一向重男轻女,这就是坏的,不平等的,应该改良,使之革除。我们云南省,每县都设有风俗改良委员会,但是所有委员诸公,都不去研究风俗,改良风俗,只知抽烟、喝茶、聊天,以致业务无法推展,因而各地风俗,不论好坏,仍然我行我素,源远流长。记得六十七年台南市擧办全国民俗

  • 文章文明街的民风民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馬榮柱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昆明 文明街 民风民俗 地方美食 故乡风貌

    文明街位於昆明市區中心地帶,它與正義路、甬道街平行。在這裡開展的商貿活動,有著邊疆地區的特色。花臉殼和大關刀早春時節,就是文明街最爲熱鬧的季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沿街兩側或地攤上,擺滿、掛滿娃娃們喜愛的各種年貨、玩具。尤其是仿京戲「武打兵器」制作的大關刀、寶劍、長茅、弓箭;還有制作精美的京劇臉譜花臉殼。我們在兒童時代,對關公、張飛、蔡陽、黃蓋、李魁、司馬懿等等臉譜就有些熟悉,都愛選色彩艷麗的「大花臉」。家長作爲過大年的禮品送給小朋友時,都要戴上花臉,要...

  • 文章滇台土著民俗通点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7期  作者:廖位育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滇西少数民族 台湾山胞 民族迁徙 族源考证 民俗文化

    报导,惜皆因故未能实现。一月二十四日,在副拜读到衞大法师的「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一文」,倍感兴趣,因为该文较简,故又设法购得作者新出版的「台湾山胞由华西迁来」一书,细读之后,发觉遗漏仍多,爰就记忆所及,将滇北土著与台湾山胞在民俗上的若干相同之点,加以补述,以就敎于民族学者,或可因此寻出我伟大中华民族迁徙之轨迹于万一,非所逆睹矣。一、祖先——人类起源说:滇北的倮㑩及彝人,均认人类是太阳和月亮的子孙,他们有一个很古老很生动的神话故事,说多少万年以前,洪水淹天

  • 文章雲南民歌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1期  出版时间:1991-12-25
    关键字: 云南民歌 民间小调 民俗风情 地方文化

    採牡丹 花燈調楊在興、龔學貞對唱男:脚踏牡丹樹(喲)手採牡丹花(呀)哥哥採得牡丹花,妹妹頭上插(呀)(重句)女:小妹抬頭看(喲)看見牡丹花正開花正開(呀)花正開(呀)陪著哥哥採花來(重句)脚踏牡丹樹(喲)手採牡丹花(呀)妹妹採得牡丹花送給哥哥帶回家(重句)哥(呀)哥(呀)哥……(呀)帶回家中瓶上插(重句)瓶上插呀!瓶上插呀!要你哥哥陪著它(重句)男:不是哥不愛(呦) 只是妹更愛(呀)合唱:哥啊愛妹愛一起採花來(呀)(重句)十八大司 敎化調龔學貞唱正月裡來正...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