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命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革命圣地——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8期  作者:張周天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武昌 革命聖地

    所谓「九省通衢」,指的就是隔江鼎立的武汉三鎭:武昌、汉口、汉阳。武汉三鎭位于长江中游、汉水汇入大江处,武昌在长江南岸,汉口在长江北岸,汉阳则在长江和汉水之间。三鎭坐落南北、东西水陆交通要冲,其间江阔水深,又有龟、蛇二山横锁大江,自古就是军事和贸易要地。武汉三鎭历史悠久,公元一世纪初,汉阳、武昌即已建城;汉口在明淸两代,更与江西景德鎭、广东佛山鎭和河南朱仙鎭合称中国四大名鎭。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淸,创立民国,武昌正是首义之城,留下了不少光辉遗蹟

  • 文章辛亥双十革命史蹟之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中央日報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革命史迹介绍 日程安排

    編者按:本項饒有意義的尋訪武昌首義史蹟活動,係由中央日報策劃,晟源旅行社主辦,據悉,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亦予贊助,共襄盛舉。

  • 文章欣賞郵戳漫遊湖北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游记 汉口 三峡

    近承台湾省政府农林厅林本先生见赠湖北文献数册,阅读之下,觉其文章丰釆文华,不下称誉一时之「传记文学」。连夜诵读,加深对湖北之认识。尤以林君励我为文,以备该刋补白之用。自揣资料不足,文笔生涩,不敢遽然应之,惟涓滴可成江河之汇,遂不自量力,恭请耆宿敎正是幸!㈠辛亥革命武昌城武昌县三国吴置,为武昌郡治,隋时废郡,南朝移江夏郡于此。隋改称鄂州。元为武昌路,包括今湖北江汉通江以南,大治通山以西之地。明曰武昌府,为湖广布政使司治。淸为湖北省治。民国废府改江夏曰武昌

  • 文章革命的新都——武汉(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5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2000-04-10
    关键字: 革命新都 武汉 追忆历史

    一九二七年四月初,时局紧张起来,武汉反蒋行动与长江下游的**行动,已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就在三月二十二日,革命军克服上海的那一天,蒋介石要求鲍罗廷归国的电报,也到了武汉。武汉政府已决定对南京采取军事行动。人事动荡得厉害,蒋系人物,大都离武汉东下。十一军军长陈铭枢,也离开部队。而由第四军副军长张发奎兼代十一军军长,显见一种临时措施。第四军已奉到兼程东下的秘密命令。由十二师师长黄琪翔率军部,先头部队出发。其华他们政治部的人,也全部在武昌徐家棚上了轮船。只候

  • 文章詩詞四首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吳祥明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光武故里 格律诗 当代文学

    一)辛亥革命百年感怀华夏文明五千秋,百年忧患山河愁。戊戌维新作遗训,辛亥举义话风流。推倒帝制功盖世,创立共和志未酬。多党合作建大业,两岸一统展宏图。(二)光武故里赞紫气祥云帝乡天,光武殿前生玉烟。南望群山千层浪,北眺平川万顷田。藏虎卧龙舂陵地,腾蛟起风白水源。千古功业传佳话,更喜今朝谱新篇。(三)念奴娇·白水怀古滔滔白水,孕育了,多少英雄儿女。夹河岸上,那曾是,东汉光武故里。群山葱葱,沃野郁郁,时送好风雨。山川形胜,喜看龙腾风起。遥忆文叔当年,率八千

  • 文章武漢市中山公園亭軒楹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1期  作者:呂學赶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武汉市中山公园改造工程 革命史迹 楹联写作

    編者按:本文作者呂學赶先生,國學植基深厚,加之在中山公園工作多年,對公園內的樓台亭榭,甚至一草一木的來龍去脈等歷史背景,均極熟悉,故所撰楹聯,均能切合景物,極爲中肯,尤其思維細致,措詞雅俗共賞,深感欽佩?如能在整韻方面,加以調適,則更獲好評。武漢市爲華中唯一大都市,俗稱九省通衢,綰縠南北。中山公園,又爲武漢市最大名勝的休閒場地,其中所有樓台亭榭的楹聯,雖是文人遊戲筆墨,但足以代表當地文風的良窳,因此,希望長於創作楹聯的專家學者,尤其我省文人,發揮智慧,或...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兩位監利義士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鄒郎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辛亥武昌首义记 振武学社 共进会 蛇山公园 抱膝亭

    辛亥革命的事实与历史价値,不是后来的任何政治团体可以窜改否定的。自从民国成立将武昌首义的辛亥年十月十日定为开国纪念日以后,首义纪念与开国纪念同庆,七十年来每年都有盛大的庆典集会。今年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大庆特别热闹,中共政府也揷一脚。虽然中共与辛亥革命毫无关系,然则谁也不能否认,辛亥武昌首义的成功,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帝制政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囘溯民国四十六年,我为正文书局编撰一部「世界文学史」以后,田子英先生便在张怀老和万武樵公的鼓励下,想集中

  • 文章民初的土匪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姜法乾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被囚匪穴 自然环境 白郎 老洋人 高保胜 袁得魁 家乡治安 自卫武力 国民革命 城寨 绑架生涯 匪徒武装 不劫妇女

    武力及民初国民革命当年,姜岗颇负盛名,相传自衞枪支甚多。匪徒进入姜岗之前,曾有长时间之辩论,究竟要不要刼姜岗?最后,采纳吾鄕间谍进言,谓姜岗空虚,领导人物不在,枪支已移转,长驱直入,可无顾虑。果然,匪徒来袭,毫无抵抗,丰收而去。这批匪徒,既未在姜岗大肆杀戮,亦未过分非礼妇女,可见并非因政治恩怨而来,纯系刼财。地方领导人物,于此证明亦确属重要!农民生活本较散漫,行动亦较迟滞,群策群力办一件事,非有具远见之人物领导不为功!那时,家父蕴璞公实为重要领导人之一。惜因

  • 文章棗陽的女子教育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期  作者:邱少南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歧视女性 三从四德 封建婚姻 缠足旧俗 革命与教育 男女合校 鄂北联中 胜利复员

    提亲的人,首先问的是脚有多大?以现在眼光看来,实在残忍,但,在当时,大家都认为当然哩!我自己幸而有位开明的舅父—谢世昌先生,救了我。否则也必遭同一灾难。在我被『纒』的第三天,世昌舅父自省垣回鄕,带了礼物到我家,每人一份,点名取物,见我行动缓慢,痛楚不堪,询明原因,便怒火冲天,拿起剪刀,将我的双足纒布,片片剪碎,毫不留情,并责我父母,观念落伍,使女儿蒙寃屈。自此我总算得救了。三、早期革命对枣阳女子教育的震撼民国初年,我国出现了一位杰出女性,那便是秋瑾女烈士。她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