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枣阳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諺俚語㈠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張正一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俚语 方言 枣阳

    今年春,在南部鄕友餐會上,承彭理事長親爲『文獻』邀稿。返來後,即思索「寫什麼」而縈繞著心緒。幾經思量,『鄕諺俚語』乃近乎主題;唯,離鄕逾半世紀,遺忘已多,客居海外,搜羅爲難。爰就記憶所及,隨想隨寫,著實費了一番工夫。譬如:坷埓垡、溜騷、嫽廑、窪五、日撧人,愎諍的、疙猱、宥偏、鬆皮、涊佈惎惎、邪魔歪款、佯貳拉義、蠍子媽、下膗皮、么台、相因、履秧草、酏粘、黃泥巴腿、蓋字寶、搖單雙、供氋、打碑、薅草、凜冰覯、丟碗足ㄉヌ子、二五褦襶、響嗩班、裝煙的、扎猛子、旮旯...

  • 文章棗陽白水光武帝祠碑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19期  作者:王泰來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棗陽 光武帝 祠碑記

    蓋聞帝王肇興盛德者必百世祀,在漢中葉新室篡竊矯誣天命,賊虐萬民,兵革並起,群雄角逐,百姓無所歸命,光武皇帝,天錫神智,勘定禍亂,海內蒙恩德至渥也,是以三輔吏士,見司隸僚屬,皆懽忻不自勝,故老或埀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其拯民水火之功,雖天下百世祀可也,況故鄕乎,然其初舂陵節侯買,實封於零陵舂陵鄕。其孫考侯因厭蒸濕,乞移內郡,由是作邑於縣之白水,地靈人傑篤生賢哲,果有以騐,蘇伯阿望氣之識,乃帝握赤符乘六龍,十有七年,乃過故里修園廟祠舊宅,觀田廬置酒作樂,...

  • 文章光武興為東漢撰後拾遺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现代枣阳人:杨宗聪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白水 舂陵 刘秀 枣阳 古城

    一、窥汉业中兴源地—白水白水之名有二:白水乡、白水寺。(一)白水乡在汉地方自治有郡、邑、乡之称,白水乡属南阳邵下辖,在舂陵邑南境外,刘秀九岁丧父后寄叔刘良居住地,秀廿八岁前生长生活读书居住地,地皇二年刘缤起义灭莽复汉发祥地,现称湖北省枣阳市吴店乡,其所已载史册者,则因有龙则名。(二)白水寺,系白水乡境,有山,有林,林有古刹,刹有枯井,寺无僧侣驻足,地皇二年刘縯、李重在宛境起义不密,李重捕杀并诛族子李通逃到宜秋,刘縯同宛境豪侠四百余人逃到此山寺中藏匿,秀勇

  • 文章返鄉雜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返乡 游记 枣阳 风貌

    管理区概况。附录包括:国际和国内大事回眸、知识园地、保健与生活、以及枣阳市常用电话号码。内容丰富,极具参考价值。十、七方镇志《七方镇志》由七方镇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大约在二〇〇七年出版,十六开本,13+327页,彩色地图两幅,一为七方镇地图,另一为七方镇行政区划图,估计约五十万字,一个乡镇纂修出版像这样的志书,实在难能可贵。现在仅作简单介绍,日后研阅后,再详细评介。《七方镇志》的内容包括二十五卷,即:(1)建置沿革,(2)自然环境,(3)人口,(4)改革

  • 文章枣阳「犟水」的来历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張志新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枣阳犟水 枣阳 地方民风

    经常出门东奔西跑的人都会发现,我国河流诸如长江、黄河、珠江等,都是从西流向东方,此所谓「天下河流尽向东」!而唯有我们枣阳的河水却都是以东向西流。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这是因为枣阳出过「眞龙天子」汉光武帝刘秀,所以「人傲水也傲」,换言之,「人犟水也犟」。对这种说法,大家都深信不疑。说枣阳的水是「犟水」是有依据的,其境内主要是河流枣南的滚河、枣北的沙河、红沙河等等,无一不是从东流向西的。难道眞的是「眞龙天子」使然?非也,完全是因为枣阳的地势所造成。稍有地理常识

  • 文章兩位〈文獻〉作者的心聲〈訪談錄〉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逢吉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访谈录 枣阳 枣阳财贸志 枣阳黉学 刘秀故里 抗日周年回忆 姜刘共识 参观抗战纪念物

    时间:二〇〇五年四月四日上午十—十二时。地点:枣阳市供销社刘逢吉寓所。访谈者:姜安宪先生〈文献〉作者,湖北省新闻学会理事及夫人。被访者:刘逢吉(「文献」作者,原「枣阳志」编辑、「枣阳财贸志」主编)。九时许,贵客光临,接阅名片,方知是姜安宪先生及夫人。同是〈枣阳文献〉作者,都是文艺爱好者,三言两语后就敞开心扉,无话不谈。我们谈了很多,有问有答,中心议题不外乎四个方面:对〈文献〉的评价,为什么喜爱〈文献〉?今年打算为〈文献〉写点什么?对当前两岸前景的看法,对

  • 文章讀書扎記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2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枣阳古地名》 上唐旧地 棘阳非枣阳 曾名广昌 光武帝开玩笑 枣阳的会馆 传统手工业 编辑小语

    一、上唐我在「枣阳古地名」一文中说:「上唐乡,《汉书》谓古唐国,我认为应是古唐国的北部,当今枣阳的东北乡、东乡及东南乡一带。」[1]后来我发现《后汉书》卷十五,王常传谓:王常「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大破之,遂北至宜秋。」注六云::「上唐,乡名,故城在今随州枣阳县东北也。」[2]证明吾说不谬。二、枣阳不是棘阳年幼时,听乡人说,枣阳从前叫棘阳,说「火烧棘阳城,棘阳一扫平」,改称枣阳,将棘阳的棘念成「及jí,」,这是错误的,汉代南阳棘阳的棘,不是音「及j

  • 文章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城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枣阳县城 《湖北枣阳乡土志》 城市化

    本文根据个人的记忆,也参考有关文献,追述一九四〇年左右的枣阳县城,兼述七十年来的变迁,当时的枣阳是作者自己所见所闻,空间上限于作者所到过的地方,基本上是城关鎭及其近郊,作者家在城内书院街,最东作者到过鸭子山和杨家老湾,最东北到过新市,最北到过十里庙,最西只到西关和西园,最南到过吴家店,都是走路来去。不过也坐汽车经襄花公路,从枣阳到襄阳。一九八七年以来,多次返乡,除了县城,走马观花最东北到过白竹园寺,最东到过兴隆集,最东南到过资山,最南到过吴家店,最西南

  • 文章枣阳风土文物概况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彭登墀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枣阳 风土文物 概述

    今春枣阳文献第一期,笔者与同鄕丁家成君写了一篇「枣阳县治沿革硏究」,出刋之后,多位同鄕希望将吾县风土文物,名胜古蹟,作一全般性的介绍,使远离家鄕老一辈的鄕长,藉以怀古幽思,追忆故鄕,使能重温往昔景况;也使新生一代的同鄕,能够有机会捕捉鄕情,以培养其爱鄕爱国观念。此一提议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与价値;不过个人因少年离家,对于故鄕阅历甚浅,所知及所记忆的山川文物,名胜古蹟实在太少;同时参考资料也十分的匮乏,恐难达成同鄕们的热望。现仅就个人能力所及,扼要的分别

  • 文章我的大陸行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杜承翰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中国大陆 大陆旅游 枣阳寻根

    去年枣阳同乡会团拜时,爷爷说他很希望回老家枣阳看看。我在四年级以前,对枣阳根本毫无印象,我自以为是台北人,当然,我知道我也是中国人。我爸爸说,枣阳是我们杜家祖先居住的地方,虽然他也生于台北,而我爷爷是生于江西,二叔公是生在湖南,姑婆是生在青岛,但不管我们生在那里,最终我们都是枣阳的子孙。慢慢地我懂了,我们中国人,不管你生在何地,不管你家已移居到别的地方多久,你都不能忘记你的祖先。所以当爷爷要带我回枣阳探亲的时候,我很高兴。何况我们还要到上海看世博会!七月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