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乡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故鄕——藕池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倪定明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藕池 思乡

    藕池地屬石首縣三區中之一的行政中心,不僅爲縣中最具規模的城市,在經濟上獨樹一幟,而且在鄂西除沙市宜昌外,是戰略要地及經濟要衝,在新生活運動之前、幾經洪水泛濫與紅軍之洗刷,是不成氣候的散亂之鄕,自民念三年起才逐漸復甦,四鄕及外地的人口開始擁進。藕池之由來,依藕池河之利,往西南發展左右包挾著萬坪大的荷池而形成市鎭,商業區由江邊而北向集中,西南而成住宅區,荷池是一個藕塘故名藕池,藕池的出口上通沙宜,下達武漢,西南支流暢通湘西以入洞庭,藕池荷園中有一上千坪的小島...

  • 文章憶均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0期  作者:沈若雲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均县 故乡 思乡

    汉代以其境内有武当山而置武当县,属南阳郡,故城在原县城之北[2]。北齐时称齐兴郡,辖有郧鄕(即郧阳)等县[3]。隋时置均州,唐、宋仍旧。元代移县治于原县城地址。明代废武当县并入均州。淸代属襄阳府。淸史稿地理志湖北襄阳府篇有云:「均州,简府西北三百九十里,南武当一曰太和,亦曰篸上山,明时尊为太岳。浪河、曾水并出焉,汉水自郧远河口入,又东为禹贡沧浪之水,其由浪河入者有殷家河、萧河;其由曾水入者有黄沙、小芝、水磨、笃河;又均水自州南流至光化之小江口亦入之。有草店

  • 文章思鄕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譚崇高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思乡 返乡 故乡

    五峰譚崇高西望明月思故鄕,故鄕人親切,花芬芳,草可愛,土更香,寒夜夢回鄕,醒來常流傷心淚,現將離別四十年的故鄕,略記一、二以解懷鄕之情:一、地理位置故鄕五峯縣,地處華中,鄂西、北接長陽近大江,南靠石門濱洞庭,西依鶴峯有千里之天險屏障,東界宜都,松滋,有八百里之千湖平原,土地肥沃,依長江,接武漢,是漁米之鄕,運河連千湖,構成四通八達之水運系統,爲歷代覇業必爭之地。二、人間樂土故鄕依千湖平原,向西深入天險之山區地帶,約三百六十餘里,唯獨王家皈,在宜都縣境內,...

  • 文章炊烟裊裊話鄕情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0期  作者:尹駿 出版时间:1986-07-10
    关键字: 汉阳 思乡 故乡

    我在大溪附近山居,已很多年了。每逢夕陽西下,晚霞滿天之時,看到山腰、山麓下的田莊上,飄浮着一縷縷的輕炊,使我想起了淚別多年的故鄕——漢陽。我家是在漢陽縣侏儒山附近,東至山前村。余祖尹老朽,於明末淸初之際,由中原輾轉流離至此定居落戶。那時候,這塊是一片不毛之地,每年均被長江大水淹沒,無法耕種,只有在小山坡地種點旱作物的雜糧爲生,或者是做隻小船,到河水中去捕魚蝦,來維持生活。在開荒的時候,生活是非常艱苦的!有點辦法的人,都不願在此來與洪水搏鬥。而余祖却秉性忠...

  • 文章鄖陽的農產 懷我故鄕之四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9期  作者:趙鐘華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郧阳 农产 特产 故乡 思乡

    一、小引唐代杜佑的通典,是一部論述我國各種制度沿革的專書,食貨一門列爲其首;食貨卽今日之財政經濟也。先儒有言:「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所以農業一項,自古以來,無不受到重視。卽以現今美國而言,其工業發達,固爲世界諸國之冠。而在農業方面,其產量更爲可觀。它的小麥、黃豆、玉米,都是排名世界數一數二的。據統計其黃豆佔世界總產量百分之四十五,玉米佔世界總產量百分之六十五。可想像其產量是如何之多,與農業方面又是如何的興盛了。我國幅員廣大。以緯度言,包括了亞熱帶、...

  • 文章鄕思點滴故園情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7期  作者:陳懷聘  出版时间:1988-04-10
    关键字: 思乡 返乡 故乡回忆

    最近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德政,流亡來台老兵莫不雀躍三千而額手稱慶!筆者父母雖早隨來台,且先後年近期頤相繼謝世!然仍因有一妹及甥孫,與一女及外孫,和堂弟、妹及姪孫輩多親尙在故鄕,幷亦擬年後將返鄕一探。祇恐家鄕面貌及民情或有變態,故不免有近鄕情怯之預感!所有親朋故舊之思,鄕土草木之情竟至常相入夢點滴縈繞上心頭,爰試就記憶所及約略筆之於以待未來印照。吾鄕位置約在鄂城縣西偏北之境,東下距縣城及西上距鄰近武昌之葛店鎭各約四十華里,南濱湯家湖及北距長江又各約十華里左右,...

  • 文章海天萬里憶城廂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王希堯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阳新县 故乡 思乡

    我陽新縣,可說是吾鄂靠近江西之邊陲縣邑,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前漢始名下雉,至三國卽有陽新之名,厥後屢治劃遷,名因改易,宋稱永興縣,明曰興國州,滿淸襲其舊名,民國改爲今號,轄三百里之土地,西枕大幕,東抵長江,擁縣民七十餘萬,如果說我陽新爲一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之古邑,當非過情之譽。鄰縣爲大冶咸寧,及江西之瑞昌武寧等邑,隔長江與廣濟蘄春相望,有關陽新形勢,方輿紀要有如此之記載:「襟山帶江,土沃民萃,西連江夏,東出豫章,此爲要衝」,因此,我們說:陽...

  • 文章懷襄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7期  作者:郝樹本 出版时间:1983-04-10
    关键字: 襄阳 故乡 思乡 襄河曲

    「我愛花蓮,毓秀鍾靈,水接天,山連雲…………」這是台省花蓮縣歌的起首詞,從這簡單的十四字中間,不難看出花蓮背山面水風光之勝。筆者客居花蓮倏忽卅餘年,日常憑窗讀山頌海,已成了生活之一部份。每當風晨、雨夕、朝陽、黃昏,移步海岸,引領凝望,望那山海銜接處,望那水天蒼茫處,雲吻海天,霧撫波光,雲波幻化,景物確是夠美了。美得最美時,山與水都朦朧了。我的雙眼也朦朧了——淚水浸潤睫毛,然後衝頰瀉下:因爲,風光雖使我入醉,但淚眼裏的美景,卻已不是花蓮:我的雙脚彷彿正佇立...

  • 文章湖北聯話續輯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2期  作者:王亞哲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阳新县 思乡 故乡

    侷促台島,倏忽三十餘載,頗令人煩燥與不耐,特率成一聯,以作光復訊傳,遄歸歡慶預祝,並誌懷念家鄕(陽新)之感。嗟曩昔卅六載故國沉淪,久未聞宋山樵唱,南市漁歌,煙雨鎖滄浪,恩波昏夜月,驚心血雨腥風,鬥爭清算,任數百兆善良炎黃子孫,火熱水深罹浩劫。喜今朝九萬里胡塵盡掃,再回看仙觀晴霞,謝墩夕照,楊林忙晚渡,黌序溢秋香,擧目青天白日,復旦光華,爲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開來繼往肇中興。按:宋山樵唱,南市漁歌,滄浪夜雨,恩波夜月,仙觀晴霞,謝墩夕照,楊林晚渡,黌序秋香...

  • 文章興山瑣憶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2期  作者:張運兆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兴山县 思乡 故乡

    前言興色美如畫,山水甲天下,若把蘇杭比,有過而不差。歲月如流,光陰不再,轉瞬離開故鄕——興山,已四十餘年,時光不可謂不快啊!常言道,水有源,木有根,這就是吿訴我們,人不要忘本。又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窮,這也同樣地吿訴我們,故鄕雖是一偏僻落後山城,但我們確是生於斯,長於斯,並且是在它的懷抱之中將我們孕育長大成人,我們豈能因它的醜陋而不承認它?懷念它?甚至忘掉它?那還算是人嗎?那還算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嗎?山城樣樣好。山是最美麗的名詞,如:青山綠水、山明...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