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花岗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蔡烈士黄花岗十周年纪念律诗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4期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纪念诗词 追思悼文 蔡公时 黄花岗

  • 文章中國國民黨應重振革命精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黃大受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革命精神 黄花岗 学者观点

    中的同志温带雄率领队伍,想参加革命军;因事前无联络,结果双方误击,损失重大。少数的革命军,因众寡不敌,遂被包围,只有一部份突围脱险。这次大起义,又告失败。当时阵亡者四十七人,被执就义者三十八人,受重伤及家而殁者一人共八十六人。诸烈士遗体,到四月初三日,淸吏才命善堂收拾,移到咨议局前空地,都是血肉模糊,折臂破脑。党人潘达微,因其身份未公开,特为奔走营葬;复得善堂赠地位于广州北郊白云山麓,原名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四月初四日,潘达微督工移骸,得七十二具,分四排安葬

  • 文章姜太公歡宴「活烈士」莫紀彭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本刋記者 出版时间:1968-05-02
    关键字: 姜伯彰 莫纪彭 黄花岗起义 “活烈士” 与会嘉宾

    立法委员姜伯彰先生,现年八十四岁,鹤发童颜,老而弥健,在立法院有会必到,平日并乐为各种革命宣传与国民外交活动,一般人都爱戴他,尊称他为当代「姜太公」!姜太公早年追随 总理,为 总理办理文案,与辛亥「三二九」黄花岗革命之役的选锋队第三选锋队长莫纪彭先生为志友。莫氏亦八十有二岁,年前来台,姜太公并为他向 总裁请得路费三千元。两老私交弥笃,平日过从甚密,无话不谈。黄花岗史实,大家都很熟悉,所谓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浩气千秋、令人仰止。莫纪老就是当年七十二位烈士

  • 文章莫紀彭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0-02
    关键字: 莫纪彭 人物传记 生平事略 黄花岗精神

    莫宇老與姜信師交稱莫逆(如圖片),信師尊宇老爲活烈士。往昔每年「三二九」靑年節,信師必柬邀友好數十位至百餘位,設讌爲宇老慶,信師十餘年來,從未闕禮。謝委員建華先生所撰悼念信暄先生一文,其中「追念先烈禮遇鬪士」一段,卽指宇老也。憶客歲八月上旬信師正臥病三軍總醫院,宇老聞訊驅車走探,至則信師方沉沉入睡,宇老坐次目覩老友神形枯槁,不禁老淚縱橫,不待其覺而悄然離去,今宇老後信師十一閱月而作古,九原邂逅,得毋同慨前緣有自耶。——編者謹誌

  • 文章蔡公時憑弔黃花岡的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文昭 出版时间:1976-10-02
    关键字: 国民革命军 诗词感怀 凭吊祭文 黄花岗烈士

    民國十六年,我國民革命軍興師北伐,克復南京,前鋒並向山東挺進。那時日本帝國主義者,對我軍勝利,極力破壞,更竟冒天下不韙,直接干涉,第一次出兵山東。十七年四月,國軍麾帥突進,獲得更大勝利,收復棗莊、泰安、濟南各要地。日本侵略者,竟勾結北方軍閥,向國軍公開尋釁,遂於五月三日又一次入侵我山東濟南!日軍抵達濟南後,面目猙獰地在四馬路、緯一路口佈防,若瘋狂般,用機槍大砲,掃射羣衆,進襲國軍。我國軍民被射殺的,爲數逾萬。進而圍攻我外交部交涉公署,交涉員蔡公時烈士,竟...

  • 文章(遊記)讀山讀水樂無窮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2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珠江三角洲 文物古迹 旅游 珠海 经济特区 黄花岗 熊猫故乡

    定制,纷至沓来,赓续不绝,可谓名不虚传也。三水森林公园内著名的佛像,是为当今世界最大卧佛。原先以石壁酷似佛像,人们纷纷前来朝拜,香火鼎盛,灵验不爽。后乃由专家雕塑成大卧佛像。此卧佛系就原石壁加以雕塑修饰,宽约十余丈,长可百余丈,神威显赫,膜拜有加,安境祐民,神光普照,福地福民,观光者亦为卧佛所赐福也。一般而言,三水女子,大多身材美妙,淡妆轻抹,清纯娴淑,姿色天成,气质优雅,令人激赏。黄花岗上瞻人豪黄花岗原名为红花岗,是广州广仁善堂的义地。民国前一年辛亥三月

  • 文章大陸遊踪

    来源期刊:《尋鄔文獻》 第4期  作者:慕容雪秋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寻邬酒厂 赣江南岸 鸡鸣寺 故宫博物院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游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烈士就义时此地是乱葬坟场,人迹罕至。现在已成市区中心。四周商店林立热閙非常,大门石坊刻有「浩气长存」四字,里面已建为公园,烈士墓,就在园中的斜坡上。墓顶原有一个圆形的党徽,现已换了一尊自由女神像。其他仍保持完整未变。附近还有零星其他坟墓,当年掩埋烈士遗体的潘达徽先生也长眠在右近,与烈士为邻情义溢彰。珠江南岸绿树盈堤,高楼栉比。船舶往来频繁,海鸟翱翔不断。海珠大桥横跨其上,各种大小车辆十分拥挤,这一点与香港台北倒是极为近似。十三日游越秀山公园、鎭海楼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