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苏东坡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苏东坡写经慧力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萬榮保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苏东坡 慧力寺 写经 历史典故

    宋慧力寺在今樟树巿临江镇。苏东坡写经慧力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苏东坡谪贬湖州,三年任满回到汴梁(今开封),在宰相王安石府因错改咏「菊花」诗,被再次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后,因仕途失意,便寄情山水,登山游水、饮酒赋诗、参禅学佛,把这作为他的精神寄托。一天(元丰七月),苏东坡因见任所无事,便动了游兴,从黄州经浔阳(今九江)来到匡庐,当他饱览了山南北麓秀丽景色,西林壁题诗后,想起弟弟苏辙,因自己当年作诗反对王安石变法,以「谤讪朝廷」罪下狱,辙「上书乞纳在自身官诰以赎

  • 文章王安石与苏东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羅樹人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王安石 苏东坡 乌台诗案 历史资料

    逝世的前二年元丰七年(一〇八四年)夏秋之际,苏轼路过金陵(南京),曾经特别去拜访这位早已罢相闲居的老人,二人相会,有诗唱和。苏轼的「次荆公韵」四首,其中一首说:「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前两句咏著名画家李龙眠所作「王荆公骑驴图」,后两句透露出王安石曾经劝苏轼在金陵定居,二人结邻终老。从后来苏轼给王安石的信中,可知他们真的谈过这事,苏东坡也很希望实现这一愿望。此外,苏轼在金陵写了一首游蒋山的诗,王安石也有和诗一首,并在

  • 文章(參、綿江詩苑)沁園春·赤壁賦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楊衍珊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曹军 周郎 东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苏东坡

    司马氏所篡,魏废帝退位于司马炎,立国号为晋,再一统天下。至于「赤壁」所在何处?据苏东坡著「后赤壁赋」中言曰:江汉之间指赤壁者有三处,一在汉水之侧竟陵之东即今之复州。一在齐安之步下即今之黄州,一在江夏西南一百里处,今之湖北汉阳县。但据宋、胡仔所著若溪渔隐丛谈中则断言:江夏西南一百里之赤壁即今之湖北省嘉鱼县,为曹兵败之处。观今中视大陆寻奇报导,在嘉鱼县之山涯发数以千计之箭族及其他许多作战工具可知嘉鱼县为赤壁所在处,信不诬也。

  • 文章东坡先生游庐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李振華 出版时间:1969-10-02
    关键字: 庐山 苏东坡 五老峰 白石庵 温泉院

    之后,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之来游庐山,更使庐山声名洋溢宇内。 × × ×苏氏弟兄早于嘉祐年间,随侍父亲苏老泉(洵)到过庐山,当时似因行色匆匆,未能尽兴畅游,印象不深。元丰三年,苏辙独游庐山,作「栖贤僧堂记」,东坡读后,非常向往,决心要与庐山结一因缘,准备重游。志林记曰:「子由作栖贤僧堂记,读之便如在堂中,见水石阴森,草木胶葛也。仆当为书之,刻石堂上,且欲与庐山结缘。予他日入山,不为生客也。」事越四年(元丰七年)东坡自黄州贬所放还,首须前往筠州(江西高安)访他老弟

  • 文章王安石三难苏东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0-05-01
    关键字: 王安石 苏东坡 历史趣闻 对联

    相传王安石曾出题三度难倒当代才子苏东坡。第一次有一年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王安石便据此做了上联:一岁两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由于上联出得蹊跷,苏东坡一时对不上来。不过后人为他对出来了: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第二次是王安石根据苏州金闾门外到虎丘有一段路叫「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个地方叫「半塘」的特点而写的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东坡又被难住了。不过,后人也为他对上了: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江苏鎭州,古名铁瓮城,临于

  • 文章松花香遍江西地 剩把新詩壯此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2期  作者:孫以剛 鄧邦五 出版时间:2005-11-01
    关键字: 宋神宗 元丰年间 苏东坡 佳作名篇 端午节 兄弟

    宋神宗元豐二年(一〇七九年)、大文豪蘇軾因「烏臺詩案」蒙冤繫獄,獲釋後被貶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作團練副使,前後達五年之久。元豐七年,神宗下詔,念軾「閱歷滋深,人才難得,不忍終棄」,量移至離京城稍近的汝州(今河南省臨汝市)任團練副使。赴汝途中,東坡爲送子唔弟,特轉道江西,蒞高安,上匡廬,訪石鐘山,過鄱湖,溯樂安河抵德興。這是蘇軾第一次來江西。他一路行來,賞山品水,尋奇探幽,吟詩作記,留下了《題西林壁》《石鐘山記》、《聚遠樓》等佳構名篇,成就了江西文壇的...

  • 文章八境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5期  出版时间:2006-08-01
    关键字: 八境台 桥梁工程 孔宗翰 八景文化 石楼 苏东坡

    特别在章江、贡江的汇合处建筑了八境台,开初名石楼,站在石楼上可见赣州八个美丽的景观(包括石楼),以后便改称为八境台(八境即八景)。孔宗翰调离赣州时,他将以石楼为中心的八个景观绘制成图画留作纪念。一〇七八年,他在江苏徐州巧遇大文豪苏东坡,请其为虔州八景图题诗。苏东坡当时还没有到过赣州,凭著图画浮想联翩,发挥才智,写了《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一首诗写一景,这八景便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尘外亭、马袓岩和峰山;前五景在城内,后三景在郊外。苏东坡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