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技艺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西三絶技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1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8-01-02
    关键字: 江西三绝 民间技艺 人物传略 弹棉花

    贛人有三絕技,懷之以走天下,無往而不利。所謂三絕技者,卽羅盤、鋼鑽、筋絃三者是也。羅盤者,堪輿之工具也。鋼鑽者,補碗之工具也,筋絃者,彈棉花之工具也。今臺灣之堪輿,多爲贛人,盛行其道。筋絃代之以機械,亦贛人執其牛耳。補碗者則已沒落,殊不多見。顧業此三者,故鄕咸尊之爲師傅,蓋操術以謀生焉。余所識毛、孔、劉師傅,各執一業,此中賢者,爰分爲之紀,合爲江西三絕技傳。㈠毛師傅傳—堪輿家攷「堪輿」學,又稱「地理」學,稽其紀載,由來久矣。漢書藝文志與淮南子,皆有論列。...

  • 文章張果喜崛起江西山溝的雕刻大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周野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张果喜 人物事略 木匠雕刻 乡土技艺 企业发展

    傳說中,文狀元是文曲星下凡,武狀元是武曲星降世,還從未聽說那個商人是什麼星星。但如今,大陸卻有一個從山溝溝裡崛起的企業家,被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星—張果喜星。並獲得國際小行星協會認可,爲三〇二八號張果喜星。在江西,很多人並不知道省長、書記叫什麼名字,但提起張果喜,卻幾乎無人不知。因爲他是江西的頭號富商,也是中國財富雜誌十大富豪之一。或許江西人太窮,或許十大富豪如今已淘汰過半,唯張果喜的生意仍越做越紅火,因而,他已成爲江西人的驕傲,江西想致...

  • 文章(柒:懷念故鄕)憶元宵瑞金燒花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楊士行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元宵节 舞龙灯 赵公庙 雷台烧花 民俗技艺

    围湿布巾,除此之外,全身均裸体,另有二人不拿龙者负责扫台,持龙者要全身使用内力,致使皮肤光滑,抬头挺胸有劲,才不会被火花筒、火星贴着而烧伤。充分表现中华民族坚毅精神。㈡蚌壳精:是最会逗人乐趣的项目,由一个小丑扮渔翁,嘴上装着八字胡,抓住一条破网和一个扮演蚌精的面对面斗着,那二瓣蚌壳,一张一闭地舞着还直向老翁飞着媚眼,斗得老翁满地打滚,东跑西奔就是抓不到蚌精,越斗越起劲,滑稽脸嘴施尽,也逗得大众笑不合嘴,眞是开心,也充分表现民俗技艺之发扬。㈢踩高跷:踩高跷

  • 文章聲譽遠播的「三錘三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高嵐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三锤三匠” 民间传统技艺 雩都县 国际声誉 弹棉絮

    雩都 高岚「家有万金,不如手艺在身。」这是流传在雩都民间的一句谚语。惟其如此,所以人们从艺之风极盛。大多数农家子弟,粗读几年小学,有的甚至还没进学校门,就被父母迫不及待地送去拜匠为师。或苦练「打铁、补缸、弹棉絮」之功,或专攻「木匠、篾匠、泥水匠」之技。人们管这叫「三锤三匠」。就这样,父传子,师传徒,代代相继,精益求精,终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雩都传统技艺。「三锤三匠」,来自农家,出身贫寒,自小茹苦含辛,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从父辈们手中接过精湛的技艺,肩挑

  • 文章技艺超群的化子剃头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李爲霖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防止夭折 包年理发 兼职贩牛 相牛经 酿制烧酒 逼酒 化子趣事 剃头技艺 拳脚武功 治保主任 揪斗化子 豪侠气度

    泰和人將乞討的人稱為「告化子」或「叫化子」,簡稱為「化子」。乞丐的命賤,經得起熬榨,好養。許多家庭生下男孩後,為了讓兒子能經熬榨而不至夭折,就給孩兒取小名叫做「化子」。因此,泰和男人中叫「化子」的人真不少。我所說的「化子」,就是給我村的男人包年理髮的剃頭匠。在我們這一帶農村,說到化子,都知道他是個大能人。化子會殺豬賣肉,會做牛販子,會拿銃打獵,還會用糯穀釀造燒酒,剃頭不過是他的若干項副業之一。我是藉由讓他「包頭」,才與他結識並逐漸熟悉起來。我從1962那年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