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京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还俗记(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鈕先銘 出版时间:1971-09-02
    关键字: 挹江门 仪凤门 逃离南京 出城

    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云: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城门距江边甚近,站在城门楼上眞是有一手挹江之感,所以名符其实的叫做挹江门。自从六朝以后第九代的我们定都南京后——除周吴、东晋、宋齐梁陈外,尙有朱洪武及太平天国均都于南京,所以我们可以说是南朝的第九代。——挹江门的内外都铺设了宽阔的柏油大道。所谓挹江门,只不过是将旧的城楼修饰一新而已,使得这一带是颇具现代化都巿的规模。我只率领着很少数的部队,因为大部份都留在光华门以阻绝敌军的进攻。当我经过鼓楼附近的铁塔,那上面本是

  • 文章南北兩京遊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7期  作者:朱先淦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长江大桥 中山陵 南京鼓楼 南京夫子庙 明孝陵

    对两京的响往,起自童年。忆初中时代,无论地理或历史课程,讲到此两地时,仰慕之意,油然而生,极盼有朝一日能亲临斯地,一睹雄姿。此一念头,虽为台海分隔了四十多年,仍有增无减。自政府开放探亲之后,邀约鄕友,组团成行,如愿以偿。由苏州乘火车驶往南京,足足要四小时,尙称宽敞舒适,由车窗外望,遍地田野风光,有男男女女,辛勤工作,搏取温饱。沿途行行绿树,景色宜人。走出南京车站,已是正午,见过导游,即驱车参观下列各处:长江大桥:先至大桥南堡,(南京下关之桥头堡)于堡顶

  • 文章半生戎马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周志道 出版时间:1980-07-04
    关键字: 淞沪会战 京沪会战 南京抗战 徐州会战 衡阳受降

    各地区之役作战槪要民国廿六年十二月,淞沪西犯之敌,自攻陷锡澄线后,以一部进出长江北岸,遮断我江北交通,其全力沿京沪、京杭国道,直扑南京,有一鼓而攻下我首都之企图。本师奉令协同友军保衞首都,当以一五三旅占领方山,以一五一旅占领淳化鎭一带阵地。廿七年一月四日,敌先头部队向我阵地进犯,鏖战竟日,互有死伤。五日,敌之主力续达,并以空军支援,向我全线猛扑,我前进据点数处,当被敌侵陷,入夜,我奋力反攻,冲入敌阵,几经肉搏,将所失据点,一一夺囘。六日战况愈烈,扼守之堡垒,被

  • 文章海棠故國之旅——續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2期  作者:彭志偉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长城 北京游览 南京游览 返乡旅游 杭州游览

    而这两座碑都是由四根汉白玉龙柱栏杆围绕着,组成两座雅致的碑亭,龙柱上的蟠龙姿态生动,山石和云气图案的雕工精细,将石桥衬托得愈见壮美。尤其大大小小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七七事变,日本军阀预计以地方性战争的方式,来速战速决,事变后不久,变成中日战争,后来竟持续了八年之久,在「芦沟桥」尚留有许多斑斑可考的战蹟。接着是南京失陷大屠杀等等……这血债亦是永远无法算清的。三月十一日,昨天游毕,返回酒店收拾行李,转乘客机抵达南京住丁山宾馆。龙蟠虎踞石头城—南京,眞是一部

  • 文章探親旅遊談各都(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2期  作者:曾如南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南京游览 北京游览 西安游览 桂林游览 返乡旅游

    南京、北京南京这座曾经做过九朝首都的石头城,如今却被眨为江苏省的省会。但不管怎样,它仍是一座历史名城;区内的名胜古迹,仍然不少;所憾的是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不能全部畅游。我们只利用了二十三日这一天时间,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灵谷寺,参观了长江大桥和民国初年的临时大总统府,以及南京的古城。中山陵前面广场、墓道、塑像,以及道旁的雪松翠柏,保持得甚为良好,数百多个石阶和陵寝的内部,亦维持得很整洁;外观气势雄伟,内顾庄严肃穆,一代伟人默默地躺在他的白石

  • 文章世界最大北京國博館重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复兴之路”展览 南京受降 民国国旗 正面抗战 资料照片

    北京国博馆,看见中华民国国旗大陆国家博物馆历经三年整修,重新开放迎客,在「复兴之路」陈列展中,展出抗战胜利,日军在南京投降的场景。场景中还有中华民国国旗,但有关国民党领导的抗战资料,并无太多陈列。(法新社)中华民国国防部长何应钦上将接受日本呈递降书图像

  • 文章(玖、雜纂)浪遊憶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周邦煜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无锡米 南京撤退 粗糠 军阀 瑞琳师太 放生

    一、无锡米三十七年冬,南京撤退的时候,兵慌马乱,粮食欠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不知从那里弄来一船的无锡米,煮熟的饭粒,有花生米那大么。伙食团分二批用饍,乘饭的大木桶,隔相当距离摆一只。我们看到有这么好的饭吃,没等菜端出来,就狼吞虎咽的二碗饭下肚了,饭既香又软绵。如今囘味起来,还会垂涎三尺。二、吞粗糠南京夫子庙,据说是军阀时期,从长江对岸以大砲轰垮的。我们所看到的,只剩下颓垣败壁,庙前为臭气扑鼻的秦淮河。走江湖的人,各占一蓆之地,骗食餬口。其中算命的,变把戏

  • 文章抗戰勝利七十週年的意義和回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9期  作者:越人 出版时间:2015-05-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胜利纪念 日本投降 南京受降 历史追忆

    至贵德性。抗战的艰苦,身心所受的煎熬,不是现在过著幸福日子的年轻世代所能想像;在八年抗战中,千万军民壮烈牺牲,他们为的就是不让我中华民族受到日本欺侮。「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被遗忘,历史不能被磨灭。」八年抗战,血泪交织;国族浩劫,斑斑可考。希望年轻世代,要理解抗战历史的真相,不能忘记这段属于全中华民族的奋起图存的悲壮史实,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南京受降仪式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南京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大礼堂举行,右边背对者为国军代表,右至左为中国陆军

  • 文章南北兩京漫遊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4期  作者:劉子暎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北京市 南京市 游记 古都历史 人文风光

    南北两京,不仅为吾中华民国国民所景仰,亦为外国人士所向往,以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思欲兴临佳地乐止胜境者,实繁有徒,考究其因,端在一个京字。京者,帝王之都也,山水钟灵,人文毓秀,当然是块好地方,就凭这个京字,可以广招天下客也。南北两京,不但是历史古都,而且是现代都会,南京古称金陵,北京又名金台,故亦可称南北两京。南京是六朝故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史有记载。还有南唐李三主(先主李升、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明朱洪武帝、太平天国洪天王,都城的名称

  • 文章慨述日本侵華暴行之史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件 淞沪会战 七七事变 南京大屠杀

    本文提要:㈠楔子㈡侵华暴行之事件㈢「九一八」东北沦亡实况㈣两度淞沪之战㈤「七七」事变全面抗战㈥南京大屠杀的惨状㈦三个月亡华的狂言破产㈧长沙、衡阳之战㈨日军暴行令人发指㈩日军陷入泥沼难拔(十一)抗战八年伤亡损失(十二)最后胜利终告来临(十三)日本投降签字经过(十四)结语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