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刻石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始信名山別有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高嵐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江西名胜 罗田岭 历史题 佛家文化 诗词石刻

    赋七绝《游罗田巖》诗,刻石而归。诗曰:闻有山巖即去寻,亦跻云外入松荫。虽然未是洞中境,且异人间名利心。「道本人存,地由人胜」。自此,罗田巖声誉远播。文官武将,骚人墨客,名家学者,游客信士,纷至沓来,或揽胜探幽,或采风考察,或瞻仰唱和,历代不衰。这里小道陡折,林木苍郁,溪水萦绕,群山环抱。正南半壁间,以洞为室,寺阁傍巖而设,玲珑别致,自成风趣。中为「观音阁」,今称「古罗田巖」,内设「观音殿」。穹顶正壁刻有「居然仙境」四字,笔锋饱满酣畅,传为朱熹夫子手笔。殿右

  • 文章「纵览云飞」摩崖石刻为何人所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吳大廣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庐山仙人洞 摩崖石刻 蟾蜍 史料考证

    誉为人仙境的庐山仙人洞入口处下悬崖千仞,左侧峭壁有一巨凌空而卧,似剑直揷锦绣谷,又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背处岩缝中长有一株盘根错节的苍松,距今一百五十余年,名曰「松」,松婷婷玉立,扶摇直上,苍劲不绕,显示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性格,堪称一奇。背有「豁然贯通」,侧有「纵览云飞」,寥寥八个苍劲大字,对风光旖旎的仙人洞作了绝妙地槪述。让人静味山色,品味石刻,观云雾飞渡壮观之景,增添了游人的迷恋情趣。由于题款年久风化,署名不清,游人

  • 文章廬山杜宣亭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胡榮彬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庐山 杜宣亭 摩崖石刻 景区建设 文化乡贤

    九江 胡荣彬江西庐山西部门涧景区,因有天池山、铁船峰对峙如门,内有瀑布终年垂落而得名,是上、下庐山的西大门。这里山崖雄、秀、奇、险浑然一体,刚柔相济,幽深雅致,是地质变化、自然造化、生物进化、历史文化、环境美化的大观园,因而,历代名人的如慧远、谢灵运、张九龄、李白、白居易、朱熹、范仲淹、徐霞客、李四光等都亲临门涧,并写下了许多名篇妙句,还留下大量摩崖石刻,是卢山近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这神奇的景区,不久前又新建了杜宣亭

  • 文章湖畔明珠 旅遊勝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3期  作者:董握璋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石钟山 自然风景 旅游名胜 历史建筑 石刻诗联

    合理布局,共建有楼、台、殿、阁、祠、厅、院、轩、斋、亭、廊、塔、园、洞、河、池等建筑三十余处,使钟山面貌焕然一新。主要景点有:扣之即响其声如钟的钟亭,「半入江风半入云」「置身自觉超平等,着眼还须看上头」的半山亭,鑴苏文忠公像和《钟山记》的怀苏亭,「鸟飞千点白,日落半轮红」的绀园,古樟参天,紫如云的紫云廊,别有民族艺术风味的船厅,为宋代知县任伯厚所建的挹清亭,视野空旷的江天一览亭,屼嵂嶙峋耸峙江面的矶头,波光塔影相辉映的临湖塔,危崖耸峙,下临深潭的泛舟崖

  • 文章彭玉麟與梅花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袁作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彭玉麟 历史轶闻 梅花厅 咏梅诗 石钟山石刻

    梅花使者」、「吟香外史」。「一生知己是梅花」篆印一颗。彭玉麟为什么喜爱梅花?相传彭年青时才貌风流,丰姿俊雅,邻居有一少女,名叫梅仙,生得玉骨冰肌,幽雅高洁。梅仙见彭一表人才,暗生爱慕之情。但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这种感情,无法当面倾吐,便托一老妇人传情,愿订百年之好。彭玉麟此时,正胸怀大志,认为功名未成,不能先谈婚姻,于是婉言相拒。梅仙一片眞情,未获青睐,羞愧之下,投水自尽!彭得知梅仙绝命,悲痛万分,追悔莫及。立志画一万株梅花寄托哀思,以酬知遇之情。

  • 文章婁妃的傳説故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娄妃 历史传说 藩王叛乱 宸濠之乱 碑文石刻

    戎服与部将出城,到了广场,命令众将士四面包围,使之水泄不通,才将宸濠放出,除了刑枷,叫他徒手站立中央。武宗亲自擂鼓,要宸濠作搏斗状,令将士再擒宸濠,以显圣威,然后凯旋入城。宸濠此时百感交集,羞愧得无地自容,囚徒身份,万不由已,任人像摆布牲口一样,只得暗呼:「负我贤妃!负我贤妃!」娄妃虽女辈,但书法甚佳,曾以发手书「屛翰」二字刻石。《诗经·大雅》云:「大邦为屛,大宗为翰」,意为国家之重臣。传说,南昌市内南湖「水观音亭」,曾有娄妃旧时之梳妆台。地方志载:「湖心

  • 文章梅岭泉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郭燕群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梅岭 历史传说 历史名胜 石壁题 历史诗赋

    山之间,幽谷深邃,溪水喷射而下,形成多级瀑布,梯形跳跃,吸引了历代名流观瀑赋诗。唐朝茶圣陆羽,和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先后在此,汲泉煮茗茶,将洪崖瀑布泉,品为「天下第八泉」并留下了飮泉亭遗址。北崖壁上,「洪崖」两个大字,苍劲有力,为清朝康熙丙辰年九月月笑堂白书的。而「两峡悬流联瀑布,一泓活水喷洪崖」佳句,更令人赞叹。作为「豫章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晋朝时期,就闻名海内外。它的东面有西山名刹翠岩寺,西面有张氲栖眞的紫清宫,旁边有坛、舂药坛、洪崖亭、征君桥

  • 文章宋雩都理學家王鴻先生與需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蕭漢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羲之后裔 望族出身 《众贤和则万物和赋》 归隐山间 摩岩石刻 经营需岩 拒绝入仕 三仙岩 藏金传说 黄宏纲研究

    著述起居之所。环山有需园、需塘、钓鱼台、悟道岩、木樨岩,涵虚洞、龙光液、甘露松、畚箕坳、铵鼎窝诸胜。其中木樨岩、钓鱼台、涵虚洞等三处,各有题名石刻,今半数字迹依稀可辨。先生隐居其中的十多年中在峿山二平方公里的悬崖壁上,先后书刻上峿山铭、太玄经、相鹤经等以及诗文题咏共二十品的摩岩石刻,他提供了我国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数百年来被风霜侵蚀和人为破坏,以致残缺不全,十分可惜。依据有关文献记载,先生于嘉祐七年经营需岩,次年入住,时年四十岁,至五十三

  • 文章(拾壹、雜纂)登泰山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劉雲僧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刘云僧 地方文献 抗战八年 太史公 中天门 对联 书法石刻

    看了那黝黑的深潭,与百丈崖瀑布,移时便到了中天门,虽云已是冬来,犹是秋高气爽,骄阳高照,四方游客,熙熙攘攘,热闹极了。同车的胖大姐李(东北人),看到南天门悬在半天空里,惊呼「不能上,不能上」,动员倩儿要我囘头。刚好有个北京游客王老,一把拉去同他照相,并说:「你老能上,我也要上,岂能退却」。这样就算解了我的围,李大姐乘原车独自囘店去了。从中天门仰望南天门,有一条长蛇似的天梯,两边悬崖峭壁,尽是石刻。我贪婪这些碑文,看看读读,走走歇歇,也就不觉其累了。五松亭来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