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集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官」「師」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雅集 川俗 官师 集锦

    本社同人雅集,談及川俗在稱呼方面,有很多官、也有很多師,茲記述如后。春官:送春之人。每年冬至以後,有專人到窮鄕僻壤,挨戶送明年之日曆。全年日曆,按十二個月排列,印於一大張紅紙或黃紙上。鄕下人稱爲送春,是一種希望,希望明年是大有之年。故春帖送到,老一輩人,先看看値年太歲姓甚名誰,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幾姑把蠶、蠶食幾葉等記載。數字大則兆頭不好,比方六十一年壬子臺灣黃曆,五龍治水,如照川俗言,乃天旱之兆。此種春帖,亦稱春牛圖。送春之人,爲表示頒曆,雖在民國以後...

  • 文章川劇習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川剧 习语 集锦 风俗

    川劇習語甚多,茲續誌如下:「通台酒」戲園老板於年終或任何節日,全面宴請前台職員後臺演員,謂之「通臺酒」。是大家終年辛苦,喝一杯,以示慰勞之意。「肚子寬」:成渝川班伶工都稱傅三乾的肚子寬。一個演員懂得很多戲或者很多技巧叫做「肚子寬」,這句話和後臺稱得上「戲包袱」的演員有相連的意義。經常說:「他的肚子寬!」就是說他懂得很多戲的意思。「喊嗓子」:無論什麼地方戲劇班的演員,到了後臺未出場前,都喜歡試試嗓子。其實到出場前才試嗓子,理由說不通;不過以歌唱爲業的人到了...

  • 文章四川的兒歌輯述

    来源期刊:《江津》 第26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民谚集锦 乡土儿歌 四川方言

    一、「雁鵝雁、扯扁擔,扯到張家河壩吃早飯娘吃鍋粑兒吃飯,老子回來啃罐罐,啃不動,儘叫喚。」從這首兒歌,可見父母養兒之苦心,好菜好飯,全讓給兒女吃,母親只吃些鍋粑,父親啃罐罐,意思是說吃剩下的碎屑飯菜而已,天下爲人子者,能不思如何報答親恩嗎?二、「羞!羞!羞!鷂兒打斑鳩。」小孩穿開襠褲,露出他的小斑鳩來,大人看到逗着他玩,小兒們也互相唱着笑謔。三、「八歌八歌撿乾柴,一撿檢到石梯巖。遇着哥哥正回來,哥哥撿到柴一擔,叫我挑回家吃飯;嫂嫂不肯給我吃,還駕我是狗養...

  • 文章釋江津方言㈡

    来源期刊:《江津》 第17期  作者:鍾容昭 出版时间:1976-02-01
    关键字: 江津方言 形体释义 捉迷藏 俗语集锦

    二、釋形體口:曰嘴巴,牙巴,故批頰曰打牙巴,又與耳相連,又曰打耳巴。眼毛:稱眼䀹毛,䀹,目旁毛也,故瞬目曰䀹(眨)眼睛。大聲哭叫:曰嘶聲嚎氣,又謂聲破者,曰沙喉嚨。啞子:曰啞巴,啼極無聲,曰哭啞了。旁光:尿脬(音肚)。臀:尻子,尻、讀若溝。陽具:成人曰龜頭,嗚(鷄)巴,錘子,卵子。小兒曰■■,鴨兒。陰器:說文牝母畜也,故稱女陰曰牝,讀如批(ㄅ一)血:稱■(妄子),猪血曰猪子,鷄血曰鷄子。鷄胸:鷄脖子。拉屎:窩把把。三、釋言不須說:不消說。大飮:曰(喝),...

  • 文章四川話保存的古語古音考

    来源期刊:《江津》 第28期  作者:津生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四川方言 古语古音考证 《江津县志》 方言集锦

    我中華民族,人口衆多,聚居之地幅圓遼闊,由於山川阻隔,交通不便,所以方言繁雜,初聽若衆口異聲,意不可解;然而,細考之又均有理可尋,融爲一體。常言道,我們都是黃帝子孫,有人將信將疑。假如,有心人士,能將各地方言,加以整理,從古語古音相通,證明所有中國人均源出一系,便信而不疑。如此,不但能增進民族的情感,進而可瞭然於古語古音和今日語言變遷之端倪了。筆者,少小離家,鄕音漸渺,近年得有機會追隨於同鄕尊長間,偶或一聆鄕音,倍感親切,然當思及家鄕古語中的眞正含意,與...

  • 文章消夏雜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1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7-09-01
    关键字: 李调元 成都风物 诗词集锦 尊经书院

    李調元以詩見知錢陳羣李調元,字羹堂,號雨村,羅江人。前淸乾隆二十八年成進士,改庶吉士,歷任廣東鄕試副考官,廣東提學使,吏部考功員外郞,及直隸通永道。年五十,罷官家居,遂不復出。生平愛博嗜奇,著書至數百卷。調元年十八,侍父化楠浙江秀水任所。大司寇錢香樹陳羣在籍食俸,時至衙署,父呼出拜見,以素作詩文請質。陳羣驚曰:公子殆非蜀人,乃吾浙人也。許以受業。陳羣以詩名當代,門生多大老。乃命遙以其子少司寇汝誠爲師,而呼其為太老師。一日,陳羣命諸子作臺試詩題春蠶作繭,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