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天燈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天灯 民俗 传说

    『看見樹上結紅果果,便好過河去吃黑背背』。金河(金沙江)南岸的蠻子,每到過年時候,便念念不忘,往往逢人便說以上兩句話。紅果果是點天燈了,黑背背是臘肉。蠻子看見漢人地區,點起了天燈,他們便相率過河,向漢人家討些臘肉吃。這當然是過年時候。四川過年時期,有觀音、土地菩薩之處,都要點半個月天燈,排定附近人家,一家點一晚上,風雨無阻,假如輪値不點,說不定要吃茶還道理。觀音、土地之所在,一是大路邊,大樹下,行人憇足之處,小龕供養,或石彫像,或木彫像,或爲泥塑。觀音龕...

  • 文章談川劇的跳雲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金又名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川剧 云童舞 民俗

    自貴刋九十九期刊露:中興業餘川劇團成立公演實况消息,此間川康渝同鄕們鄱以無比的歡欣來拍掌喝彩!離開家鄕二十多年來,不但從未看到過川劇,竟連聽圍鼓的地方亦沒有一處,以爲川劇在臺灣已成絕響!不勝嘆息!自貴刊九十一期「川劇雜譚」刊露後,由其引古證今,對川劇沿革談得詳實,非但引起讀者輿趣,更引起遊子懷舊思鄕之情。接着又有川劇之正式演出,更令人感到興奮。惟九十九期載有覺夫先生「談川劇」一文,說川劇「要雲牌」是「平劇舶來品、川劇從來沒有這些動作……。」這種說法,實過...

  • 文章談牙祭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口头禅 民俗 肉食

    「牙祭」是四川人家對夥友學徒工人佃作定期食肉的稱謂,以後範圍愈用愈廣,成了一般的口頭禪,凡是看見他人食肉,都會自然的說一句:「你今天在打牙祭」。照「辭源」的解釋:「工商家對於夥友學徒佃作之膳食,恆以每月初二、十六為當暈,始具肉食,謂之牙祭。常談叢錄亦有牙祭肉條。此語似始於楚蜀,四方竸傳之。按安福黃珽玉拾慧錄引匯東手談,載葉石林謂節度使藏節之節堂,每於朔望之次日祭之,號牙祭日。衙古原作牙,今值省官值朔望承祭,吏役之所有供事者,恆以次日祀神於衙舍,度必用祭餘...

  • 文章谈六月民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民俗 六月 集会 早稻

    農曆六月,在四川鄕間,有許多節目。此時新穀尙未收割,屬於農閒時候之尾期,天氣又炎熱,鄕下人自有其消閒尋樂之方。第一是香會:香會自六月初一開始,至十五以後始平淡下去。一年一度,家家戶戶,上廟去燒香,凡是附近寺廟,必須走遍,才覺安心。有多人組合而成之朝山進香團,有三步一拜之燒拜香者。廟中敲磐,陰一下,陽一下,連續不停,和尙換班敲磐。神殿之中,香烟鬱塞不散,有如早上大霧,薰眼下淚。在這種情况之下,遲來香客,便不敢進殿燒香,放下香把走了,和尙收拾去慢慢燒,份子仍...

  • 文章説鑼鼓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8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乐器 锣鼓 演变 演奏场合 民俗文化

    蜀中有一套聲樂器,名爲「鑼鼓」。其組成係:一個鼓,一面鑼,一對鈸,一個放在手掌上敲的小鑼。(又名馬鑼子)。這套鑼鼓響器,從大城市到小鄕村角落,普遍使用,遠及雲貴康等省。響器雖止有四件,而牌調却不少,是利用各種音響之急徐快漫單複,以及手法能使音響略有變異等,編成樂譜,照譜演奏。其符號:一代表鼓,〇代表鑼,×代表鈸,、代表小鑼。以—×、〇四種符號編列成各牌調,與歌譜相倣。鑼鼓有頭二三號之分,固定的戲園子,票房(打圍鼓)採用頭號,叫做堂鑼堂鼓,發音莊重沉雄,端公...

  • 文章席德進病中訪問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0期  作者:郭冲石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席德进 画家 民俗 中国艺术

    的硏究,日后带动了各界对鄕土艺术、鄕土文学、民俗古蹟的认同、维护与创新运动,于是一个先锋的姿势便特别的突出。一部描写民族爱的电影「香火」中,席德进客串游击队长一角,最后在激战中壮烈成仁,这是勇者的画像。去年一部房地产广吿影片中,席德进在靑山绿水中挥洒画笔,意气风发,这是画家的写照。然而去年竟然传出席德进染病卧床,身患胰脏癌的消息,更听说他每天喝下自己流出体外的胆汁,并且,依旧奔波山野作画不息。那一幅挺立风中,忍负疼痛,挥笔尝胆的英雄行径,更加深入我的脑海。眞实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