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川剧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川剧习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8期  作者:蔡啟國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川剧 习语 戏曲

    川剧习语,本杂谭前述已多,兹再续记如次:「开台」:元旦戏园开市,谓之开台。昔年成都各家戏园,俱于元旦(正月初一)开市,例由三庆会之悦来戏园为台主,各班必于开市前至台主戏园集庆,咸以先至为荣,除夕子夜,即燃灯以待。开台时,各班扮玄坛登场,呈全书「开市大吉」四字为贺,含有恭喜发财之意,可知川班亦视玄坛为财神爷也。「封台」:戏园封台,即停止演戏,但从前封台与官家「封印」有密切关系。换言之,官家封印后才能谈到封台。三庆会「戏园变迁志」载燕京岁时记说:「每年十二月

  • 文章大佛寺(川剧高腔)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蔡啓國選輯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大佛寺 川剧 高腔

    (上淨、引)習文不就武精通,未攀丹桂步蟬宮(詩)家資富豪賽石崇,世代書香舊門風,喜交賓朋好結友,專打人間事不公。(白)豪傑姓刁名南樓,字表朝奉,原籍本郡襄陽人氏。自某出世以來,雙親早故,習文不就,喜弄拳棒,不料竟一學便成。某幼娶劉氏素娥爲妻,過門數載㸃血俱無。後又娶了王氏爲妾,生得一子,名喚官官,孩兒尚在襁褓之中。今日天氣晴和,打坐武棚,不覺身體悶倦,有心荒郊遊玩一番,刁平!(刁平)在!(淨)前面帶路。(下)(上小生,唱一江風)船到襄陽,停舟泊岸看端詳。...

  • 文章川剧的跳云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2期  作者:金又名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川剧 云童舞 民俗

    自贵刋九十九期刊露:中兴业余川剧团成立公演实况消息,此间川康渝同鄕们鄱以无比的欢欣来拍掌喝彩!离开家鄕二十多年来,不但从未看到过川剧,竟连听围鼓的地方亦没有一处,以为川剧在台湾已成绝响!不胜叹息!自贵刊九十一期「川剧杂谭」刊露后,由其引古证今,对川剧沿革谈得详实,非但引起读者舆趣,更引起游子怀旧思鄕之情。接着又有川剧之正式演出,更令人感到兴奋。惟九十九期载有觉夫先生「谈川剧」一文,说川剧「要云牌」是「平剧舶来品、川剧从来没有这些动作……。」这种说法,实过

  • 文章川剧习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蔡啟國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川剧 习语 简介 叫座 窍门

    川剧习语甚多,兹续志如下:「团班与戏蚂蚁」:蜀庆康杂录记载:「古老川班有炎夏散班之例。散班后再集合谓之团班。内行指伶工纷纷集合,谓之戏蚂蚁」。「团」字可以称为团结在一起,正如成都三庆会(悦来川剧园)的演员彼此互称手足那样亲热,当伶工们于散班后再集合的时候,称之为「团班」,很有意义。戏蚂蚁是形容演员汹涌而至的情形,蚂蚁是合羣性极强的生物,以之喩伶人之集合,不仅刻划其纷至沓来的情态,而且表现其有合羣的良好德性。「窍门与买关子」:这个「窍」字与骂人「一窍不通

  • 文章川剧习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川剧 习语 集锦 风俗

    川剧习语甚多,兹续志如下:「通台酒」戏园老板于年终或任何节日,全面宴请前台职员后台演员,谓之「通台酒」。是大家终年辛苦,喝一杯,以示慰劳之意。「肚子宽」:成渝川班伶工都称傅三干的肚子宽。一个演员懂得很多戏或者很多技巧叫做「肚子宽」,这句话和后台称得上「戏包袱」的演员有相连的意义。经常说:「他的肚子宽!」就是说他懂得很多戏的意思。「喊嗓子」:无论什么地方戏剧班的演员,到了后台未出场前,都喜欢试试嗓子。其实到出场前才试嗓子,理由说不通;不过以歌唱为业的人到了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9期  出版时间:1965-01-01
    关键字: 川剧 贲园书库 藏书楼 严雁峰

    川剧周克堃撰广安县志卷三十四「风俗志」,载有「戯剧」一则,足供研究川剧之参考。该志成于前淸宣统元年,所述应为淸末民初之情形也。原记云:「戯剧之风,由来者远,汉曰乐人,唐曰教坊,■之巴■歌舞,引正声矣。城乡庙观,祝诞集会,富贵大家,科名寿喜,凡开筵宴客,俗必以戯帖曰彩觞焉。其出资本戯衣者曰本家,其管班中子弟曰班长。歌台舞榭,簇锦鬭新,俳优衣冠,当场戯伎,初请学官封条签唤曰封箱。券成交钱,质以袍铠曰订戯。徧征妙伶曰聘脚色,届日开台曰亮行头。其色目生旦丑净四名

  • 文章家鄉「靈官鎮台與破台」小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4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80-03-31
    关键字: 故乡 四川 川剧 “灵官镇台” “破台”

    我們家鄕,在農業社會時代,工業尙無顯著發達的時候,偏遠鄕鎭沒有電影、電視可供鄕人欣賞。一般鄕人在習慣上,惟有看家鄕戲(川戲)作爲悅目、賞心、娛耳的娛樂品。所以川戲在家鄕普遍流行,雖然巨型的大戲班子較少開到偏遠鄕鎭演出,而中小型川戲班子却普遍都有,最低程度之「慶壇」儀式,俗稱「跳端娃兒」,也叫做「端公班」,幾乎最小的每個鄕鎭都有設立。端公班在慶壇儀式之餘,要演唱小型的單元劇,並不需要舞台,祇用幾塊門板和幾根長木板凳架起來,權當舞台。(因爲建拆方便),唱端公...

  • 文章川剧的起源及其特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1期  作者:D. kalvodova, Phara 原著 詹百翔譯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川剧 地方戏 高腔 雅部昆曲 胡琴腔

    的折子戏,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由一个剧团带至四川。目前已无法追溯川剧在十七世纪中期以前的情形。一六四四年,张献忠带兵十万入侵四川,并屠杀了当地三分之一的居民[2],直到十七世纪后半期,东部各省的民众,由于遭战争之害,开始向四川流徙,当时就有一羣职业伶人,初次抵达四川境内。[3]四川的高腔四川的高腔是高腔戏曲系统的地方性变体之一,其发展初期称为弋阳腔。在明代,昆曲深受知识份子欢迎,而高腔则是当时更为普遍流行的戏剧形态。高腔在四川的戏剧领域中占了最重要的地位,大部份

  • 文章花月亭(川剧高腔)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蜀俠選輯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川剧 高腔 花月亭 内容介绍 秦仲

    上小生引:一馬掃千軍,不日裏名掛麒麟。(坐詩)靑燈黃卷下,夜夢筆生花,欲展才北斗,詩書苦奮發。(白)學生秦仲,蘇州人氏,去歲父母雙亡,娶妻朱秀英,夫妻倒也十分恩愛。只是常存季常之憂,這且不表。今乃大比之年,有心上京求取功名大事,還須請得娘子出堂商議。沈全!小丑白:有。小生白:請你大娘出堂。小丑白:有請大娘出堂。上旦引:一夫一妻,但願得百年不離(白)妻身見過大郞有禮。小生白:娘子不消,一旁看坐。小旦白:妻身有坐,請問大郞,堂前無客,喚得妻身出堂,有何家事籌...

  • 文章春节期中看川剧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劉英柏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春节 川剧 山伯访友 桃花山 中华文化

    玉垒川剧团,自从成立以来,每年都有盛大的演出,这是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由于他(她)们是「玩友」性质,没有固定团址和团员,没有基金,完全是凭一股热忱和「兴趣」两字来干,如像团长徐中齐先生,本职是立法委员,抽出时间来领导这个剧团。最难得的是复兴剧校领导人王振祖先生,以及全校师生们。假如剧校师生不热烈支持,排导者蔡启国老鄕纵有剧艺本领,也无处施展。天下事有不少是持殊,像王文智、欧定安、周惠如、李远芳诸位老鄕,都是从很远地方来台北共襄盛擧,参加这一次春节的演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