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四川方言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的儿歌辑述

    来源期刊:《江津》 第26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民谚集锦 乡土儿歌 四川方言

    的!我对哥哥说,哥哥不理我;我和妈妈说,妈妈买个粑粑来诓我。吃半边,留半边,老鼠啣去枕头边,猫儿拖到大路边,鸦雀儿叨到柏树巅,明天起来喊皇天,皇天还在天边边。」这首儿歌,正是往日四川鄕下人,贫苦大众的生活写照,那众多的佃户佃农们,从前还能自由自在上山捡柴,唱唱歌,如今全编成了什么队,恐怕早已失去唱儿歌的闲情了。四、「斑竹枒,苦竹枒,对门对户结亲家,张家儿郞会写字,李家姑娘会剪花,大姐会剪灵芝草,二姐剪的牡丹花,只有三姐不会剪,抛下剪刀纺绵花,一月纺得十二斤,全家

  • 文章四川话保存的古语古音考

    来源期刊:《江津》 第28期  作者:津生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四川方言 古语古音考证 《江津县志》 方言集锦

    」注衍集「毛与无通」。所以「昧得了」就是「没有了」。▲「你算老已」是四川话中一句轻视人的话。诗经王风篇:「彼其之子」。笺云:「其或作记、或作已。」春秋左氏传:「夫已氏。」杜预解为「犹某甲也。」亦有相轻视之意。如果本篇补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在所难免,因为笔者「算老已吗」!哈哈!▲「你老革」表面看好像是尊敬,而其原意实有轻薄成分在。蜀志彭羕传:「羕不悦曰:『老革荒悖可复道耶!」注:羕骂刘备为「老革」,犹言「老兵」、「老粗」之意。所以,在四川有人称呼「你老革」你不用

  • 文章(文藝)川語新生活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2期  作者:楊公達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新生活歌 杨公达 纪念新运十周年大会 四川方言

    编者按:这首以四川话所编的新生活歌,是现任立法委员杨公达先生所撰的,载民国三十三年二月三十日重庆中央日报。时杨先生任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于同月二十九日出席重庆市纪念新运十周年大会上所讲。这首歌颇具风趣,又能道出新生活运动的要点,特录载于此。其一 不要挤(守秩序)「朋友,挤些啥子?」「不是我在挤,是后面哟!」人人都后面,那个在前面?大家皆不挤,难道鬼捣乱?把你那抢座位横冲直闯,买戏票冲锋陷阵的九牛二虎力用上前线,杀敌无算,我们好称赞。莫乱跑,莫慌张

  • 文章我也谈谈四川方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7期  作者:于車 出版时间:1965-09-01
    关键字: 四川 方言 俗语 地方特色

    读到本刊两篇记载四川方言的文字,使我很感兴趣。现在也把我个人所想到的,写在下面,以供大家的参考。如有字音及意义不甚相符之处,还请读者指正。「堂客」:妇女称谓,自已的妻子称「我的堂客」;指别人的妻子称「某某的堂客」。「舵把子」:哥老会的首领;一般泛称地方上有势力的人。「掌脉」:各种工匠的头目,如厨房有许多厨司,其中头目称为「掌脉」。「夹尾巴」:吝啬之意,或没有骨气之意。「背时」:指某人境遇不好之意。骂人时亦常用,如说:「你这个背时的、」「刮刮匠」:指剃头匠

  • 文章四川方言擧隅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5期  作者:平子 出版时间:1965-07-01
    关键字: 四川 方言 俗语 地方特色 风土人情

    本刊第三十二期,载有毛一波先生「自贡市的方言」一文,读后至感兴趣。方言二字,照「辞源」的解释:「土俗语也。囿于一方,不能通行各地,故曰方言。」正因如此,方言充满了地方色彩,地方情调;把方言引进文艺写作,每每更能够表现某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增加其亲切感。又一地方言如能扩大其通行的地区,则方言亦便逐渐形成为可通行各地的新语汇。如因抗战时期大量外省人口向四川的移入移出,过去四川方言,已有若干成了全国通用的语言。所以方言的研究,应是增加国语语汇,充实写作内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