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献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川綦江縣續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7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11-01
    关键字: 綦江县 县志 编印过程 文献内容

    远去鄕里,遂未问及。然于簿书之暇,念及鄕中文物,未尝不三致意焉。癸酉(按为民国二十二年)归自黔,适周子厚先生专志脱稿,县府集会核议,列余审查,适有远行,擧张兆五茂才以代。今闻周志又不果发刊,屡作屡辍,迄未成书。东溪两校长田君斗寅金君伟翔,曁鄕绅危师雨臯与其弟肇基,惧文献之无征,复取戴志原稿,寄余校对,嘱付剞劂。时余服务四川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得稿喜极,暇辄考校,一存其旧。斯志也,成书在三十年前,中经丧乱,散佚无复存者。戴公一再蒐辑残缺,续成斯帙,是殆天之

  • 文章江津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8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12-01
    关键字: 《江津县志》 编纂过程 文献内容 编排体例

    初)任总纂。设局甫五月而兵事起,占有局地,工作遂停。十年秋,程扶病强起,觅地设局,乃不一月而逝世。继之者滇人宋镜澄,宋固名进士,三宦江津,更事多。无何之渝,竟辞不返,局事瓦解,时初稿未半也。十二年夏,由县人刘泽嘉继任总纂,以三月而吿成。刘氏颇长文史,亦具毅力,其纂印本志时,川难大作,烽火逼津邑,局事几又不支,故于本志附跋中称:「是书十五志,都四十万言,勒成于金戈铁马之中,亦艰矣哉。或疑非时,则不知文献寥寥,及今图之,犹病其不足,而何能待?」本志共分十六卷

  • 文章長壽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7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3-12-01
    关键字: 长寿县 县志重修 地方文献

    物产与艺文四部,与其他方志颇有不同,殊具创意。民国二十八年,县文献委员会建议设局修志,由县政府聘任刘君锡为总纂,张名振为协纂,于三十一年编成,三十六年出版。共为十六卷,计疆城一卷,建置一卷,食货一卷,风土一卷,职官一卷,党务一卷,学校一卷,选擧一卷,人物列传一卷,保安一卷,工商及邮电一卷,自治一卷,物产一卷,金石一卷,文征一卷,拾遗凡例敍录一卷。铅印本,订成八册。三十六年印行之长寿县志,较十七年印行之续修长寿县志为详,选材亦较精审。于三十年中两修县志,长寿县

  • 文章溫江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1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05-01
    关键字: 《温江县志》 地方文献 优劣述评

    而乃殚志于文艺之末,岂徒夸饰治平已哉。以易世之际,国典失序,文物崩坏,其遗文轶事之散在民间者,亦因以荡佚殆尽。故有志于著述者,尙不殚抱残守缺,以冀传信于异代,而摭拾煨烬之余,其仅存者几何?此有史以来志士仁人所尝痛心者也。温江虽一邑,自淸之季,盖尝多故矣。迄于今日,匹夫匹妇之赴义蹈仁,其行事已不可尽知;即灼然可见:如河流市集之故墟,风土仪文之常态,亦寝将变灭而不可复识。古者邦国之志,职掌有归,一旦听其放失,使异日为政者太息于文献之无征,则守土之吏亦与有罪焉

  • 文章重修黔江縣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1期  作者:張九章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黔江县志 清代 山川人物 文献

    侵越不常,其职贡如丹砂犀角,上之天府;其人物如柳花赵秦,黼黻王家;其山川则大木羽人歌罗,载诸历代地志;其兵制则赤甲义军、二十九砦、三关五堡,或隶于人,或据以自固,代有明文。徒以地囿荒徼,文献无征,即雅意修复者,亦穷于力索。案头无羣书集证,,率以不可考一语了之,是固史阙文之遗意。然而太史公有云:书阙有间矣,乃时时见于他说,总之不离乎古文者近是。此诚古今譔述得失之林,而班汉祖述之,迄今莫不以为良史。我圣朝文治光化天下,郡国民人,学士大夫,咸食毛践土,涵育于二百

  • 文章榮縣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9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03-01
    关键字: 荣县 《荣县志》 民生 修纂经过 地方文献

    民國新修榮縣志,成於民國十八年,趙熙總纂,木刻八本。榮縣本唐之榮州,明置縣。明州縣有志,萬歷甲戍續修,崇禎丙子邑先生簡勅增之。甲申之亂,遺册無存。淸康熙初,邑擧人劉世璋得甲戍鈔本四卷於農家,據以增補,成書四卷,於康熙二十五年刊行。乾隆二十一年,知縣黃大本重輯四卷。嘉慶十七年,知縣許源續修,彙爲卷十,條五十有八。至道光二十五年,知縣王培荀重修。民國建元,惟王本尙存。民國新志修纂經過,據趙熙所記:「今志建議於縣士張璽方,其後廖芷才來官,乃延熙爲總纂,虞拔貢兆...

  • 文章三年來「川康渝文物館」之回顧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9期  作者:鍾容昭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川康渝文物馆 董事会 文献活动 募捐

    之四川省政组织」。(全文见四川文献季刊第二十期)。两年以来共擧行座谈会四次,每次到会听众约百人,使鄕人对鄕邦史事,获得进一步之了解。重要活动1.开舘:六十七年二月九日,于三会团拜之日,本舘擧行开幕,当日开放书库,阅览室悬挂川康渝山川风景人物史蹟图片五十幅及黄季陆先生等文库七个,参观同鄕约四百余人。2.献舘介寿:六十八年五月八日为鄕长张岳军先生九秩华誔,是日擧行献舘祝寿,会议室悬置川康渝文物舘介寿颂词,张岳军先生撰书答谢介寿诗,并展出张先生生活照片六十幅。献舘典礼由

  • 文章各省市文物舘正推展中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2期  作者:小峯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 川康渝文物馆 乡邦文物 同乡会 文物馆筹设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六十七年度年会,于是年十月十四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擧行,通过:「请发动各省市文献社或同鄕会,组织文物馆,以蒐辑保存鄕邦文物,加强地方文献整理工作案」。本案说明及办法如次:说明:中国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经年来各省市同仁之努力,业已全面展开。为求进一步蒐辑保存鄕邦文物,有分别筹组各省市文物馆之必要。文物馆之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蒐集幷保存各省市有关文物,藉以提振幷发扬鄕邦人士怀鄕爱国之精神。第二、在建立各省市文物硏究中心,以供鄕邦人士及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