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峨眉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峨眉金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峨眉 金顶 奇景

  • 文章峨眉报国寺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4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5-06-01
    关键字: 峨眉 报国寺 景观 弥勒佛像 宗教

    打从峨眉县城到报国寺,相距不过二十里,走不多路,便可看到整个峨眉的远影,连金顶也能遥遥望见。这一路上有很多小庙子,多半是山上各大寺院的脚庙,采办僧众下山时,多于此憇息。我一路经圣积寺、菩提庙、保宁院,过了瑜迦河便到了报国寺,这是山麓第一大寺,气象甚为雄伟。可是游人上山心切,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的爬到金顶去,故目前好好的一座大丛林,便给忽略过去了。说眞的,报国寺是峨眉山的大庙。寺门有额,那是康熙帝所题,正殿有今总统蒋公所书「精忠报国」的横额,那是民国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6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峨眉山 林思进 印模 四川

    五六、峨眉古寺印模姻亲张继元兄原籍上海,近有美日之行,临行贻一卷轴,启视之,乃峨眉山古寺印模,计共二十三颗,多为明淸两代御赐,卷系绢本,朱色半褪,疑淸代物。君以我为蜀人,故持此相赠,惜握别匆匆,未暇询其自来也。余生长西蜀,而未尝一履峨峯,宁非憾事?登临绝顶,当俟异日。爰就卷中印模,记其文字,以备硏考:一、御赐峨山普贤王法宝(正方,阳篆)。二、勅赐正顶金殿普贤王宝(同右)。三、勅赐峨眉山正殿万佛顶普贤愿王法宝(同右)。四、峨眉山洪桩坪普贤愿王菩萨佛法僧印

  • 文章峨眉万年寺中之铜铸普贤像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峨眉 万年寺 铜铸 普贤像

  • 文章峨眉绝顶奇景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易君左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峨眉 奇景 佛光 圣灯 雪山

    佛光·圣灯·雪山我在抗战期间游了四川的峨眉山,在山中盘桓了几天,饱览了全山的景物。我的运气眞好,号称峨眉山绝顶的三大奇景,我都一一见到了。这三大奇景是:佛光、圣灯、雪山。什么是佛光呢?我们看古画儿上,菩萨像的头上有一圈圆光,一般人相信,这就是得了道的表现。峨眉是普贤菩萨(释迦佛大弟子之一)的说法道场,因此,就有了佛光的出现。看到佛光的人就与佛有缘,可以修成道果。佛光出现的条件有三:第一要是晴天,第二要没有风,第三要有一种深厚的云层,缺一不可。具备了以上

  • 文章(名胜题咏)峨眉山诗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47期  作者:鄒魯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峨眉山 诗句 游览 名胜 回忆

    我尝登泰山,天下为之小;峨眉望昆仑,眼界殊浩浩。又尝登衡岳,天南一柱表;峨眉峙西方,峻拔眞奇矫。我登九华山,庙宇觉不少;峨眉多佛迹,擧世来祈祷。我登匡庐山,碧眼经营早;峨眉隐天壤,不求世人晓。我曾住黄山,叹羨形浩渺;孰知有峨眉,与之鬪奇巧。峨眉溯开创,屈指首数道;黄帝问天皇,洞今留九老。七十二洞天,仙蹟难悉讨;自从佛法来,道敎遂全扫。隐逸如接舆,早已为压倒;诗人李白流,往事亦俱杳。满地祀普贤,余迹均不保;明灯朝菩萨,佛光抑何昭?洗象留有池,佛现见奇鸟;山

  • 文章续修峨眉县志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6期  作者:李錦成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峨眉县志 古迹 维新变法

    峨之有志尙已,志之所书详已。余自去岁承乏是邦,见夫山川灵秀,士民殷朴,采风问俗之余,以为地灵人杰,必於志书载之。亟取旧志考证,乃知斯邑纵横数百里,背沬水,带漹江,面嘉州,扼夷堡,自隋唐置县于峨眉山下,即以为名。在南安山西,固仙都佛地也。各山寺明代碑碣,钟塔铜像,古蹟尤多,亦功德林也。县志自嘉庆十八年前令王君礼堂修后,迄今百年矣。前志虽详,而此百年之中,时事变迁,文献兴替,皆宜笔之于书。若不续修,久必失坠。粤自咸丰庚申蓝逆之乱,赖前令秦君季贤固守,深沟高垒

  • 文章峨眉山万年寺普贤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峨眉山 万年寺 普贤殿 景观

  • 文章峨眉天下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8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峨眉山 风景 寺庙 建筑艺术 金顶

    从成都穿过川西平原的新津、彭山、眉山、夹江等县,到四川盆地西部的边缘地带,遥望海拔三千一百三十七米的峨眉山,气势非常雄伟。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峨眉山的雄姿,有「峨眉高岀西极天」的诗句;远远看来,峨眉山峯高挿云霄,确有「高出西极天」之感。出峨眉县南门,沿公路前道,山势渐渐逼近。这就是被称为佛敎四大名山之二的「峨眉天下秀」的峨眉山。从山脚到金顶,据说有一百二十华里。这漫长的山路,全是用靑石砌成的梯级。山上的寺庙,都是靑砖绿瓦,非常整洁。寺庙的历史都根古老,早在

  • 文章峨眉山寺宇述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8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6-01-01
    关键字: 峨眉山 佛教圣地 寺庙 景观

    峨眉之名,早著典籍,高僧传云:昔善财礼德云比丘时,伫立妙高台,观此山如月初出,故称峨眉。益州记与寰宇记均云:峨眉在南安界,两山相对如峨眉。水经注亦云:峨眉去成都千里,秋日澄淸时,望见为峨眉。凡此所载,皆谓以形似得名。峨眉山为中国西部佛敎胜地,相传为普贤道场,禅院梵宫,自山麓至山顶,达数十百进。自汉以来,时有隆替。方舆胜览云:前代峨眉,建立六寺,为华藏寺(即黑水寺)、普贤寺(即万年寺)、华严寺、中峯寺、牛心寺及光相寺(即金顶各寺)。淸光緖十二年丙戍,朝议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