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财政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黔江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0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黔江 概况 农业 工商业 财政

    无所谓近代工业可言,每鄕鎭仅有旧式手工铁炉一二座,替农民打制农具,毛铁来自湖北。至于纺织机,仅正谊、正阳两鄕较多,且系散布民间,无集体经营机构。至抗战后,增加练油厂二处,汽车修理厂二处,及制革厂、纸烟厂、木作坊等,惟规模均不甚大。本县在川湘路未通以前,商业极不发达。自川湘、黔咸两路通车后,市面骤形繁荣。疋头瓷器,由湖南运来,其余日用杂货,亦较前供应充裕。至于行商,则以贩卖土布者为多。四、财政本县地方财政,在民国二十四年岁出入仅各为二六、八一七元,可见当时贫瘠

  • 文章什邡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3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11-01
    关键字: 什邡 土地 人口 农业 财政

    以蔬菜为多,但无统计。仅有柚子约三十市亩,年产五六十挑,为果树特产。本县森林,在三河鄕石门洞及中河大元堡等地。畜牧以养猪羊为主,全县约有猪二〇、〇〇〇头,牛一四、〇〇〇头,羊八、〇〇〇头。四、财政本县财政状况:抗战前之民国二十四年,其岁入(出)预算为一三一、九六八元。抗战发生后,法币逐渐贬値,民国三十三年升至一千一百八十余万元,三十四年更升至三千三百余万元。战时田赋征实,民国三十二年度应征数为一一六、九五九市石,应借数为九四、七七六市石,两共二一一、七三五

  • 文章南江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3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南江 交通 农业 工业 财政金融

    〇〇〇市斤,药材三五、〇〇〇市斤,纸张一、八〇〇担,阴丹布八五〇疋,绸缎四〇〇疋。输出品:白木耳二、〇〇〇市斤,桐油五六、〇〇〇市斤,黑木耳二五、〇〇〇市斤,药材三六、〇〇〇市斤,蚕丝二五、〇〇〇市斤。其他尚有牛皮、茶叶等。六、财政金融南江地方财政,民国二十四年岁出入各为二七、六五六元,可见其贫瘠之一般。三十二年岁出入各为三、〇六八、九九五元。岁入方面:自筹财源与中央补助(包括中央划拨税收)各约占半数。战时田赋征借实物,民国三十二年度为二五、五六六市石,三十三

  • 文章酉陽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酉阳 经济概况 农业 矿业 地方财政

    掘土,即可制硝,但以洞中采出者为佳,名为洞硝,年可产十二万斤。铁:蕴藏于高炉洞等地,未经开采。锑:产于马家厂,尚未开采。煤:藏量丰富。因森林树木,遍地皆是,地方人士,对木柴燃料不感匮乏,尚未大量开采。四、地方财政酉阳地方财政情形,殊欠丰裕。民国二十四年之岁出入预算,各为八六、五八七元,在第八行政区之八县中,低于涪陵、酆都、南川三县,而高于彭水、黔江、秀山与石砫四县。抗战末期之民国三十三年,酉阳岁出入各为一千三百零六万余元,三十四年为四千三百一十六万余元,此则

  • 文章彭山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彭山 经济概况 农产 商业 财政金融

    〇〇〇捆,叶菸六六〇市担,红糖三二、〇〇〇市斤。四、财政金融本县地方财政,在战前之民国二十四年,岁出入各为七三、五四一元,在第四行政督察区之九县中,低于眉山,邛睐、大邑、而略高于洪雅、蒲江、夹江、靑神、丹棱等县。民国三十三年度,以法币急遽贬値,县预计已激升为八百三十余万元,三十四年度更达二千三百余万元。三十二年,本县土地陈报完成,改行新科则,全县共有粮田三一四、四三五市亩,三十三年全县征借稻谷共计一三六、三七七市石,可见人民战时负担之一般。本县金融机构,仅有

  • 文章綿竹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7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3-03-01
    关键字: 绵竹 自然环境 农产品 特产品 财政

    约为三千驼,黄大纸年产约为二千驼,每驼四千张。小纸约产一万担,每担五十市斤。本县虽以产酒著名,但无大规模之新式酿酒厂。酢户沿用旧法酿造,资本短少,惟经营结果,尚可获利。本县商家,以颜料、疋货、菸类、酢房,资本较大,普通商家,资力较小,经营管理,均系旧法。四、财政金融本县财政,抗战前之民国二十四年,岁出入预算各为一四六、三三六元,在第十三行政督察区之九县中,次于广汉、金堂、绵阳等县而占第四位。抗战期中,法币贬値,民国三十三年度激升至二四、四八三、三一三

  • 文章南部縣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南隆 农产品 特产 工商业 财政金融

    发生后,以物价逐涨,购买原料不易,又交通困难种种问题,公营者限于经费,民营者限于资本,原有各厂,经营均感困难。盐之产运,为本县重要工商事业,由南阆场署负责管理,设有税警队,管制极为严密。经营出口食盐济陕认商,则有济陜处之设立。其余工商业规模均甚小,不及引述。五、财政金融本县财政,自民国二十四年度开始施行预算制度后,二十五六两年均呈入不敷出状况。二十七年起,经加整理,始渐趋平衡。战时田赋征借实物,民国三十二年度共为一二五、九〇六市石,民国三十三年则为一五三

  • 文章南溪經濟槪況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0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8-01
    关键字: 南溪 自然概况 农产品 工商业 财政

    一千五百码。染房十一家,年染土布三万二千疋。纺织业三百五十二家,多属家庭工业,年产土布四万疋。糟房一百一十三家,年产土酒四十余万市斤。硝厂四家,年产硝三万六千市斤。商业方面,仍以三十三年之调查为例:县城有粮商二十五家,油商二十家,酒商三十家,炭商十家,柴商十一家,药业二十二家,川菸业五家,茶业十五家,花纱四家,疋头四家,凡此均系就规模稍大者而言,其余不具录。本县工商业均不甚发达,上述统计可以概见。四、财政金融本县地方财政,在民国二十四年岁出入各为一一八、六五三

  • 文章酆都經濟概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1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丰都 米麦 家庭工业 特货业 财政

    集资向涪陵盐务支局定额认销,照盐局规定价格售与食户。计全县每月认销盐斤六儎,每儎四百五十包。㈣桐油业:全县桐油业共八家,经忠、酆、涪、石、万等地采购,运往重庆泸州等地销售。㈤榨菜业:本县向为榨菜著名产地,战前此业共数十家,每家年出一二千坛,十之八九均运销申汉,盛极一时。战时运输不便,产量大减。五、财政金融本县地方财政,以抗战前之民国二十四年为例,全年收支各为一四六、九〇九元。战时之民国三十三年度,收支各为一六、〇〇六、九九五元,三十四年度则激增至四〇、五八九

  • 文章彭縣經濟槪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平明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彭县 自然槪况 农产品 特产品 财政金融

    工业,仅有启明电灯公司分厂一所,仅作照明之用。四、财政金融本县财政,民国二十六年收支预算各为二六一、、九一四元,二十七年半年收支预算为一四九、四〇一元,二十八年全年为三三一、七六三元,二十九年为六三二、六一二元,三十年为二、三七九、五八五元,三十一年为六、〇一七、八一四元,三十二年为九、二三六、七二一元。以三十二年与二十六年比较,约增加三十八倍,此原战时物价逐涨,法币贬値之故。。本县金融机关,在抗战时期,仅有四川省银行及合作金库二家。合作金库由中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