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当店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慶鼎新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重庆 鼎新街 古董生意 算命馆 故衣

    重庆鼎新街,原名旧货街,民国九年左右,由于较场坝发生一次大火,把较场各条街烧个全光,鼎新街是火灾后重新建筑的,改名为「鼎新街」,寓有革故鼎新之意。原来的旧货街,极为窄小,是平瓦房舖面,改建后为瓦房两层连栋式舖面,街道也较以前宽大三分之一。原来旧货街是收买各种旧货,多由收荒小贩四处收买而来,再分类卖给各旧货店。旧货街的旧货店约有旧衣服,破铜、烂铁、锡、五金之类的舖、玻璃,洋铁,瓶罆,破旧钟表、磁器,书画等舖。旧货店所收买的各种旧货,均要先行加以

  • 文章「高升」简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4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7-12-01
    关键字: 川籍作家 蜀洪 《高升 袍哥活动中心 单刀会 城隍会

    高升」是川籍作家蜀洪(徐子林先生)最近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全书三十余万字,原在自立晚报连载半年之久,现在单行出版,承他送我一册,让我有拜读一遍的机会。「高升」是蜀洪先生「边城风云」一书的第一部,第二部「江湖恩仇」,第三部「时代烽火」,都已写成,即将出版,份量和第一部差不多。合拢来说:是一部近百万字的巨著。「高升」的故事,从洪雅县城的一个客栈高升店里展开,洪雅县是四川「汉留」的发源地,高升则是当地「袍哥」活动的中心,所以这本小说是以描写袍哥在四川

  • 文章「高升」简介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67期  作者:華生  出版时间:1968-03-01
    关键字: 川籍作家 蜀洪 《高升 单刀会 袍哥活动中心 城隍会

    高升」是川籍作家蜀洪(徐予林先生)最近出版的一本长篇小说,全书三十余万字,原在自立晚报运载半年之久,现在单行出版,承他送我一册,让我有拜读一遍的机会。「高升」是蜀洪先生「边城风云」一书的第一部,第二部「江湖恩仇」,第三部「时代烽火」,都已写成,即将出版,份量和第一部差不多。合拢来说:是一部近百万字的巨著。「高升」的故事,从洪雅县城的一个客栈高升店里展开,洪雅县是四川「汉留」的发源地,高升则是当地「袍哥」活动的中心,所以这本小说是以描写袍哥在四川

  • 文章海外川菜第一人 豪傑厨師陳建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7期  作者:樂恕人 出版时间:1978-06-30
    关键字: 陈建明 四川料理 厨子状元 柴田书店 烹调学院

    的「柴田书」出版;特别是「中国料理技术入门」,销售了好几版,精装一巨册,洋洋大观,其内容和价値,远远超过了其他中日人士所写的这一类书籍。陈的成名成功,除了开「四川饭店」,在NHK经常表演外,还有一事使他声名远播,势力关系扩大的,那便是他和同业们,十年前在东京创办了一家名叫「惠比寿文化烹调学院」——这惠比寿是地名——的中国烹调学校,由陆军退役中将马崇六(晋三)为他们策划经营,十年来,这间学校在全日本大大有名,所教出来的学生包括日本太太小姐,西洋女性,以及各大

  • 文章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77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1-01
    关键字: 三岔路口 百货店铺 打牙祭 经营生意

    子该作么,还是作腰?虽不是问题,但依据实际形情,不无分别。照湘桂一带之中伙舖而言,该作腰。成渝道上(岷江一带人呼为东大路)每每有二家小店在一起,其中必有小形栈房,以供行旅宿食,其性质亦当用腰才对。其余分布于全川小官道上之单独么子,自然以么为韵致。爰么子之设立,主要在附近居民应急之需,其次为玩乐性。因此么子是麻雀虽小五臓俱齐,除匹头布料之外,可说说应有尽有。各种货物为数则不多,无选购余地,但供需要。若加以分析,可分为敬神用品,如香、烛、钱纸

  • 文章川味識小錄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0期  作者:易勁秋 出版时间:1979-03-31
    关键字: 麻婆豆腐 毛肚火锅 成都北门 陈家老店 白居易诗

    抗战以前知道麻婆豆腐这道菜名的人并不很多,就拿我家鄕——四川富顺和自流¬■来说,一般饭馆和家庭都没有这道菜。抗战胜利之后,武汉京沪各大都市四川菜馆如雨后春笋,麻婆豆腐也就随之驰名大江南北。时至今日,不仅台湾各地川菜餐厅,在外国较大城市也都有了。凡有川菜餐厅必然有麻婆豆腐,不仅普及于国内,而且弘扬于世界了。成都北门陈家民国二十五年春天我在成都读高中,有一个星期天和几位同学逛街,慢慢地走到了北门附近,那时已经是中午了,大家觉得肚子有些饿,于是商量找一家餐馆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