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史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志与史学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方志 史学 溯原 演进 史料记载

    故章学诚不禁慨叹于古今志乘,终鲜善本。(章氏有关回复方志史学之建议,兹不赘论),信如章氏之说,则现存方志在史学上究有无其地位否耶?于此则于新旧史学之意义略为一言以决之。旧史学之所重者,在记兴废,垂鉴戒之范畴;而新史学之所重者,在描写人类社会进化之业迹。我国旧史,因经旧日所谓良史者之手,其有关人类社会进化之迹者,删削无遗,而其记各地各时代社会进化之不同,反可求之于历代所遗芜杂之方志。善乎梁启超之言曰:「以吾侪今日治史之所需要者言之,则此二三千种十余万卷之方志

  • 文章陶元珍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6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0-09-30
    关键字: 陶元珍 民国 历史学 教育 悼念

    先生姓陶氏,諱元珍,字雲孫,四川安岳人。生於民前四年(淸光緒三十四年、西元一九〇八年)農曆九月十七日。祖父雲門公,以進士宦遊魯皖,曾出宰鳳陽府,卓著政聲。父幼雲公,任縣參議會議長及縣農民銀行董事長等職,平時熱心地方敎育、建設事業,不遺餘力;如孔廟及中山堂之修建,公路之開闢,咸賴其捐助倡導,得以完成。先生幼承庭訓,品行方正,一言一動,悉本規矩,無稍踰越。讀書則焚膏繼晷,力學不倦,且穎悟異常人,記憶力尤强,十二、三歲時,已讀畢資治通鑑。古有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 文章陳壽三國志與常璩華陽國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8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4-01
    关键字: 陈寿 三国志 常璩 华阳国志 史学地位

    梁任公曾经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中国古代的历史著述的体例已很完备,至今最为人所称道的,莫过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四部史籍,通称为「四史」。这「四史」之中的三国志,就是专门记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的断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四川安汉人,三国志的蜀志,可以说是三国时四川的专史。以四川人来着四川的历史,所以刘知几的「史通」评论三国志说:「巴梁语详于二国」(注三)认为三国志虽有魏志蜀志吴志,而蜀志

  • 文章張氏史記新校注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9期  作者:江石江 出版时间:1965-11-01
    关键字: 《史记新校注稿》 史学研究 张森楷 生平事迹

    史纂閣主人楊家駱教授,藏有吾蜀先賢張森楷先生手寫「史記新校注稿」二百六十五卷,乃極珍貴之四川文獻。玆本楊氏發表於「華岡學報」之文,縮錄以實本刊,藉資流傳,而彰吾蜀治史專家之潛德。張氏森楷原名家楷,字元翰,後改名家楷,字式卿,晚號端叟,後更自署石親。合川縣人,幼貧。十三歲,偶讀「日知錄」,始知爲學。十九歲時,張之洞督蜀學,取張氏爲州學生,賜「輶軒語」「書目問答」二書,益廓然如有所見。二十一歲肆業於成都尊經書院,爲院長王闓運賞識,自是有志於史。二十二歲成都錦...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