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军感怀(歌词六段)

    来源期刊:《川康渝同鄉會年刊》 第10期  作者:陶靜安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王陵基 四川 从军感怀》

    庆祝元旦壁报,一个严冬寒夜,相约二三知己飮酒驱寒,两壶热温温甜米酒下肚后,眼见酒店街隣男女老少,忙碌备办年货,触景生情,户外月黑风高,使战地异鄕游子无限感慨,边喝边想,乃仿照四川流行歌曲,学生时代常在口中唱的,「万里寻兄」歌词编成「从军感怀」六首,惜乎不懂谱曲,时隔四十年后,偶读报章杂志,遇见昔日老战友和袍泽,谈到赣北地区抗战,回忆往事不由得,「怒发冲冠杀倭寇,秃头鬓霜度余年」情不自禁暗中默唸歌词。特录如后。

  • 文章故夏鄉長勳臣事略

    来源期刊:《江津》 第25期  作者:本會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蒋介石 悼念乡贤 从军生涯

    夏鄕長勳臣,四川江津人,民國十三年十二月六日生,父祥鑫公,母何氐,昆仲四人,先生居季;高中畢業適逢抗戰軍興遂嚮應先總統蔣公十萬靑年十萬軍之號召,投筆從戎,入駐印軍戰車第三營。三十四年抗日勝利後,進軍校二十一期戰車兵科深造(原機械化學校戰車學生隊第七期)歷任裝甲部隊排、連、營長及敎官等職,先後參與抗日,戡亂諸戰役,著有功績。五十六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專修科,於五十七年分發任敎於龍岡國中。十餘年來以誨人不倦之精神,深獲全校師生敬佩,唯天不假年遽爾先逝...

  • 文章马王坪从军入伍记

    来源期刊:《江津》 第33期  作者:朱翔 出版时间:1984-01-21
    关键字: 端午节 马王坪 从军往事 打绑腿 唐治能

    碗饭,大家都有机会装满,你要抢先一步比别人先吃完。你去盛饭时,别人还没来,这时只装半碗,很快就吃完等大家第二碗饭装完,饭锅前空档一刻,你正好去装第三碗,此时,锅中所剩不多,等你装满一碗离开,再来的便是打冲锋抢饭吃的时刻了。入伍从军背境离鄕,一愰便是卅七年,其中有苦有乐,每当萦廻往事,我便唸着当年入伍受训时,一位姓汪的班长敎唱的一条军歌「生命颂」录在下面作为本文的结语:生命的花朶在希望中开!汗粒是露珠把它来灌漑。晴空飞起白云,歌声响澈世界,时间的桥梁啊!渡我们到幸福

  • 文章周开庆乡长与达县青年从军

    来源期刊:《江津》 第35期  作者:會刊編輯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周开庆 钟容昭 杨鸿庥 从军往事 诗词感怀

    十二月二十二日,达县智识靑年志愿从军在台的英雄们,一同欢聚在当年率领他们入伍的老县长周开庆鄕长的家中,并有达县大家长,黎玉玺将军莅临,使欢聚的气氛更加热烈,你一言、我一语,有说不完的英雄往事。本会杨理事长鸿庥,钟鄕长容昭与赵鄕长显桢,均已出席,共敍鄕谊,及军中往事,历时三个小时,始在明年再见声中尽欢而别。特录任翅鄕长七绝八首,「记达县学生从军」诗于后,以飨读者。记达县学生从军(七绝八首)一、日寇逞强欺弱邻,神州锦绣半沉沦;奸淫掳掠豺狼性,华胄男儿痛击秦

  • 文章抗戰時期之四川役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12期  作者:戴高翔 出版时间:1963-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兵役制度 议政设施 青年从军

    三百万元,至三十年乃决定拨付,交由征属优待委员会负责筹划,于成都、遂宁、泸州、重庆、万县等地设置织袜、制伞、糖果、纺纱等小型工厂,招收征属习艺以为示范,另并规定征属有优先加入其他公私工厂工作之权利,此一措施,因规模过小,加以经营不如理想,收效不大。迄今思之,当时若能以此专款筹办征属职业学校,招考合于某种条件之征属,学成后优先由政府就公民营工厂介绍就业,或为一较佳之办法,此则留待今后役政上之参考取舍矣。三、靑年从军:当抗日战争末期,国军退守西南,以久经战闘,缺额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民国 四川 大事记 从军运动 田赋征实

    九月十三日川省发动第二期学生从军运动以来,各地靑年纷纷请缨,女靑年尤为踊跃,向成都市政府报名者达五百人,市府以未奉命令,未能申送入营。该批女靑年,以敎二团业已开学,迳向该团请求入营,刻仍候命办理。九月二十三日 三民主义靑年团重庆支团部,为遵奉蒋委员长本月十六日在参政会上尽量发动知识靑年从军,改良国军素质,以增强反攻力量之指示,决积极发动川东南各地智识靑年踊跃从军,经指派高级干部及视导人员,分三路出发,计第一路沿长江至巫山,第二路沿汉宜公路至川北各县,第三

  • 文章民國四川大事記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民国 大事记 献粮工作 险滩整理 志愿从军

    取道水流湍急之北槽,易滋危险。二月四日 川省知识靑年志愿从军,截至本月三日止,全川已登记之男靑年达二万三千四百四十三人,女靑年五千七百一十四人,共二万九千一百五十七人。呈报登记之县市局共一百二十九单位,其中一百单位合格靑年一万二千三百九十六人,女靑年三百二十一人,共一万二千七百一十七人。二月六日 改善士兵生活,大户献粮献金运动,重庆市配额为献金二十七亿零四百万元,献粮二万担。重庆市政府于六日召集有关单位开会,讨论实施细则,开始发动。二月八日 知识靑年从军

  • 文章记达县智识青年从军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1、42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6-01-01
    关键字: 青年远征军 达县 知识青年 从军 印度

    抗战期中,智识靑年从军运动发动于民国三十二年的年底,至三十三年推展及于全国,所谓「十万靑年十万军」,而达到了最高潮。三十二年底发动智识靑年从军,是以补充驻印远征军为目的的。那时我国派驻印度的远征军,接受盟国新式武器的补充,需要智识水准较高的士兵,以资适应。这一年的十一月五日,四川省军管区奉到蒋委员长的手令,要在四川省内,限一个月征集四万五千名俊秀智识员兵,飞印补充远征军,以作反攻中印路之准备。同月二十三日,军管区更奉到军政部分配四川各县名额的漾电,当即转

  • 文章陪都各界欢迎达县志愿从军学生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达县 志愿从军 学生 抗战 青年

    达县志愿从军学生一六三人,于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五日抵渝,为抗战时期全国智识靑年从军到达陪都之第一批。军政部兵役署特假陪都国泰戯院开会热烈欢迎。

  • 文章达县志愿从军学生旅台同学录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4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达县 志愿从军 同学录 序文

    民国三十二年秋,余任达县县长。十一月,奉命征集智识靑年从军,补充驻印远征军。自十二月一日发动号召,全县报名者达三百余人。经加甄审集训,二十日离达时实为一百六十三人。以二十五日抵达重庆,为全国智识靑年从军到达陪都之第一批。此次达县志愿从军学生之踊跃应征,使达县役政风气从此革新;由达赴渝所经渠县,广安,合川各县闻风继起;抵渝时各界之盛大欢迎,其影响更及于全国;诚达县志愿从军同学之光荣,亦抗战史上之一段佳话也。自三十八年底大陆沦陷,达县志愿从军诸同学先后随政府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