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论语》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论语朱误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0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朱熹 论语集注 勘误

    朱子生平阐发孔孟之道,合学庸论孟为四书,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在其有生之年,不断修正。疾且革,尙手书其子及门人拳拳以勉学及修正遗书为念,用力之勤,古今无两。自元以来,历代科举,均采用之。故明清学子,除熟背四书经文外,还须背熟朱注,笔者幼时即曾下过此等工夫。集注虽为朱子精心杰作,但千虑一失,在所难免,连朱子自己都说:「论语注屡改不定,且与或问前后不相应。」又云:「论语集注为朋传去,鄕人不告而刊,及知觉已四出而不可收矣。」惟在专制时代,不仅经文不能妄动,集注

  • 文章敎孝月談孝的實踐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馬景銘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中庸 论语 孝道

    人性的本质就是仁。儒家认为仁是人类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所以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就是行仁,仁说得透澈一点就是爱,仁是本质,爱是仁的表现。天下无不爱其子女的父母,就是亲情;而天下也无不爱其父母的子女,就是孝道。所以孝又是仁的实践。论语:「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及「尽己之心」、「推己及人」,即是说在家庭方面以孝悌为本,在社会方面以忠恕为用;而孝悌忠恕便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换句话说,爱其父母者必能推爱于其手足,书云:「惟孝友于兄弟」,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孝与悌并称;如大

  • 文章一句论语治天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8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92-02-04
    关键字: 论语 治天下 政治首要 正名

    古代政治,重敎;故政敎二字,时常相连。孔圣观念,认为政治首要,须先敎人正名,名而不正,一切都无从谈起。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需已矣。』」这段问答,在「盖阙如也」以前

  • 文章編著「國語四書」工作簡報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国语四书 编著 论语研究 集体创作 论语注解

    这几年与国立编译馆合作,著述「国语四书」。笔者除本岗位工作外,已将所有余暇,全部投入。自今(七十九)年四月六日宣吿由立法院退职后,更心无二用,全天候作此一事。兹将工作情形,简报如次:一 个人硏究四书基本思想,完全出自论语。自七十四年三月一日起,笔者曾涉猎过千余种有关著述,写成「论语研究」一文。七十六年十一月国际孔学会议在台北开会时,曾在大会宣读,并已刊入国际孔学会议论文集中,分发世界各大图书馆。此后更继续研究,不断充实,写成下列五编,共约二十万字,准备

  • 文章獻醜——也是胡說八道——傳統文化注入時尚資訊纔能永續光大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0期  作者:段書立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论语 《易经》 三才之喻 学以致用

    假易之论—滥论、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似无关联!何列同章?启易,再读则别有洞天。系辞云「观象玩辞。观变玩占」(玩作研究解)。以易象、理乱滥一番。——胡乱滥象—学:过程言,习。成果言、得。目的言,用。而:连续句。时:阶段性。习:阶段作为。朋:师长,同侪、属下,亲友,理念同者。远方:。各不同方位人:你、我、他、不分敌友、贵贱、贫富、(你,尔人也。他,也是人。只有我不是人、扌持戈,随时备战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