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北京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十六歲歡天喜地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吳連章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团聚 北京 探亲 大陆

    这样吧!自从开放后,人民政府有你一间家里的老房子,现在是我儿子住着,我想,你总不忍心把你侄子撵出去吧?口头答应不算数,要写出『弃权』字据才行,免得留下后遗症。」这件事,口头上我并未答应。第一次探亲,我先给了连祯一只金戒指;第二次探亲给他爱人一只金戒指;这次回去,我补发给他三个儿子每人一只金戒指。再说姐姐家,记忆中,姐姐对我很有爱心,分别了四十年后,她现在变得很是贪心。第一次返乡先经过她家,在北京通县,给她家的见面礼比别家都多。先给她一只金戒指,她就开口要我给

  • 文章大陸之行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3、34期  作者:傅金泉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大陆 返乡 探亲 北京

    景物依旧,美哉!大好之河山。历历呈现在眼前,无不赏心悦目,久久不忍离去。中外游客,不绝于途,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我中华多彩多姿之历代文物,何其诱人,绝非其他国家现存文物,所能望其项背者也。留平之日,躬亲拜谒二叔傅椿公、二婶王淑闲女士,二老已是年迈之人,惟精神矍铄,玉体康泰,深以为慰。与堂妹傅顺梅、傅若梅晤面,相叙甚欢,二位堂妹亦已是中年之人,靑春尙在,端庄闲淑,不愧为我傅家之淑女也。今天之北京,令人深以为惋惜的是:往日整洁宁静之市容,与彬彬有礼,待人和善之居民

  • 文章北京之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8期  作者:袁公瑜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回乡旅游 北京 帝都 旅游购物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余光中

  • 文章北京的城垣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北京的城垣 城墙 内城 外城 城门

    自从开放去大陆探亲,笔者曾不祇一次去北京看望亲友,每次从北京机场坐上车,不由得要问:「到了东直门没有?」虽然早知道东直门已经看不见了,总是觉得没有到东直门仍是在郊外,还没有进入北京市区。多年前在台湾读到侯榕生女士的大作《北京归来自我检讨》中说她初回北京,在车上问司机:「同志!我们到了那儿啦?」「快到东四牌楼大街了。」「我们从甚么地方进的城?」「东直门!「城呢?」「拆了!」她想着怎么没看见到东直门就快到东四牌楼大街了?可是她没想到连东四牌楼也不见了。她对

  • 文章北京、江南、西安十日游记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郭光啓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上海名胜 西安名胜 北京名胜

    巨头大会。英—佘契尔首相,将上衣钮扣打开说:你们看到没有—我国硕果累累。美—柯林顿总统,脱下裤子说道:我国武器精良。中—江××,脱去上衣说:我们地大物博。韩—金泳三总统—脱下裤子,露出屁股转身向前说道:看到没有,我国一分为二。第五天—十月十三日自杭州笕桥机场搭国内航班飞往北京—南苑机场,当晩即享用了京城风味餐—北京烤鸭,次日开始两天半的时间全在北京附近各景点游览,笔者因为多次来京,各景点都去过不只一次,因而把这段时间,改作为探亲会友之用,与弟弟、姐姐及子姪辈

  • 文章「燕京行」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0期  作者:陳致平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北京 返乡 陶然亭 北海 长城

    余于癸酉(一九九三)春,北访燕京,上距七七事变,毁家赴难之时,已六十年。六十年中,备历忧患,今复重返故居,而人事全非,恍如隔世,不禁百感之交集。因就所行顺序,率成七古长萹一首,题为「杂感」,亦作「燕京行」。辞颇俚,情皆挚,盖所以纪实也。陈致平附识,时年八十四。癸酉重返燕京杂感昔年挥泪别燕京,白发归来百感新。一望晴空春浩荡,九重楼阁起凌云。长衢直抵西山麓,不识何方市中心。千载崇垣今绝迹,唯留堞阙吊明清[1]。金鳌玉蝀已重建、太液瀛台不相亲[2]。北顾曾邻国

  • 文章从香港乘火车去北京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香港 北京 九龙直达北京西站的火车 火车之旅

    自从开放大陆探亲访友以来,曾不止一次去北京探亲访友,寻觅往日小吃,回味童年,无限快慰。搭乘飞机经济舱,我这肥胖身材,入坐后动转难移,在香港换机,要先入境再出境,没有离开香港机场一步,也要花上一天时间才到北京。现在虽然有直航,但是航班有限,不一定符合我的行程,直航要四小时航程,卡在坐位上很不舒服,年纪大的老人,起飞落地会头晕,更何况台北与北京冬天气温相差很多,飞行中无法更换衣服。因此视搭飞机为畏途。小儿吴俊服公职,去年年终尙有七天余假未休,愿意陪我再去北京

  • 文章第四度北京探亲寻根之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常錫楨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北京 重游故地 申奥 政治和谐 家乡变化

    重游我的出生地和香山母校九十年五月中,我偕妻子张明珠第四度前往北京探亲。此行不但重游了香山慈幼院,也寻找到出生地——闷葫芦罐。现在西山静宜园亦即香山慈幼院旧址,已与碧云寺相衔接,整建为「香山公园」,规模扩大。原来慈幼院女校「教保院」部分,于十年前改建为「香山饭店」,二校小学部分改作「香山宾馆」,幼稚园部分最近也变成了「蒙养园宾馆」,这三个单位都接待邀客住宿。北京香山慈幼院先院长熊希龄先生遗骨,于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七日,从香港归葬香山。来自世界各地的校友们

  • 文章返鄉之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劉德一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北京故宫 三大殿 清东陵

    笔者幼年时代,曾聆听父母经常述及故鄕的景色是何等的美好,鄕亲们人情味是何等浓厚,名胜古蹟在史料中多么有价値,又是多么壮丽。的确令人十分怀念,于是思鄕的心情倍增,心中早已萌起返鄕探亲的意念。适逢去年年底退休,妻也曾于去年初退休,闲居家中,二人商榷后,毅然决然订于今年(九五年),端午完成这趟返鄕之旅。于五月廿五日清晨搭乘长荣班机,至澳门再转机,午后四时左右抵达目的地:北京,历时八小时行程终抵达目的地。鄕亲们已久候在机场,见到之后格外亲切,寒喧一番,泪珠

  • 文章走訪盧溝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北京 卢沟桥 石刻艺术 石狮子

    早年从电视电影中看到日本兵伏在卢沟桥的另一端,举枪向宛平县城射击那一幕,揭开对日抗战的序幕,至今深深印入脑海,很久就想,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座大石桥。到台湾以后这个愿望几乎幻灭,直到可以持台胞证返鄕,又想到去看卢沟桥,此时我已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小儿为了还鄕向服务机关请了几天假,我赶到双十国庆搭机去了北京,我们住在埠城门外假日饭店,叫了计程车,司机师傅问我们去卢沟桥是单程还是往返来回,如果来回要三百元,小儿一听价钱太贵,我们照表计价比较公平,结果单程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