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展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創造屬於中國人的廿一世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历史研究 科技发展 文化发展 哲学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 文章評析兪院長十四項國家建設藍圖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1期  作者:張一夢 出版时间:1985-02-20
    关键字: 建设计划 政府规划 经济发展 行政效率

    成。十四项建设分别如左:一、中钢公司第三阶段扩建计画。二、电力发展重要计画。三、油气能源重要计画。四、电信现代化计画。五、铁路扩展重要计画。六、公路扩展重要计画。七、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计画。八、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初期计画。九、防洪排水重要计画。十、水资源开发重要计画。十一、自然生态保护及国民旅游重要计画。十二、都市垃圾处理计画。十三、医疗保健计画。十四、基层建设计画。如何有效推动十四项建设计划首先,我们认为这些建设,虽然都植根于台、澎、金、马的复兴基地

  • 文章我國加入WTO之研究—以農產品爲例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1期  作者:趙伯良 出版时间:2002-01-30
    关键字: 农产品 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贸易 税率 发展策略

    为主轴的台湾农业安全防护网。(一)在执行构想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政策推动者均以追求所得分配的平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最高目标,以确保农业永续经营,台湾加入WTO后,农业结构势必调整,农业资源必须重新配置,因此,政府所应扮演的角色即是在透过公共政策以整合国内农业资源并厘清台湾在国际市场分工的地位。2.运用数位神经网路及透过垂直整合与水平扩张以异业结盟的方式结合,所创造的虚拟企业,其定位在于创造以农民利益为核心的发展体系,并为台湾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

  • 文章新年展望我國經貿前景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7期  作者:張一夢 出版时间:1981-02-05
    关键字: 经济贸易 发展前景 金融政策 对外经贸

    時序已進入民國七十年的新年,展望我國經貿前景,如果我國確能繼續維持百分之七的實質成長,雖然不能達到高度繁榮,但總是差強人意。問題在目前已在逐漸表面化之中的工商利潤率大幅降低現象如何應付?若任其自然將對國家經濟和社會有很深遠的影響。在未説明國內當前經濟困難之前,應先預測新年後的國際經濟情勢,明瞭了國際經貿情勢之後,始易決定我國應採之經貿突破措施。

  • 文章我国工业银行发展趋势与经营策略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8期  作者:趙宜民 出版时间:1999-02-20
    关键字: 工业银行 经营策略 银行发展趋势 业务范围 经营理念

    公司法人及政府机关的存款(三)办理放款(四)承销及投资有价证券(五)发行金融债券其主要资金来源为自有资本、吸收企业法人及政府机关大额存款与对外发行金融债券以筹措必要资金。综合言之,工业银行为因应客户多样化资金需求及国际化潮流之趋势,开业后可提供之主要业务服务项目应以(一)直接投资(二)专案融资业务(三)上市、上柜及报备股票承销业务(四)其他传统银行业务兹就从事之业务范畴加以详述如下:(一)直接投资业务:台湾工业发展已由传统劳力密集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之高

  • 文章建立富而好禮的民主法治社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社会发展 三民主义 礼仪 同乡互助 教育 民主法治

    就要从尊重他人和社会做起,人人果能本着恕道,尊重别人和社会,排队运动,就不会有揷队;公共场所,就不会有脏乱,交通人车,就不会争先恐后。以「恕」的指引,不要问国家给你什么?而要问你自己给国家贡献了什么?据美国加州大学高棣氏(Thomas Gold)之分析说:「台湾社会在转型期的畸形发展,是社会风气之过度奢靡。贵国似乎有些人患了『恐共症』,产生『今日有酒今日醉』的及时行乐和逃难心理,有些人千方百计的把财产妻女弄出来,自己待在台湾,一旦有事拔腿就走。这种逃难捞一票

  • 文章中小企業經營之探討與趨勢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47期  作者:趙宜民 出版时间:1998-01-20
    关键字: 中小企业 企业经营 企业经营趋势 发展历程 经营模式

    平均分配为考量原则。因为建立了企业发展的公平环境,中小企业乃可在稳定与自由的政治气候下,获得稳定的成长。2.经济因素在中华民国制造业的早期成长期间,很多中小企业纷纷冒出头来,它们的主要生产项目是民生必需品。另外,得力于国际市场的增加与促进外销的政策,调适力强的中小企业家数急速增加。3.文化因素受到古来中国家庭与社会的结构的影响,中华民国人民乐于成立属于自己的公司,此一事实,导致小规模公司的成立。除此而外,杰出的节俭、勤劳文化特质,亦对中小企业的快速增加,作出了巨大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