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辛亥革命共返回13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晩鐘搖落讀書燈——悲小恨海話田桐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1期  作者:張過 出版时间:1984-04-10
    关键字: 田桐 辛亥革命

    一八月十五日,中秋。月明天上,秋氣淸爽,湖水滿盈。採菱角,吃月餅,賞秋月,在蘄春算得是貧賤生活中一個平淡的生活節拍,縱無歡樂,却能覓得片刻閒適。淸朝專制統治下的人民生活,尋覓這點閒適,原非易事。一九〇五年十一月,在東瀛日本,淸廷因不滿留日中國學生藉留學機會,在日本濫搞革命,頻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日本文部省乃勵行取締中國留學生,强迫其歸國,湖南新化陳天華,憤不可抑,作萬言「絕命書」,投身入日本大森海灣自殺抗議,田桐偕其他留學生多人,毅然歸國。秋瑾回到紹興,...

  • 文章記初次參加革命行列之一段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期  作者:朱懷冰  出版时间:1967-04-01
    关键字: 朱怀冰 辛亥革命

    淸季已酉庚戍之交(公元一九一一——一二年間),我這時年剛十六、七歲,在漢陽鳳山之農工專校肄業,與同學李誠(漢川籍)相友善,李年長於余。課業之餘暇,輒以孫中山先生手創革命之理論相灌輸。時余年稚,僅知埋首課本,對革命理論,固盲無所知。經李同學之多次啓發,始了解政治改革之重要性,相與討論,並參讀新民叢報、中國魂、仁學等書,偷閱大江報言論(校方禁閱),革命思潮,於焉勃發。適向少蒨(漢川籍)先生至漢,李約余往見。向先生爲四十餘歲之長者,溫文和善,首先卽云:「得李誠...

  • 文章孫武傳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期  出版时间:1968-10-10
    关键字: 孙武 辛亥革命

    孫武,原名葆仁,字堯卿,光復後亦署搖淸,號夢飛,湖北夏口柏泉人少好武,讀書但觀大略。年十五,父故,徙居省垣,肄力弓馬技擊。越三年,肄業武備學堂,與吳祿貞,傅慈祥友善,每相與論天下事,輒仰天長吁,意氣激昻。明年,吳傅游學日本,武請與偕,母泣留止。畢業,充威武營哨長,旋調湖南新軍敎練官,不久,擢岳州威武營管帶。庚子義和團之變,傅吳潛歸國,與唐才常謀起兵,設總機關於漢口,擧武爲岳州司令。大通,漢口,新堤相繼敗,乃變姓金,亡兩粤。癸卯,奔母喪潛歸鄕里,養晦年餘。...

  • 文章甘績熙捨命搶山頭記——附甘候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韻石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历史

    辛亥首義期中,當黃總司令克强率隊堅守漢陽,十里舖前線危急時,淸軍馮國璋部,以壓倒之優勢兵力,奪去扁擔磨子美娘仙女諸山,革命軍因傷亡太大,士無鬪志,李書城與楊璽章兩位正副參謀長,一主撤退,一主死守,時都督府督戰參謀甘績熙—(號穆卿,湖北利川人)正臥病武昌,聞之頓足奮呼請往督戰,十月初四日下午二時,偕蔡濟民高尙志同渡江赴漢陽,及至十里舖見黃興總司令,問曰;「仙女等山失後將如何?」總司令答曰:(死守十里舖以待援軍,守一日算一日。」績熙曰:「敵置砲於扁擔磨子二山...

  • 文章辛亥武昌首義史事考辨四則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5期  作者:馮天瑜  出版时间:1990-04-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该文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一篇重要文字,但作者属谁,一直无确切说法,除因当时『大江报』发表该时评未署名外,还与以下情况有关。『大江报』因在辛亥年间发表惊世骇俗的革命言论,为淸政府所忌恨。农历闰六月初七日晚,淸军警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审讯时,法官追问此稿作者,詹大悲答称『此稿经我过目,不能问作稿之人……一切责任均归我负。』[1]因该文作者究竟为谁,当时外界均不知晓,而詹大悲又一力承担文责,因而此后多种史籍均认为该时评出自詹氏之手。然据文学社成员

  • 文章辛亥劄記(三)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1期  作者:居覺生  出版时间:1971-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日记

    梅川居士居覺生撰述盜菩薩吾縣西北隣蘄州,距余家八十里弱,有小鎭,曰洗馬坂,達城廟在焉。余有友家於其地,嘗與之遊,友人告余廟內供金菩薩一座,居民祈禱極靈應,香火甚盛,余頗識之。至是,同志困頓,革命事業,無所措手,共議籌款方法,余忽憶及金菩薩,衆大喜,必欲盜之,溶解充用。又値暮春,群居漢上,湫隘囂塵,爭藉此爲鄕間之遊。但慮人多或生驚擾,乃決議以余與達峯先往,當夜買舟下駛,抵武穴。登陸,步行至余家,日已夕矣。余父見達峯,與語大悅,晚餐後,告以目擊洪楊失敗之經過...

  • 文章李國鏞辛亥自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3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4-10
    关键字: 李国镛 辛亥革命 日记

    辛亥秋八月十九日夜,民軍起義。次日聞已擧黎君宋卿爲都督,鏞急欲出助,爲家人所阻。二十一日晨,陳君芝來舍。鏞詢出處,陳贊成甚力。因同出訪湯君化龍,不遇。至敎育會,聞同人等均在時君象晉家,鏞隨赴該處,則湯君化龍、趙君儼葳、胡君瑞霖、呂君逵先及時君等均在座,見鏞至,卽問有何宗旨。鏞謂:「此次革命實爲種族問題,鐵路起點。黎公旣爲都督,我等與黎公同是鐵路協會職員,事成我等則生,事敗必俱罹黨禍。不如同謁黎公,相機爲之」。于是皆表同情,同赴軍政府見都督。僉云,我等特來...

  • 文章劉復基楊宏勝兩烈士捨生取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1期  作者:劉本炎  出版时间:1981-10-10
    关键字: 刘复基 杨宏胜 辛亥革命 烈士

    辛亥八月十九日(十月十日)武昌起義前夕,有三位革命黨人,被淸吏逮捕殺害,這三人就是前文介紹的彭楚藩,以及劉復基與楊宏勝二位先烈。劉復基字堯澂,湖南常德人,幼時讀書得睹梨洲先生遺著,民族思想卽在腦中萌芽,弱冠後得同志引介,加入革命組織。甲辰年,黃興謀起義於長沙,劉復基卽與宋敎仁共同負責經營湘西之責。此役不幸事溲失敗後,第二年黨人謀再舉,但又失敗,劉復基乃遠走日本避禍。國父於此時適蒞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劉復基乃立卽加盟。第二年春,他奉命囘國,在長沙撫署後之...

  • 文章同盟会与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7期  作者:何定棟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同盟会 《民报》

    王岫老文库编列蒋永敬先生「革命与抗战史事」有关同盟会民报的言论与辛亥革命文中节述……辛亥革命是指淸末宣统三年,即民国纪元前一年(一九一一)的由武昌起义而至各省光复,以及建立中华民国和推翻满淸而言。这次革命和中国历史上的几次革命相比较,它是用力少为时最短的一次革命;也是择选了最有效的革命战略——合谋分举;避免了历史上革命的不良破坏现象——羣雄争霸,互相兼并的现象。所可惜的,这次革命势力未能进据淸朝的首都,而澈底的摧毁其专制余毒,且将革命政权让于淸朝的遗臣

  • 文章民初倒袁歷史人物:是非功過說陳宦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7期  作者:耿心  出版时间:1980-10-10
    关键字: 陈宧 袁世凯 蔡锷 辛亥革命

    陳宦先生字二庵,鄕人多稱爲二先生而不名,與予同籍隸湖北安陸,予生也晚,初識先生之時,先生久已飛騰爲政要,甚至將爲歷史人物。民國十一年予甫弱冠,留日歸來,道經天津。適前大總統黎元洪,再度被北洋直系擁戴復職,正在醞釀之際,奉先兄仲釗之命,順道晉謁黎總統,並囑先見陳宦先生爲之先容,是爲相識之始。時陳宦先生年近五旬,慈祥平易,謙冲健談,使人望之樂於親近,如坐春風。此後三年時相過從,遇有新知疑難,常承下問,予自審舊學略窺門徑,然倘非久親陳宦先生敎益,亦不克臻此。陳...

共132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