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演变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介紹一些失傳已久的古字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鳳臣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古汉字 文字 文字的演变

    今人生活中,仍然有机会碰到的古字,选辑成篇。提供青年朋友们参考。二、文字演变的原因及其例证我国的文字,每个字的形体,都代表着一种事物情景。例如:大家都熟悉的「木」字,它在古代的「篆」体,字形是「」。中间的「—」,是树身;上部的「」。是树枝;下部的「」,是树根。整个的「」字,它显示的是一棵大树的完整形状。木,改写成现在正体楷书。就变成了「木」。这是因为「楷书」的笔画正直、不弯、不曲。有所谓「永字八法」,也就是「点、横、竖、钩、撇、捺、折、曲」的笔画。「」字上部

  • 文章論我國地方志的流傅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宋晞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地方志 体例演变 流传情况 旧志重印

    前言笔者于「评介『宋元地方志丛书』」一文中(刊「文史」第三十三期),曾约略说到我国地方志的起源、演变及内容的丰富。本文旨在敍述我国地方志的流传。我国地方志的体例演变到宋代,已臻详备;编篡郡县志之风气亦渐盛,惜散佚者多。明代自成祖、英宗两朝为篡修一统志,曾先后通令各府县采进志书,故地方政府修志颇勤,相沿成风,每隔若干年必重修一次。万历满城县志张邦政序云:「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足以为证。据近人统计,明代地方志传世的仅七百七十种左右。现存地方志以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