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闻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冕王之厄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5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99-02-05
    关键字: 新闻记者 新闻界

    新闻界西方尊为第四阶级。遂引申为第四权。我国曾尊称新闻记者为无冕之王,其尊荣及权威可想而知。可是记者遇到兵,有理就说不清了!时当民国初年,发生在北平一家报纸的新闻涉及到军阀张宗昌,张得悉后,便勃然大怒,他不用撕报、退报、干脆把采访及发稿三个记者邵飘萍、朱白水、成舍我、抓来枪毙,为向新闻界示威,分三天执行,一天抢毙一个人。第一天是邵飘萍,第二天是朱白水、第三天轮到成舍我时,被营救出来。他在枪口余生,仍继续办报,来台后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造就无冕之王,现

  • 文章新闻与文艺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新闻 文艺 新闻传播 写作

    1中国新闻学会是新闻同业的学术团体,平日集会颇多。最近会中决定筹办新闻学术系列讲座,承楚崧秋理事长之嘱,要我以「新闻与文艺」为题,作第一次演讲。近时因公私事务猬集,实在无法作充分准备。但是,楚先生在口头邀约的十五分钟之前,刚刚为中华民国笔会帮了一个忙。过去七八年间,我承乏笔会会长,其间艰辛备尝。去年好不容易总算脱卸仔肩。我这人木讷成性,许多事作了就作了,不愿多作解说。楚先生能在友朋间为笔会讲几句公道话,令我感激莫名。因此便答应来作这一次抛砖引玉的讲话。2

  • 文章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7-01-29
    关键字: 新闻专业 新闻记者 办报 民主思想

    的重要体系,究竟两报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发生了些什么影响?两报对国家目标的达成,应该作怎样的贡献?更进一步说,两报对我们的子孙将传承一些怎样的文化价値?这就是决定「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的关键问题!二 谁是中国的新闻记者?(一)亦即中国新闻专业之探讨。(二)新闻记者必为专业者吗?抑仅为一种商业(无须寄以社会性的期许),甚至仅为一种行业(Trade)?新闻记者自非行业,亦非纯为工商业,但是否必为专业?在西方亦被列为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美国为例,尽管新闻学术界及公益

  • 文章西德再度邀訪兩週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西德 访问 新闻局 国际交流

    全文提要:西德有許多變化,還要變下去。波昂已非小城,而是大都市。人民富足優裕,學術風氣很盛。青年人已改變德法世仇的觀念。在預見的將來,三十年內可能無核子戰爭。他們多數相信,這一代蘇聯人也不會發動戰爭。他們正發展工業,推廣商業。德國人也漸具幽默感了。 著者識

  • 文章張季鸞先生百年誕辰紀念——一代論宗相關一些瑣事簡記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张季鸾 百年诞辰 大公报 新闻家

    ——蔣委員長輓張季鸞先生

  • 文章布衣而爲天下師——紀念張季鸞先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张季鸾 新闻记者 大公报 献身报业

    今日为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百年诞辰;中国新闻学会将邀请新闻界诸君子集会纪念。我辈晚生,缅怀先贤,不胜仰止低回,情何能堪。中国近百年来,报人多矣;敢称最伟大的新闻记者,非 国父莫属。张季鸾先生亦称:「故由报人立场论,中山先生乃中国最伟大之主笔。」 国父毕生革命,以报纸为最有力之传播武器,故革命报纸略似今日所谓鼓吹性新闻事业(advocating journalism)。若谓士人办报,或以梁启超先生最受重视。任公自创新闻文体,言必痛快淋漓,颇有「虽千万入吾往矣

  • 文章解除報業「三限」的法律觀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8-02-17
    关键字: 报业 新闻记者法 限制登记 限制张数 限制出版地点

    報業「三限」受社會詬病,造成當前報業畸形現象。今日環境、時代及潮流不斷變遷,如何解除「三限」,主要仍須自法律途徑尋出癥結。

  • 文章三民主義與新聞道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三民主义 道德观 文化传播 新闻事业

    和待人接物而言,这种方式未尝不可。但作为民主社会的一份子,尤其是维护民主政治运作的大众传播工作者,虽然说难,还是要说,因为这是言论自由的权利;固然要说,不忘说难,因为这是言论自由的责任。民主社会的一切皆以民意为依归。但民意的产生与识知却是极为困难之事。虽然如此,人民对公共事务,皆能获知,皆能产生明智的意见,而各种意见皆能有充份表达和讨论的机会,总是形成正确民意的基本要件。早期希腊哲学强调理性,认为决定应来自充份讨论以后。这种思想不但孕育了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观念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