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人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人之称谓——「唐山」试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中国人 唐山 中国人称谓 唐人

    另费解释。中国人既被称为「唐人」,则中国人所自来之处,自然可被称为「唐山」,这也无需再加解释。只是,中国人习惯被称为汉民族,中国文化通常被称为汉文化,以此而论,在外国的中国人居留之地,理应被称为汉人街或汉人城,才算合理;称之为唐人街或唐人城,实在缺乏理论根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国文献中很难找到解答。要追根刨柢地查个明白,需要另看四邻诸国的有关记载。越南历史上的后黎朝,建国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国号「大南」。这个朝代曾经留下一部记事甚详的编年史,名为「大南实录

  • 文章中国人引以自豪之称谓——「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由来考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中国人 炎帝 黄帝

    中国人常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这种所说的「炎」、「黄」,就是炎帝和黄帝的简称,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过去被说成是像夏、商、周三代的天子或秦、汉以后的皇帝那样的远古时期的帝王。相传炎帝和黄帝都是少典氏之子,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神话里说他牛头人身,其部落把牛作为神物崇拜。黄帝,姓姬,号轩辕,又号有熊氏,这个部落把熊作为神物崇拜。最初,炎帝做了华夏族的帝王,黄帝只是炎帝属下的诸侯。关于炎帝的事蹟,古书中有一些不同的记载,一般多把炎帝与

  • 文章中国人」与「华人」之辨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中国人 “华人” 中华民族 历史遗留问题

    最近在舆论界或者是在市井之间,又有一个多词之争,即「中国人」与「华人」之辨,在国人的思维中掀起一阵波澜,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是什么「人」?自有史以来,黄河流域即孕育著居住在两岸的人,繁衍绵延,生生不息,又凭其优势的文化力量,逐渐南移,而长江流域,而东南沿海。这个由初期的部落社会、民族社会,其族群被称作「炎黄」、「华夏」,以及后来的「中华民族」的桂冠也加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国家被称为「中国」,而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人叫做「中国人」,这不仅是历史的常识,也是

  • 文章中国人的心灵——序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梅貽寶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中国人的心灵》 哲学研讨 中印文化 文化交流

    东海大学哲学系计画编译刋行「中国人的心灵」一书(原书名为Moore,Charles A.(ed.):The Chinese Mind,Essential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1967.)。系主任冯沪祥先生征序于余,该书共收论文十四篇(原书另有英人休斯E.R.H-ughes一篇,及编者穆尔先生序文一篇),由七位中国学人撰著。其中四位业已

  • 文章發揚民族正氣振我民族魂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民族正气 中国人 民族魂 国民精神

    要问中国的传统道德在那裏?它并不是深藏在艰深抽象的理论中,而是在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中国人的内心裏。所谓:「肝胆相照,义气千秋」用这种正义感来扫除邪气,光照社会,就凝为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正气是配义与道的精神力量,而表现于每个人的志节上,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气质。任何外国文字都不容易解释清楚,譬如我们把正气二字写成英文(rightair)没有那一外国人能懂,可是凡是中国人没有那一个人不懂。在中国历史上,恒以志节的坚贞清浊作为人格的试金石,无论那一类人物

  • 文章创造属于中国人的廿一世纪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徐文珊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廿一世纪 中国人 健全自己 中国文化 建立信心

    禮運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戸而不閉。是謂大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