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战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文藝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104期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胥端甫 团拜 辛亥 北伐 抗战

    宴清都胥端甫中华民国开国六十年川康同乡团拜开国辛亥,今复国,千支仍是辛亥。王师北伐,虾夷东扫,旋歌安在?鬪争淸算年年,天下事,西风狂摆。屠苏酒,夜醉南柯,觉来珠泪频洒。人间难绾鄕情,抬头拱手,烦愁都解,玉峯瞩目,鹅銮洗耳,谁堪模楷?应怀抗战功高,涂山会,韶光莫待。听传呼,岷沱血涌,仇深似海。诗圣杜甫一千二百年诞辰纪念胥端甫饥溺今尤甚,乾坤百不堪;几人忧社稷,举世尽狂憨。浑灏诗千首,雄深水一潭;河山怀往圣,泪漉在天南。草堂无恙否?万里一桥西;锦水花千树,春

  • 文章武漢會戰造船記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期  作者:王洸  出版时间:1967-10-10
    关键字: 武汉会战 造船抗战

    最后还在顶上分别立起无线电天线架似的铁塔。轮渡乘客互相谈论,不知是什么东西。武汉会战将要结束的时候,这些庞大的建筑物在两夜之间,忽然都不见了。这是我œ¨º¤通部汉口航政局局长任内,负责建造的四艘钢骨水³¥船,因为是江防的重要工程,政府从来没有宣布过它们的用途;这些船造好以后,并不是要载人装货,却要沉在江心。不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造大钢骨水泥船,而且它的制造目的,亦是世界造船界前所未闻的。事隔三十年,我揭开谜底,追述这一段有惊有险,对争取抗战胜利颇有

  • 文章民國春秋

    来源期刊:《寧都文獻》 第1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辛亥 抗战 胜利 翠微峰 宗祠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我县第二次光复,派邵鸿基为第八区行政专员,设专员公署,办理一切善后事宜,征工征料,贪汚凟职,由我县旅省同鄕邱寳泉等联名控诉,经查属实撤职,并将我县莲花山之金钗钟,白玉炉,及稀有植物甘露树砍伐而去。二十、萧致平继任专员,抗战时因公赴吉安,不幸被日机投弹所炸殉职。二十一、李懋继任为专员,创办力行日报,此为我县自办报纸开始。二十二、第八区农业推广处成立,先后以邱琨萧泰良为主任,琨字石友,泰良字子远,皆安福鄕人,农专毕业,一为林科,一为农科,皆

  • 文章宜昌抗战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94期  作者:鄭澤金  出版时间:2015-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鄂西会战 宜昌抗战 交通枢纽

    作者:鄭澤金,男,宜昌市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

  • 文章高仲和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高映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高仲和 人物事迹 革命抗战

    汉口法租界,其间曾在私立广雅中学高中部教授国文。因沦丧既久,政府远迁重庆,仲和心情悒郁,居家常阅读自遣。1943(民国32年),老友赵南山自黄陂赵家畈故里来报信,劝其前往鄕居避难。仲和遂于夏日决然离汉,移住赵南山家。直至日军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高仲和怀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操。及抗战结束后,高移回武昌旧居,蛰居数年,再未作任何活动,日惟读书诵佛以自适,直至1970(民国59年)夏,以95岁高龄逝世。一子早卒,长女适襄阳刘公(仲文)之子克柄

  • 文章抗战初期武昌中华大学的《中华周刊》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6期  作者:邵唯慧  出版时间:2010-07-10
    关键字: 抗战初期 《中华周刊》 后方建设 宣传抗日

    的宣传活动在抗战的炮火硝烟中,《中华周刊》组织了各种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民众加入到抗战队伍中。1.举行纪念会。如民国廿六年国庆纪念日,「召集全体团员及其亲友,与附近民众,于十日上午十时,在校友大会堂举行纪念大会,藉以扩大抗敌及募集公债宣传」;⑵2.召开演讲会。「本校战时服务分团宣传队,每日轮流派团员一小队或两小队,分赴指定地点宣传」;⑶3.主办抗战画展。「定于国庆日举行抗战画展,搜集有关抗战各种绘画,公开陈列」;⑷4.组织歌咏表演。⒆在当时的《中华周刊》上还刊登

  • 文章庐山训练与全面抗战日记(二十七)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4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5-0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庐山训练 日记 全面抗战

    牺牲。汪主席讲话浩气凌云,激昻慷慨,几乎声泪俱下。宋哲元贻误戎机虽非甘心卖国,其误国之罪不可逭,蒋先生为干部负责精神,如九一八事变为张学良负责,此次又为宋负责,才是眞正的伟大。蒋先生的演说并不擅长,而力量是刚的,使人除了服从外别无他念,汪主席演说委婉动听而力量是柔的,其文词优美,如记者一字不遗,便是一篇好文章,合二人之长,合力同心,必能使抗战胜利,建国成功。七月卅一日,平津陷落,我在悲伤中甚为兴奋,有人问我用意安在,我说:中日问题除战争外,永无解决之日

  • 文章专访宜昌抗战老兵徐明德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3期  出版时间:2014-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抗战老兵 徐明德 人物专访

    例,全不把中国人当人看,日军任意放军马吃老百姓的粮食,只要麦芒让军马有了刺激性反应,日军就把气发在老百姓的身上,连打带踹,让鄕下的百姓都能感觉到,自己连禽兽不如。徐明德心想: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被日本人欺负,心里怎能服气?学农对于立即报效国家的作用不大,即使战死沙场上也是値得的。于是在民国卅三年,廿一岁的徐明德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八分校。尽管已近抗战末期,谈起七十年前的经过,徐明德记忆犹新。徐明德在湖北均县(丹江口)入伍,入伍就发枪,随时准备上战场

  • 文章抗战歌曲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以民国廿六年《中华周刊》所载抗战歌曲为研究对象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作者:潛斌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抗战歌曲 青年学生 《中华周刊》 学术研究

    作者:潛斌,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生,第二屆《湖北文獻》論文獎學金得主。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