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广东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广东辛亥反正纪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陸幼剛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广东起义 广东精神 历史背景

    一)緖言旅台广东同鄕会为应总统 蒋公「复兴中华文化」之号召,编印「广东文献」季刋,猗欤盛哉诚当务之急也。宏扬优良文化,提供精神食粮,贡献复兴方策,完成时代使命,高瞻远瞩,意义重大,下风逖听,欣佩曷极。忆 国父有言「革命在予精神,革命精神者,革命事业所由产生也」。是则革命精神不可须臾离也。当北伐抗日期间,有以广东精神见称者,广东精神为何,未有定义。简括言之「择善固执,生死以之为天下先不惑不惧」。庶乎近之。广东俗语「几大就几大」,用以表示为所当为之决心

  • 文章广东辛亥反正纪要(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陸幼剛 出版时间:1972-06-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广东光复 革命史料

    ⑴省会——广州反正庚戌新军在广州擧义失败后, 国父到庇能召集会议,胡汉民、黄兴、赵声、胡毅生等均与会,承 国父慰勉备至,决定再擧。遂分往南洋各地筹款,辛亥正月,胡、赵、黄均先后到香港,各地同志亦云集,商决设立南方统筹部于港跑马地廿三号,谋以广东发难,长江上下游响应,擧黄兴为总指挥,赵声副之,胡汉民任秘书长,内分八课,姚雨平为调度课长赵声兼交通课长,胡毅生为储运课长,胡汉民兼秘书课长,李海云为出纳课长,罗炽杨为调查课长,洪承点为总务课长,并推遣陈其美

  • 文章李准与辛亥广东光复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李准 武昌起义 广东光复 胡汉民 陈炯明 往返书信

    李准,字直绳,四川邻水县人,淸末任广东水师提督。以治军有方,所部颇称强劲。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之前,革命党人原拟先谋杀李准,去此一大阻力,以奉命担任暗杀之冯某,大言误事,所谋不成。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果遭李部毒害,革命党人牺牲惨重,党人恨之刺骨,必欲杀之而甘心。因有是年闰六月十九日林冠慈、陈敬岳及九月初四日李沛基之两次暗杀。林、陈炸李,李受伤而未死。李沛基炸李,则反炸毙凤山。惟李准于三二九之役后,亲审被捕党人,对党人之慷慨陈词,从容就义,颇受感动

  • 文章辛亥革命广东北伐军始末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朱浩懷 出版时间:1971-06-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广东北伐军 革命史事

    一、广东北伐军的组织,及誓师出发前淸宣统三年辛亥岁阴历八月十九日(阳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中国同盟会会员,在武昌起义,各省相继响应。推翻了满淸专制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迄今年辛亥,刚好六十年。在武昌起义之后,全国震动。不到一个月,偏远的云南、贵州、山西、陕西、各省,都先后光复了,而我们广东,在距武昌起义已一个月,即阴历九月十九日,才吿光复,公擧胡汉民为都督。蒋尊簋为副都督。以各省光复的先后次序来说,广东已是第十五位了。广东为革命策源地

  • 文章辛亥革命广东北伐军始末记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朱浩懷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广东北伐军 革命史料 发展始末

    三、班师囘京与全军改编广东北伐军,自占领徐州后,擢升林震为师长,李济琛为该师参谋长。淸帝退位后,南北统一,政府以「北伐」名义,已不适用,乃改称广东讨虏军。以姚雨平为广东讨虏军总司令。因所部将士,多为粤籍,且多南洋华侨子弟,不耐北方严寒的气候。又因徐州驻地卑溼,将士多生疾病。乃请准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将全军调回南京。广东讨虏军,改编成立未久,临时政府参谋部,复令将全军改编,其令文云:准三月三十日陆军部咨开:粤省军队,应编成军,非遴选统将,不足以资整理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