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與國父有關之珍貴史料

    来源期刊:《陽新文獻》 第1期  作者:曹文錫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曹亚伯 孙中山 黄大伟 徐谦

    先君子曹亚伯与 国父之交谊,极似汉光武与严子陵,其生平的行谊,笔者数年前在湖北文献中陈述其事蹟颇多,兹不赘。日前由从侄曹志鹏自美洲寄来国府党史委员会关于先君子与 孙中先生往来影印函札十四件,该类珍贵史料信件,是由志鹏申请党史会旧同事在档案内影印而得,因志鹏系一当代学人,曾在国府历任要职,拟着手写一本先君子年谱,故得心应手,将该资料申请一小部份,特检出字迹较大者,寄十四份与笔者诚克光片羽,弥足珍贵,为外间所不易得之史料也。笔者拟次第交湖北文献按期公开于世

  • 文章前礼县参议会议长胡伊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礼山县 胡伊伯 礼山县参议会

    胡公其尹字伊伯先生,世居湖北省孝感县双桥鎭,嗣于礼建立县治后,划属礼,其曾祖父讳本裕,字德余公,为极负盛名之邑绅,排难解纷,直声远播,享寿九十八岁。祖父讳光祜,字希周公,更热心公益,曾向孝感县力争在李氏祠设立第三高等学堂,嘉惠青年子弟,鄕里称颂,享寿跻近百岁。公有子孙五人,均从军抗战报国,分别任将校尉级军官,移忠作孝,可谓示范家庭。其父讳大受,字润民公,毕生从事敎育,为一与人无侮,与世无争之学者,大陆失陷时,虽届八旬高龄,依然康健,但因家遭洗刼清算

  • 文章孙大总统辛亥革命初建民国有关西要电三则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山西要电 主要内容

    一、中先生复黎元洪西编入第六军电 民国前一年十二月现在用兵方略,当以鄂湘为第一军,由京汉铁道进。宁皖为第二军,向河南进,与第一军会于开封、郑州之间。淮阳为第三军,烟台为第四军;向东进,会于滦州秦皇岛。合关外之兵为第五军。陕为第六军,向北京进。一、二、三、四军既达第一之目的后,与第五、六军直指敌。连日内据探报,敌假议和,而集重兵力,图取江淮。系分三路,一由亳州,一由徐州,一由颍州等情,南京之兵,已陆续开赴前敌,尊处如探得敌以退兵为名,意图南下,务望

  • 文章西辛亥起义与阎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李靜萍 師維孝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山西辛亥革命 阎锡山 历史功绩

    史海钩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眞正的、具有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武昌起义后不足两旬,西同盟会员即行响应,在清廷的侧翼和清军后方点燃了起义之火,不仅彻底推翻了清政府在西的专制统治,而且极大地动摇了清廷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孙中先生说:「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吿成功,此实西之力,阎君百川之功。」提到西辛亥革命,不能不提到阎锡,阎锡西长达三十多年的统治地位,根本上说也是从辛亥革命确立的。所以硏究阎锡西的统治史,不硏究阎锡

  • 文章紀念辛亥的幾點回憶——(中央日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阎锡 出版时间:201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阎锡山 辛亥革命回忆 山西革命意义

    想到我国当时的情形,是做甚的不务甚,人多而事废,各级官员腐败贪污,置国家人民于脑外。两相比照,我们显然是处于落后国家的地位。及到日本后,所见所闻均感到满清政府太无识,太无能,误国太甚。继而恭聆国父的数次谈话,深受感动,此时满清官员与鄕里亲友劝我的话,在我脑中已消失净尽,我遂毅然决然宣誓加入革命。翌年(民前七年)同盟会正式成立后,即为同盟会会员。不久国父特由军事同志中选定二十八人,组成铁血丈夫团,西有温寿泉、张瑜、乔煦和我四人。其后在历次集会中 国父指出中国

  • 文章阎锡与孙中先生兼述辛亥西光复经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繆玉青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阎锡山 孙中山 参加同盟会 革命光复山西 三民主义

    银子七百两。这不是人力为的,也不是造化予的,这纯乎是国家经营所提高,不应当让地主所有,应该由国家享有。如纽约的这一种事实,世界上太多了。这一席话历时三十分钟,中先生问,你明白了吗,总在十次以上,那种谆谆诲人的态度,至今思之犹觉敬服不置」。[2]辛亥响应武昌起义光复西民国前三年(宣统元年,西历一九〇九年)三月,阎先生自士官学校毕业返国,初任西陆军小学教官,三个月升任监督,特赏识优秀学生傅作义、孙楚、张云峰(号子奇,电影明星张艾嘉的祖父)等,结为同志。翌年

  • 文章追述陝西辛亥革命之始末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劉蔭遠  出版时间:1970-10-15
    关键字: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孙中山

    李二曲先生以死拒受清廷的「博学鸿词」,高行亮节,给陕西人以莫大的鼓励,李因笃先生,为顾炎武、傅青主两先生的生死之交,以百折不囘的精神,奔走恢复大业,终身不怠,李雪木先生埋首著书,加惠后学,顾炎武先生晚年旅居华,往返秦晋间,终于埋骨西北,对后人的影响更大,从此关中「多读书免投考」的大儒就不时辈出了。清季末年,三原于右任先生崛起,以弱冠之年,著「半哭半笑楼诗集」,痛诋满清政府,触犯清廷大忌,大事搜捕,先生间道避出上海,专力办报,鼓吹革命,屡仆屡起,又潜行返陕二次

  • 文章民初對時局作重大主張致孫大總統電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1期  作者:張知本等  出版时间:1974-04-10
    关键字: 时局 孙中山 政治主张

    、,湖南督军谭延闿,安徽督军柏文蔚,军政部长吴醒汉,敎育总长查光佛六先生联署上国父孙中先生电文,其关心国是之情怀,由此可见一斑。此函为章太炎先生亲笔,本拟用影印本以存其眞,并以楷书置其后,以飨读者。因原件不宜制版故而作罢。(编者谨识)

  • 文章孔文掀先生的生平事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7期  作者:叶琴  出版时间:1993-04-10
    关键字: 孔庚 乡贤 王占元 孙中山 唐继尧

    又在花园暗中组成革命机关。文掀公亦参加,为成员之一。后以成绩优异,被选送日本入士官学校,一九〇四年回鄕省亲。因主张淸查征收田赋积弊,并以浮收款充公,作为办学经费,因而发生冲突。被淸廷官吏子弟,吿为排满革命党,因而关押于江夏县。时値春节,文掀公亲书一春联贴牢侧:其上联曰为:天将丧斯文,未丧斯文,万里示良谟,玉汝于成担大任。下联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神州沉苦海,问君何求救同胞。狱中同人见联皆称赞,惟恐又将引祸。时逢梁鼎芬巡监,见联亦感惊讶,乃亲自讯问,以

  • 文章孔庚与阎锡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6期  作者:陳之芬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孔庚 阎锡山 吴禄贞 辛亥革命

    孔庚与阎锡二人,在日本士官学校是同学。孔之班次,原较阎高两班,后因假期回国探亲,被指控为革命党在浠水闹事,囚于武昌。因而耽搁入学时间,迟至五期与阎锡同班毕业。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后,孙中指示总会,选拔军事骨干,组成铁血丈夫团,为革命储备力量。士官生中被吸收参加者有李烈钧、程潜、唐继尧、张凤翔、尹昌衡、李书城以及孔庚、阎锡等廿八人。士官毕业后,阎锡西。孔庚应聘到广西,名为淸廷训练新军,暗地从事革命工作。一九一〇年,淸廷要各省留日毕业生去北京复试

共87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