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父亲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父亲——于镇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于人瑞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我的父亲 父亲忌日 追思 悼念 于镇洲

    孩提时家中有一本初版精装的《我的父亲》,母亲拿给我看,上头除了毛笔端楷的作者题赠字样,扉页还有我跟弟弟学写字时,蓝色原子笔画的圆圈,当时经国先生把书送给我母亲的父亲,这本书后来成为我高中时,人手一册的教材。虽然如此,父亲受过的委屈,不比台湾民主运动的前辈们少!但是我从未听过他有一句怨言,他比监察院同事陶百川更早摆脱政坛的漩涡,他总是像书本里教给我们的—「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且活到老,学到老。我是他四十五岁才生的第四个女儿。他曾经告诉我,我是他

  • 文章永思先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王敬賓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追思父亲 父亲教诲 抗日工作

    我的父亲讳永贞公字正元。世代务农,幼读私塾,生我兄敬儒,姊敬云,弟敬国四人。先父事亲至孝,热心公益,富正义感,被推为村长、天主敎会会长。可惜南北军之战,两军驰骋村中,父亲备受催逼粮秣之苦,五叔也被吊打,村人甚为感慨。村人有在高处有难,父亲登罗汉梯援救,人虽救起,父亲跌伤,经年始愈。父亲常敎我兄弟家人,恪守祖训:「勤劳、忠厚、读书、坚强。」。学校开学,父亲必躬亲送我,每送必谆谆敎诲:「悉力读书。」,声温而厉,言犹在耳。七七日寇侵华,县城沦陷,父亲催我去城西

  • 文章祭父文(附張體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張紹鐸 張紹鈞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生平记事 父亲的怀念 悼念

    维中华民国六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不孝男绍铎绍钧谨以香花菓酒三牲之仪告祭于 父亲大人之灵前而言曰:呜呼!吾 父梦邪?游邪?儿等常外归,见 父合眼而卧,知梦矣!又闻 父游街而去,知游矣!今则见 父合眼而卧,整衣而眠,呼之不应,抚之不醒,非梦也,非游也,乃别儿等而长眠于世矣。呜呼!痛哉!平日儿等自外囘家,必详询今日之作为,好者励之,否则正之,今吾 父去矣,儿将何秉?吾 父整日料理店务,夜见儿归,常至深夜不眠,仅告以往日式鄕治军之事,而于生意上之困难,周转上之

  • 文章愿来生再当父亲的女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侯俊祺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父亲 回忆 悼念 书法 书画 教诲

    ·关怀教导·亲恩难忘·在我的心目中,先父一直是引导家庭的精神支柱,不论我们姐弟或家母遇到任何挫折、难题,祇要他老人家精辟的分析与解说,便可获得圆满解决!甚至重新找回迷失的方向。先父是一位稳重、内歛、与谦和的读书人,他从不发脾气,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其修养内涵,可与其和煦的笑容及微胖的身躯,即可看出一二,我跟舍弟常认为我们是上辈子做了很多善事,今生才能有缘当父亲的儿女。倘若轮回之说不假,我愿来生再当父亲的女儿。每当午夜梦回想起父亲生前的种种生活点滴,尤其是

  • 文章父亲你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6期  作者:董玉京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父亲 悼念 追忆 甲骨文 考古学家

    父亲:为了你九十诞辰的纪念,我们要再向你禀报一次这里的讯息和对你的深思。父亲:你一定知息:从你离开我们远去到今日,朋友们曾开过纪念会,作过专题讲演:印发过你的甲骨文与画像,编印过纪念书刋;中央硏究院设立了「董作宾先生纪念室」,永远纪念你在甲骨绝学方面的丰功,敎育部也表扬了你推展中华民族信史的伟绩;在印度召开一次汉学会议上,世界汉学家们也曾为你默祷与哀伤;如今朋友们仍不断在报章、杂志、广播或电视里提起你那些功绩,对你怀念与追思。父亲:你曾告诉我:「为了澈底

  • 文章平凡中的伟大——我们的父亲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6期  作者:姚光鎮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姚德三 人物回忆 怀念父亲

    我们的父亲姚公德三先生出生于大陆河南省鄢陵县,爷爷姚公寅之先生曾为当地「姚家花园」首富,国共内战,大陆沦陷前从军,民国卅八年六月三十日随国军只身来台,时年23岁,离鄕背井,孤苦一人,仍能鎭静坚强,刻苦奋斗,民国五十六年结婚,已年过40,婚后在艰苦环境下,育养三女一子。你一生忠党爱国,近卅年军旅生涯,三赴外岛前线戍守,别妻离子,尽忠职守,与年幼的我们聚少离多,是您一大憾事,民国六十三年退伍后,才能与我们紧密连结,一起生活,再不分离,同享天伦之乐。回顾父亲

  • 文章我的父亲与甲骨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董玉京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追忆父亲 甲骨文书法

    终生为甲骨文奉献我的父亲(董作宾、字彦堂、号平庐老人)在民国七年二十四岁时考入河南育才馆,从时经训先生受「商简」,始知有甲骨文。民国十一年入北京大学作旁听生,初学甲骨文字,用油纸影写「殷虚书契前编」拓本,其摹写甲骨文字自此始。民国十七年,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成立,聘我父亲为编辑员,负责调查殷垆甲骨出土情形。由其观察和访问,见地上散布著无数小片甲骨,村民几家家有之,乃知甲骨之挖掘确犹未尽。遂提出报吿,并拟定发掘计画,更自同年十月起至民国廿六年这十年

  • 文章追思父亲张公豁然逝世周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2期  作者:張立武 張永平 出版时间:2011-04-01
    关键字: 父亲 张豁然 逝世周年 抗日战争 教育事业

    父亲张公豁然字通甫,系河南省阌乡县人,生于西元一九〇七年(民国前四年)九月二十一日,于西元二〇〇九年(民国九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蒙主恩召,享寿一百零二岁。父亲一生经过两个世纪,跨迈中国三个阶段,历经清末、民国、台湾、中国分治,参与中国民主新生,同时也经过不息的战乱,经历生活的艰难。父亲一生敬神、达观,他的信仰及信念使父亲在艰难中,对生活始终赋予积极展望。父亲幼承庭训,耕读传家,秉赋颖异,喜读书,过目不忘,由祖父启蒙,黎明即起,到上午十点钟,即已读毕一日之

  • 文章先父李公惟喬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李鐵漢等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回忆往事 人物生平 悼文

    一向淡泊豁达、身体硬朗,按期健康检查并自诩可以长寿一百二十岁的父亲,在八十六年十一月初,隐约感到胃腹部有个硬块,即前往台北荣民总医院检查,获姜前副院长必宁先生、吴前主任绍仁等协助与曾主任成櫰等多位医师悉心诊治。于治疗过程,不免反复折腾,全身遍布刀痕与针孔,看在我们子女眼里着实有如锥刺般的疼惜与不忍,却没在素有「铁汉」雅号的父亲脸上留下丝毫痛苦与绝望的表情。唯有每日祈祷主耶稣能特别眷顾我们这位一生清廉耿介、刚正不阿,全身流满著正义、爱心血液的伟大父亲能有奇

  • 文章先父紀念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葛明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葛永祥 追思父亲 县长 书画创作 抗日战争 人物生平

    先父葛公諱永祥,生於民國十三年四月十五日,祖籍河南省修武縣葛莊。時値清民兩代政局交替之際,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先祖父諱清泉,大學畢業,歷任縣府要職,書香門第。先父幼年啓蒙於私墊,尤喜書畫,自幼即潛心臨摹「芥子園」等畫冊。後師承書畫大師張曉秋,習藝精進。舉凡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通曉,咸譽爲畫界天才。民國二十六年國家不幸遭逢七七事變。日軍鐵蹄蹂躪,家鄉淪陷,鄉村頓成無政府狀態,盜匪四起,先祖父忍痛棄守家園,前往縣城謀生。幸而先父在書畫之稟異,謀得商會公...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