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鄢陵鄭君墓誌銘——悼念鄭硯農先生特載——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張嘉謀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墓志铭 睡佛 一生经历 洛阳中学

    南阳中孚)张嘉谋撰君讳锡田字砚农晚号睡佛先世自闽随官至鄢陵乐其风土家焉父讳鉴母胡太夫人兄弟二君仲也幼慧甚书庽目辄举其要光绪庚子辛丑并科副榜毕业本省师范天津法政学堂山东知县到省一谒长官即归前后充中州公学开封中学教习洛阳中学监督君既博通嗜奇喜谈政治贪其才气谓国富强可立致往来京津久深恫贵戚专愚幸门日多而赂日彰卒不可以与有为也又遍读译籍籍以宪政之易企且宜急行也归而与杨勉齐刘粹轩今剿匪督办刘公雪亚为维新运动屡挫而气益振共和成立君被选为本省临时省议会议员第二届

  • 文章遙憶光武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刘秀 光武皇帝 洛阳 邙山 光武皇帝陵墓 墓碑 贤明圣君 王铎

    东汉中兴光武皇帝(刘秀)陵墓,在孟津县境内,距县城约八华里,位置于县城之西北郊,邙山之北麓,黄河之南岸。黄河渡口铁谢鎭,即在陵北数里处,系通往黄河北岸之孟县、温县、济源等处重要渡口。孟津与洛阳比邻,两城相距仅四十华里,洛阳乃我国最早之古都,前后历朝建都合计近千年之久,占我国历史六分之一时间。河南古称中原,乃天下之中心,而洛阳可谓中原之中心,地理形势险要,历代均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洛、孟交界之邙山一带,古代帝王将相陵寝,到处可见,而陵丘之高大,方圆在十数丈

  • 文章(近代人物)故前洛阳县县长郭公子彬事略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郭子彬 洛阳县县长 育达商职 肠胃宿疾 唐润梅

    洛阳县县长郭公子彬先生,原名廷璘,洛阳城北乡干区半坡村人。幼承庭训、娴习礼仪;长读诗书,精通经史。民国十七年在开封训政学院结业后,奉派返洛阳故乡,从事地方自治筹备工作。四年之间,对地方自治干部之培训,保甲之编制,户口之清查,治安之维护及敎育水利等建设事业,积极推动,绩效卓著。在此时期,以忠党爱国,表现优异,蒙层峰拔擢为中国国民党洛阳县党部特派员(与今之县党部主任委员相同)。旋又派任伊阳县县长。任职四年,地方安宁,政绩昭彰。又调任陕县县长,政绩亦优

  • 文章故陸軍少將韓鳳儀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4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7-04-03
    关键字: 韩凤仪 洛阳高级军事学校 台儿庄战役 豫西剿匪 电信总局顾问

    先生讳凤仪,字世昌,生于民前八年六月十六日,河南省氾水县韩常村人。历代耕读相传,父裕江公,母马太夫人,生二子二女,家道小康,颇能勤俭自持,聊以自给。先生身为长男,先就读于村中私塾,不数年辍学,然仍不时向邻儒王日华先生请益,于日后之从戎报国,启示良多。而裕江公严以律己,马太夫人宽以待人之风范,对先生日后之为人处世,影响尤深。民国十三年,感于国事蜩螗,先生毅然投効国民第三军敎导团,报国行动于焉开始,逾年卒业,名列前茅;民国十七年又考入洛阳高级军事学校,结业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