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母亲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述母亲的嘉言懿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黃務成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母亲 追忆 思亲

    母亲是一位遵守旧礼敎的典型女性,距生于光诸(庚寅)十六年,民前二十二年四月初十,西历一八九〇年五月二十八日申时,卒于民国五十二年农历冬月二十一日,西历一九六三年元月五日辰时,享年七十有四。屈指算来她撤手人里已有十八个年头了,现在让我来追求她老人家嘉言懿行,不禁激起了我无限的哀思与伤感。母亲姓王讳秀贞「秀贞」两字来描述她的容貌品德,是再恰当不过。她家世居罗山南鄕王家大湾,那里钟灵毓秀,代出不少维新人物,全村仅仅七户,出身有名律师、医生、银行家、大学敎授等

  • 文章懷念大陸兩位親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4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2013-10-01
    关键字: 亲人 母亲 妹婿 乡愁

    一、我的母亲:先妣生母王吴氏,闺名讳吴石的,嫁我先考王公日新,字盘铭之后,生三男一女,长男宜忠,小名河海,次男宜良,小名福海,三男宜让,小名玉海,独生女王林芝。惟河海我自幼志愿从军,幸能辗转来台居住,福海、玉海两个弟弟均早夭折,生母一人自不能在原籍南西炉村独居,乃往铜冶镇西积善村妹婿郭玉彬家中居住,故有:之诗句,思之能不恸心乎!二、妹婿郭玉彬:郭玉彬,河南省安阳县铜冶镇西积善村人,渠生于西元一九二八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病殁于西元二〇〇一年农历三月

  • 文章我哭母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王守中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母亲 悼念 回忆 辞世 潘太夫人

    我一生为国家社会工作服务尽力尽心,对祖宗后代无愧于心,所遗憾的是对母亲没有菽水之奉:每当午夜扪心,哀哀我母、生我劬劳,去我已远无以为报,虽愧为人子,却不足为外道:因为人生逢乱世,广大同胞其不幸遭遇之悽惨,远过于我的人有过而无不及,何止万千?祇好藏在心底,为今算来已有六十六寒暑。先母潘太夫人于民前卅八年出生在我县西北外郊十里之元庄旺族,世代务农,家大田多,骡马成群,人称潘家二大户。王家世居县西郊之西王村旺族,耕读传家,生活小康,晩清兵荒马乱,田园荒芜,村中

  • 文章哭亡兒同濟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8期  作者:姚秀彦  出版时间:1985-10-03
    关键字: 姚秀彦 母亲 远征军 逝世 悼文

    同濟吾兒去矣,母肝腸寸斷矣!溯自民國三十四年九月,汝父方率所部遠征軍自滇西緬北凱旋歸,吾兒適於此時降生於昆明,國慶家慶,花好月媚,兒之一生似應昻首坦途,孰料反備極坎坷乎!大陸淪陷,渡海來臺,完成學業,結婚生子,人生方始,何竟遭受橫禍?兒小長兄二歲,長幼弟一歲,年齡相若,竟知敬兄長、讓幼弟,衣物玩好,從不爭先,友愛謙遜,過於孔融,事父母孝心出自天性,孝親之道,首重色難,四十年來,無論嚴父切責,母氏呼喚,怡怡如也,從無慍色,此子夏之所難,而吾兒日日行之而不覺...

  • 文章海天悼慈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張庚辰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悼文 怀念亲人 兄弟情深 母亲生平

    可是自先母来归之后,一连生下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姐一,兄弟二,妹二),可谓「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于是家庭负担,日感沉重,然而父主外母主内,全家克俭,倒也过得去。讵料我十三岁那年,先父突患重病而溘然长逝!于是这里里外外的千钧重担就落在先母一个人身上了!这样沉重的担子,要是落在一般妇女的身上,我们这个家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可是坚韧的母亲,不仅毫无畏怯的挑起这付担子,而且还能高视濶步昂首前进!她敎姐妹们纺纱织布缝衣烧饭,自己率领我们兄弟二人下田耕作。春耕夏耘

  • 文章永念母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童年往事 怀念母亲 追思悼文

    民众日报编辑评「往事最相思」及以下数语最为题楣。妹拿一只小银驴对我说:「母亲来山西看我,把这小银驴交我,说以后如果能见到妳二哥,就交给他,告诉是他幼年戴在手腕上的玩物。」我接到银驴就落泪了,父母到死都不会忘掉子女。一、母生我·赐我乳名今是丁丑年,我於乙丑年出生于河南安阳东夏寒村,已七十三岁。孟子万章上:「大孝终身慕父母。」我没孝顺父母,日不思慕,月不想念,只每逢牛年,心中略有反省。豫北俗语:「清明麦苗埋老鸦。」就是乌鸦在麦田找虫吃,如韭菜似的麦苗已长高

  • 文章恭 祭母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萬壽永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上官林珍 母亲 长寿 祭文 悼念 挽联

    吾母上官氏,閨諱林珍,生於遜清光緖三十年,歲次甲辰農曆八月二十九日卯時,逝於中華民國八十三年農曆正月二十四日(三月五日)下午四時三十三分(申時)。吾母雖逾九十高齡,生活自理,向無病痛,目明髮黑。齒落三顆而又復生,猶以耳聰,日間能聽知大門以外歸返家人爲誰?人將感冒亦能預先聞聲而知。去年吾母生辰,親友與家人擴大祝壽,請來地區電視台做實況即刻傳播,自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吾母始終與熱烈祝慶親友舉觥自壽。本年燈節,因雨雪武漢機場關閉,加之大別山山路雪積冰滑,吾雖遲...

  • 文章慶 母壽憶往事!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0期  作者:劉子瑜敬作 出版时间:1988-10-03
    关键字: 追悼词 母亲冥诞 乡情 台湾 河南

    年七月解严,冬十一月初政府为倡导人道精神,继之又开放大陆人士返鄕探亲之行;此擧可谓顺乎人心、应乎社会舆情、合乎潮流之趋势的德政耳!之前,故国游子谁不愿返鄕,探视亲友故居、父母、兄弟;骨肉团圆,以敍离情?非不为也,而不能也!**,眞能称你的心意么?牠的统战阴谋,没有安排妥当前,它会同意宝岛大队人马、登陆返鄕探亲吗!今春,政府委托红子会转投大陆信件后;同鄕王培祖先生由故鄕带来家信云:「母亲因家穷如洗,饥寒而死、已十六年矣!」噩耗传来,眞似天塌地坼一般,敎我终日

  • 文章我的親生老母生前照片和故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王河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火葬制度 母亲故事 红旗渠

    ㈠親生老母照片民國七十六年政府開放榮民大陸探親,第一批規定爲委任職以下之公務員,第二批爲薦任九職等以下之公務員(即事務官),我當時是八職等薦任事務官,正好合乎這這種規定,千載難逢此機會,早在一九九〇年(即民國七十九年),就和大陸家人通信,請安陽縣銅冶鎭南西爐村村民委員會出具一張證明書略以:「本村戶名王吳石的,女,一九一一年生,現年八十二歲,她長子王宜忠小名河海,現在台灣居住,前年才通了信,現吳石的身體狀況不佳,不斷患病,近日來嘴歪眼斜,在鎭醫院治療,她渴...

  • 文章張母王太夫人 松竹行誼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张金鉴 追思乡贤 追念母亲 王松竹

    讣告。」待详细读后,对先董事长张公:「先室王氏松竹事略与懿行。」和张常务董事:「风木哀思,永怀母亲。」两文中,尙有些实事遗漏,因此再用我这拙笔于以补充说明其行谊如后:⒈自学有成:民初鄕间十五岁以上妇女,受敎育机会极少,因张公赴美读书,家信中一再提倡妇女识字之重要,于是王太夫人在家以长嫂身份,领导弟媳们读书写字,在故鄕听说成绩已不错。前几年张公住三军总医院时,我去探病,曾经见过王太夫人记载张公在院中的飮食表、时刻、物品、数量,以及排泄的尿便颜色、份量、次数等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