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共返回4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敎育的反省田培林教授教育思想(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2期  作者:賈馥茗 出版时间:1983-02-20
    关键字: 田培林 教育家 教授 教育思想

    由此也就連帶的關係到敎育對「人」所負有的任務。每個人都生而具有不同的禀賦和個性,敎育要就着每人的天賦去助其發展,這是敎育中所了解的個別差異,和所求以適應的個別差異,也是我國師道傳統的因材施敎。然而人旣然不能徒靠自己而生活,而必須依賴群體,則群體之中的每一個體,都要具備共同的品格,簡單的說,是所表現出來的適於和別人共存在的行爲,也就是社會倫理和道德。社會倫理和道德,在消極方面,是任何「一個人」的存在,不能侵犯或干擾別人的存在。用俗話說,前者是「安分守己」;...

  • 文章董故代表鑫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董鑫 农业发展 发展教育

    國民大會代表董鑫字品三又號鋆保先生,不幸於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十六日病逝台北,先生籍隸河南省臨潁縣,民前四年七月初十日誕生於縣西十二華里河董寨。祖父炳離公,父錫宸公,皆以務農為業,篤厚仁德,望重鄉里。臨潁位居潁河上游,處中州中心,北臨范仲淹曾居之許昌,南界岳飛大勝金兵之郾城,自古人文薈萃,代有賢人。先生以賢,膺選本縣出席省議會議員及國民大會代表,其足式者,略擧數端,以見一斑。先生生而聰慧,異於常人,勤奮力學,從幼養成習慣;民國十四年在臨潁縣立甲種蠶業學校畢業...

  • 文章燕夫人鄭心竹女士事略暨誄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郑心竹 燕夫人 教育 悼念

    甲、事略:燕夫人鄭心竹女士,河南息縣望族。其父鄭堃厚公,曾任老毅軍三營統領,卸職後卜居開封,夫人年廿,于歸化棠先生,性爽直,溫柔有剛氣,馴順敬謹,於親友居鄰,以禮相處,且善應對,知之者咸稱道之。化棠先生兄弟四人,長國賓年四十五而去世,次兄國禎,三兄國輔, 一則四十三、一則四十,皆先後仙逝。先生居幼,父母早棄養,體質素弱,常自云若能活到五十,當敬謝上蒼,供獻神戯,今八十已度過,而獲享此永年,皆賴 夫人侍養周至之功。燕先生以身體欠佳,擇食且嗜麪,有時點食,有...

  • 文章臨事書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万兴 校长 教育 职场 悼念

    「我們王家勤儉樸實的家風,從河南到臺灣是一脈相承的。」「我很幸運,兄弟倆,一個創業有術,一個守成有方,相得益彰。」

  • 文章痛失良師田培林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5期  作者:賈馥茗 出版时间:1976-05-25
    关键字: 田培林 民国教育家 教育理念 人物追思

    田師培林敎授於去年五月九日逝世,一盞照耀人生的明燈停止閃爍,一顆啓示文化的燦星消逝在不可見的碧空。這突來的震駭使人陷於麻木而呆滯,悔、恨、無奈、與自憐交織成雜亂的一團,在腦子裏和眼前形成完全的空白。雖然耳田師之名已久,初識田師,却是在民國四十四年師範大學敎育硏究所首次招考新生,去應口試的時候,田師與孫師亢曾爲同一組口試委員。因爲先已認識孫師,便猜想另一位定是田師。個人一向對老師,內心尊敬,却從無畏懼。而田師笑樂的神情,更易使人感到輕鬆。記得田師問我:「你...

  • 文章高業茂先生事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高业茂 学校教育 人物事略 悼词

    姚校长从吾率学生南迁苏州,后转任江西铅山教育部设立之铅山临时中学校长,俟**渡江,先生南下广州,与教育部友好同舟来台,先后任教于嘉义商职、南投中学、北市二女中,四十四年来屛东农专任教,以迄退休。退休后,先生居屛东,与夫人赵焕珍女士读书莳花自娱。今夏,宿疾复发,住院治疗未见医效,于民国七十四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酉时不起,距生于民前六年农历五月四日,享寿八十。先生有三子一女两孙陷大陆,不克奔丧。卧病期间夫人率在台子女随侍榻前汤药饮食,悉心调理,妻贤子孝,人人

  • 文章悼模範學人姚從吾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5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0-05-01
    关键字: 姚从吾 人物悼念 教育事业

    當民國五十九年四月十五日世界人士正在注意美國阿波羅十三號太空人在距離地球二〇五、〇〇〇英哩之處失靈,盼望太空船的三位太空人能够安全返回地球的消息時,我們自由中國史學界發生了一件很大的不幸事,中央研究院院士姚從吾先生於是日中午十二時許在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室因爲心臟病突發逝世了,噩耗傳出,各界人士震驚哀念的情形難以形述,太空人還有回航的希望,我們的史學巨星則已殞落永遠不得復返!他的好友、老同學,現在旣爲同事又毗鄰而居的毛子水敎授說:「姚先生畢生勤勞的精博的研究...

  • 文章作育英才近半個世紀王宜信老師典範永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王宜信 河南乡贤 河南教育

    乙亥年新曆五月二十五日,安陽縣銅冶鎭南西爐村爲了銅冶中學王宜信老師,因患胃癌醫治罔效而去世,特地在村莊北頭廣場,佈置公祭場所,以便利到場悼念這位獻身於敎育界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優秀老師,到會知名人士,除了鎭內各中小學師生數百人外,縣長石東林,敎育局長,安陽日報特派記者等,也到場追念,筆者與王宜信老師,雖爲叔伯兄弟(我比王老師大兩歲),但生前二人因志同道合,故二人相處猶如親兄弟一般,密不可分,可惜此次筆者於新曆五月二十三日第二次返鄕探親那天,正是由北京回家途...

  • 文章懷念我永遠敬愛的爺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佑樺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追忆 思想教育 悼词

    從有記憶開始,便感受到爺爺對我十分的疼愛,或許是因爲忝爲長孫的原故,常聽爸爸媽媽說,當我出生時,爺爺即高興的不得了。爺爺特別爲我拍照,並將兒時我的照片,一直攜帶在身邊,數十年來都一直珍藏著,由此可見爺爺對我的愛意,歷久不變。幼年時,又因爲父親的工作,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天母,而爺爺則一直住在永和。但是每當他老人家有閑時,總是不畏路程遙遠,而常到天母帶我去玩或者是偶有出國,回來後,總是不會忘記的,買一些新奇,罕見的玩具,特別送到天母家中,來陪我玩。及待進入學...

  • 文章毛壽彭教授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4-04-01
    关键字: 毛寿彭 教育 水利 教授 悼念

    先生諱壽彭字松齡,祖籍河南省永城縣人,生於民國三年三月六日。父元岭公爲鄕之名儒望重一方。母李氏系出名門,樂善好施,急公好義,望重鄕閭。先生於二十七年參加全國第一屆大學聯合招生,考入國立西北農學院農業水利系,次年轉入國立西北工學院水利工程系,三十一年六月畢業,獲工學士,留校任助敎,後轉往重慶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工作,三十三年考取政府公費赴美,入加州大學硏究院硏究,並在墾務總局任工程師。抗戰勝利後,三十五年返國,在南京水利部服務,旋受命派往河南鄭州,參加黃河花園...

共46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