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飞马豫剧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侧写飞马豫剧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林懷民 出版时间:1987-01-3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飞马豫剧队 参观见闻

    这里啦!」朗爽有劲的河南口音。我终于找到了飞马豫剧队。第一次看豫剧队演出是「香囊记」。王海玲一人饰两角,忽而大小姐桂兰,忽而丫嬛春香,嗓音淸越圆润,演起戏来热力十足,大小环节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他演员也个个落力投入,观众忽笑忽叹,连连叫好,国军文艺中心仿佛比平日明亮许多。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也会瞌睡过去的我,精神大振,满心欢愉。满意到这种程度已是不近情理了,没想到中场休息前居然「无中生有」地掀起一段乘轿的高潮来!出门搭车、乘轿,在平剧里,不过象征性地扯两片布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地带,其中有一部份文艺工作团队人员原名中州豫剧队,到富国岛后即改编为飞马豫剧队,以名旦张岫云为主角,杨诗荣、魏成钧等为配,荏苒三年余,至四十二年(一九五三)始随同黄杰将军之部队返囘台湾,当即拨归海军陆战队管辖,为该队之一既无编制、又无经费之附属单位,仅恃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在这一段艰苦岁月中除担任劳军工作为其正式任务外,遇有余暇,即在南北各地不时公演筹募经费,以资挹注。那时当家旦角张岫云之号召最为强大,博有豫剧皇后之美誉,不过牡丹虽好,尙赖绿叶陪衬,彼时尙有专

  • 文章飞马豫剧队与海光剧校合作培植新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海玲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台湾飞马豫剧队 海光剧校 豫剧招生 人才培养

    多年來一直面臨後繼乏人隱憂的海軍陸戰隊豫劇隊,在不久將來可能出現轉機,使這門仍廣受鄕親、軍旅歡迎的大陸地方戲有了中興氣象。據稱,豫劇隊將尋求與海光劇校合作,今年七月委託海光代爲招生廿名學生,並代訓幼工,如果收效良好,以後豫劇隊將以此方式補充新血。此外,有關當局繼本會計年度整頓軍中藝工隊,下個會計年度(今年七月一日起)考慮整頓軍中國(豫)劇隊,屆時,豫劇隊可能獲得較寬裕的經費,用來培植新血,延攬敎師及成熟演員加盟。目前豫劇隊一個年度的經費列有一百八十萬元,...

  • 文章飞马豫剧队演员素描(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四)何景泉:乃河北省东光县人,生于民国十一年壬戌,现年五十八岁,从民国廿六年全国抗战时期,那时他才十六岁,即已投效了八十九军工作,参加抗战阵营,至卅八年始编入海军陆战队,五十年元月一日奉调加入飞马豫剧队,到了四十二岁(一九六三)才开始学唱河南戏,因其自幼即爱好国剧,在军队中,不时与同好者淸唱消遣,虽未登台一试,但对于此道迷恋已深,有些基础,故学起来较为容易,经过这十几年的磨练,更兼有一条高亢豁亮的好嗓子,唱起来带一点儿沙音,显得格外好听。在动作上运用

  • 文章飞马豫剧队成立的艰苦经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期  作者:吳鳳翔 出版时间:1980-01-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成立经过 《贩马记》 张岫云 往事回忆

    飞马豫剧队,是个很小的单位,可是囘想它的成立经过,却是十分艰难的啊!比编组很大的部队都难,为什么?当它成立之初,既无编制、经费,又无演员,且无衣箱道具,可以说是完全白手起家。民国四十二年,我于役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任政治部秘书,留越国军返台,据拨给陆战队之黄庚辛(鄢陵籍)兄讲:在留越期间,有个临时性的豫剧组织,主角张岫云女士(临颖籍),衣箱全是画的,克难组成,返台后,前所拼凑的演员,都随部队分拨到海陆空三军服务,主角张岫云女士拨到国防部康乐总队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