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青年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周莉音小姐当选十大女青年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0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86-04-03
    关键字: 周莉音 十大女青年 美国外交圈 河南青年子弟

    中華民國第十一屆十大傑出女靑年選拔,經評審委員會於三月十七日開會評審,選出了十位優秀傑出的女靑年,三月廿五日,在北市「實踐堂」擧行頒奬典禮,由李副總統登輝主持頒奬儀式,本會于總幹事榮岑代表本會參加觀禮。第十一屆十大傑出女靑年中,我河南同鄕周莉音小姐榮獲當選,她今年方卅六歲,仍爲小姑獨處,現任外交部北美司科長,曾奉派至華府擔任政治組秘書與白宮、國會、國務院及國際婦女聯繫,並組重要國會議員訪華團訪華。周莉音小姐,常被人視爲有工作狂、有膽識、有自信,她在同事、...

  • 文章王廣亞先生八秩嵩壽祝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祝寿贺词 回忆往事 培养青年 王广亚

    回忆民国三十一年,我由重庆军政部会计处调回洛阳,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洛阳成为华北与沿海各业人仕会集之地,亦有若干银行与重要企业迁设于此。适因职业教育未能普及,形成基层人才供求失调,知识青年无就业专长,各业所需干部,亦有找不到适当人才之苦。尤其财务会计人员更甚,为应社会此项迫切需要,于是就筹设会计补习学校,招收失业失学人士利用处与银行专业人员聘为师资加以训练,适时补充了各机构的急切需要,到第三期,学生已增至四、五百人。可惜民国三十三年夏初,日军侵占洛阳,学校

  • 文章回憶翱翔皋蘭山上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皋兰山试飞 经历回顾 告诫青年

    抗战期间,笔者在大西北赛上天府——兰州,从事滑翔运动推动工作,民国三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三民主义青年团甘肃支团部第一届国防科学周,应邀在志果中学作「从巩固国防说到滑翔事业的重要」专题讲演毕。随即赶往兰州市郊五五五公尺高之皋兰山顶,驾驶H-17型「甘肃青年」号滑翔机,作首次试飞。使用橡筋绳弹射方法起飞,在风雪之山坡上升气流中,超高百余公尺,飘翔良久,安降五里埔空军第四航空总站飞机场,奠定了大西北青年滑翔训练之基础。试飞筹划期间,曾至空军第四路司令部,向李司令

  • 文章豫籍大專應屆畢業生惜別茶會紀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8期  作者:劉維中 出版时间:1978-07-03
    关键字: 青年辅导委员会 惜别茶会 杨庭芳 同乡捐款

    臺北市河南同鄕會靑年輔導委員會爲了歡送今年應屆畢業的大專同學們,特會同「河南大專靑年聯誼會」於五月二十八日假臺北市濟南路二段四十六號「臺北市社會服務中心」大禮堂擧行了一次惜別茶會。茶會邀請函分兩部寄發,靑輔會函邀歷年捐助奬助學金的熱心鄕長們蒞臨觀禮,並邀請十年來曾受領過同鄕會奬助學金的靑年同鄕們參加這次聯誼聚會;另由「河南大專靑年聯誼會」負責邀請今年各大專院校的應屆畢業同學及現就讀各院校的河南靑年一同參加盛會。茶會除了備有茶點招待與會人士外,並有很多鄕長...

  • 文章唐河縣李艷秋同鄕——當選十三屆十大傑出女靑年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唐河县 李艳秋 杰出女青年

    我河南省唐河縣李艷秋同鄕,經三月十三日中華民國第十三屆十大傑出女靑年選拔評審委員評審決定,由參選之五十六位女靑年中脫頴而出,當選了十三屆十大傑出女靑年,在三月二十七日上午於中央日報大禮堂接受頒奬表揚,本刊謹向李艷秋同鄕致賀獲此殊榮!李艷秋同鄕爲李玉慶鄕親之掌上明珠,畢業於輔仁大學大衆傳播系,服務中華電視公司多年,現任該公司新聞部主播,她此次在五十六位參選者中榮獲當選,完全由於其個人成就及對社會貢獻所受肯定。綜觀五十六位參選者中,個個均極優秀,人人俱有專精...

  • 文章我經過安陽洛陽開封三個古都來臺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宏元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报考青年军 洛阳 开封 安阳 公路局

    中国有七大古都,河南省就占三个。安阳、洛阳、开封,这三个古都,都有我留下的足迹,眞是我毕生最大之幸事。我出生在河南省安阳县西,第六区阜城村。民国卅五年春,被内乱战火所逼,先流亡到开封。当时汴梁城内,流亡失业青年很多,谋求工作,僧多粥少非常困难。因为被生活所逼,大部份人都投入军中去了。河南省政府社会处,为救济流亡失业青年,举办失业青年就业甄试。我以安阳六河沟矿区失业员工,参加甄试,幸被录取。社会处将我分发到河南省公路局,进到公路局报到后,路局以临时雇员身分

  • 文章我從軍前後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陳蘭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洛阳受训 洛阳保卫战 青年军 随军来台

    我家住安阳县白壁集郭盆村,因战乱关系,民国卅五年,家兄因朋友之介绍,让我进安阳城青年军招兵站报考,录取后就编到青年军二〇六师第四团三营九连,当时我只有十八岁。在洛阳受训后,到永济、灵宝等地作战,然后又回洛阳参加保卫战。后来到郑州,本想回归安阳,因为看到家鄕很多地主,都已变成难民,我就不敢回去了。军中已接到政府指示,要到台湾整编训练,经过南京,于三十八年,我随部队来到台湾凤山,受训完毕到台北圆山,又移淡水和金山等地,转为工兵,修筑碉堡和掩避部等之事。不久

  • 文章安阳青年从军记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石玉田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洛阳会战 抗日战争 战斗训练 青年军

    一、前言民国三十五年的秋天,桂花飘香,秋风送爽,学校都正在开学,我放弃了读书,志愿去投考第二期青年军。第一期青年军是民国三十三年抗日最激烈的时期,政府迁都重庆。先总统蒋公,号召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口号是「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可惜那时我未能赶上。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日本人投降,全国欢呼达到沸腾,第一期青年军在六月三日复员。八年艰苦长期抗战,民不聊生,胜利突然从天而降,全国上下一切未能就绪,中共利用这个时机展开全面动乱,到处攻城略地

  • 文章千万人吾往矣第十届豫籍杰出女青年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周莉音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人物自述 人物生平 河南籍 女青年

    民國四十年我出生於嘉義,河南人,仁愛中學、中山女中及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生,民國七十年獲華府美利堅大學國際傳播學碩士學位,民國七十三年自革命實踐硏究院結訓。蔡信發博士、李鍾桂敎授爲學生時代之恩師,受栽培特多,影響也最大。此外宋時選先生、蔡維屛大使、夏功權大使、沈劍虹大使、及今日外交部長官均爲提攜拔擢我的先進。我的父親周俊岐先生原投身軍旅,抗戰保國,隨政府來臺後轉任公職,一生廉介忠勤。我的母親任盛珍女士爲開業助產士,目前任職於板橋衞生所,賢淑慈祥,相夫敎子,...

  • 文章刘绍棠与方城文学青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郭運栓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刘绍棠 文学青年 文学创作 文学采风

    后接到信和五本书,信中写道″……三年来,我接到几千封来信,由于文债累累,活动频多,不能一一作复,深感内疚。但是当我接到河南省方城县杨集乡花沟村青年读者们的来信时,激动得停下手头创作,当即给他们回信,寄上我的作品。并且,应他们的要求介绍了我的创作情况,希望和他们保持经常联系,听取他们对我作品的意见。″自此,中外文化书信院长、北京写作协会会长、著名乡土文学大师与方城文学青年结了缘。(二)著名作家刘绍棠出生于北京市通县儒林村,成长在运河的怀抱中。他十二岁开始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