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读后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石破天驚識吉甫(二)李辰冬的《詩經通釋》、《詩經研究》、《詩經研究方法論》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之妄、明人之凿[1],不过许多问题,他仍不能解答。到了李辰冬先生的《诗经通释》,《诗经》二千多年的翳障才全被扫淸,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硏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辰和姚际恒是普朗克(Max Planck),那麽,李辰冬就是爱恩斯坦了。二十年来,李先生一直惨澹经营,受尽世人的奚落、排斥、嘲讽,基金会的衮衮诸公看了他的新论,更吓得马上停止该会在经济上对李先生的一切支助。[2]因此,李先生的论点,短期内大槪仍不会为一般人接受

  • 文章石破天驚識吉甫(一)李辰冬的《詩經通釋》、《詩經研究》、《詩經研究方法論》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李辰冬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自一九七八年起,《詩風》每年六月都爲中國的古典大詩人出專號作爲創刋紀念。由於我一向希望重評中國的古典詩,所以每年都乘專號之便,撰文詳論這些大師的藝術。討論這些詩人前,所做的準備工夫都差不多;先讀詩人的全集,記下個人的見解,然後把其他的評論瀏覽一遍,看看前人有哪些論點需要調整,哪些卓見値得推崇。做完了準備工夫,我就會輕騎挺進,開始用藝術的標準全面衡量詩人的成就。上述的批評方法,四年來一直無往而不利。可是到了今年的《詩經專號》,準備工夫做完了好久,我仍勒着馬...

  • 文章「监院风云」读后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2期  作者:張振郁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于镇洲 河南乡贤 《监院风云》 读后感

    張振郁(振聲)寫在前頭「監院風雲」這本文集,又名「強項監委于鎮洲」,是由劉延濤、張正紳、王廣亞、王俊傑、張豁然、李守孔、季蔚秋、趙化彬、喬鶴亭、王世民、盧博文、丁華永、柏楊原名郭衣洞、龔選舞、郝遇林、曹啟文等十六位學者專家,先進名流,分別撰文,由南陽才子,名作家丁華永先生主編成集,由育達商職出版發行,可說是「于鎮洲傳紀」,主要頌揚「河南大老」、「西平縣大家長」于老的秉性剛直,永不低首之風範,正如孔子言:「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情操;孟子言:「富...

  • 文章父著「寸草春暉」讀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丁伯康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寸草春晖》 读后感 思乡思亲

    吾的籍貫爲河南南陽,但生在此令中國人悲傷之時代裏,長了二十多歲,竟不得見故鄉的淳樸風貌;在我的腦海中對故鄉的印象,大抵只有從電視上播出之大陸風光中攝取一二。去歲,家父爲祖父百齡誕辰著「寸草春暉」一册,讀之,思之,從此書中對故鄉之風物可窺其梗概,亦使吾對從未謀面之祖父母有了初步之認識。在祖父母那個時代,正値清末民初軍閥割據,繼以日本侵略,兵荒馬亂,北方農村所遭受之破壞,生活之困難艱苦,對那一時代的人而言,無論是精神的,物質的,都非常貧乏,但他們依然是挺著腰...

  • 文章一本可讀性髙的好書——中國文字與書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華羽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中国文字与书法》 读后感 书法艺术 作者简介 安国钧

    中華民國甲骨文學會印行安國鈞鄉長編著之「中國文字與書法」一書,呂佛庭鄉長題耑,台灣省教育廳長陳英豪寫序,十八開本精印,都一百八十餘頁,從中國文字概說、中國文字起源、書法的演變與硏習、文字的演變與書寫的訛誤,書寫方法、字體結構與書寫的章法、碑帖的臨摹與文房四寶等七章,將中國文字自創始到每一朝代的演變以及書寫方法,使用工具等,均有詳細的說明,内容豐富,記述翔實,不失爲一册硏究中國文化具可讀性的好書。安國鈞鄉長早期硏究甲骨文,數十年如一日,其作品曾在國立歷史博...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