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诗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抑郁一生的诗人杜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杜甫 诗人 生平 诗词

    杜甫(西元七一二—七七〇),字子美,唐朝大诗人。祖籍湖北襄阳,在他曾祖父依艺,任职河南巩县县令时,迁居河南巩县,故称河南巩县人。杜甫曾在长安附近的少陵住过,有时自称「少陵野老」,所以后人也称他杜少陵。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中宗朝的名诗人,官至修文馆学士,尙书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山东兖州司马,京兆府奉天县令。杜甫童年家境小康,生母早逝,继母将他寄养住在洛阳的二姑母处。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二姑母特别照顾他,有一次他与二姑母的儿子,他的表弟同时生病,当

  • 文章街头诗人周梦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1期  作者:楊却俗 出版时间:1971-11-01
    关键字: 周梦蝶 诗人 还魂草 卖书

    的书架竖在那里,放在一旁似乎是装书的纸箱还未打开,甚至于书已经摆在架上,而它的主人—对面墙边的那位「老者」还没有来,或者是摆好了书而又不知道到甚么地方去了。它和他似乎没有关系,它和来往的行人也似乎没有关系。他是谁?「中国现代诗选」的第四十二页如此地写着:「耐得住孤寂的诗人是有福的。」「周梦蝶,好一个向往飞翔的名字,在中国现代诗坛上,被谈论最多的是这个名字,被诗魂暗暗地守护着的是这个名字,被翻译成英、法、韩、日文的是这个名字,就是这个名字,在台北武昌街头,蒲团

  • 文章威鎭西北的兵部尙書王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李祥英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王越 兵部尚书 名将 诗人 文武双全

    王越,字世昌,濬縣人,長身魁偉多力,善射,涉書史,雄才大略,登明景泰二年進士,文武雙全,廷試日,起颺風其卷,更卷乃考畢,授御史,出史陝西、浙江、聞父訃:不俟代輒歸,爲都御史所劾,帝特原之,數年後試卷由朝鮮貢臣呈還,文不思慮動筆千言,著有詩集刊列四庫全書,親率士卒轉戰甘、青、緩、河套、哈密、賀蘭山、作戰身先士卒,身不離鞍,手不離弓,親兵愛民,公正廉明,賞罰公開,家無餘財,機智多謀,屢建奇功、獎勵部下,爲國舉才,七十三歲仍戌守西北、死于住所、諡襄敏公,授鐵卷...

  • 文章芝麻叶·粗瓷碗·胡辣汤诗人痖弦回乡探亲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周熠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庆麟 诗人 探亲 同乡 痖弦 芝麻叶 思乡

    台湾著名的现代派诗人痖弦(本名王庆麟)先生,于金秋时节回到隔绝四十余年的故鄕——河南南阳县陆营鄕杨庄营省亲祭祖,我和几个文友有幸拜访了他。王庆麟先生一九三二年出生于南阳城南五十余里的杨庄营,一九五一年以痖弦笔名发表诗作而登上台湾诗坛,多次获奖,出诗集多部。一九七七年出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笔至今,在海外颇有盛名。这次王先生回到故里与其说是寻根祭祖,毋宁说是偕妇挈女回老家感受故土亲情和家鄕风韵。听他说一口南阳土话,我暗暗吃惊他少小离家,四十多年鄕音未改

  • 文章追根探源話杜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陳武戟 吳彥流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杜康 诗人 生平 诗歌 灵池

    七十里」。解放后,《辞源》修订时改注为「河南省汝阳县境内」。至今,位于汝阳县东郊的紫逻山、石门岭还留有刀斧痕迹。同时,《辞源》还收录了唐代大诗人杜甫《送友人贾阁老绌汝州》诗一首诗曰: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故事到此,并未完结。据传说那只金龟后来屡被人见。杜康村位于汝阳县海拔最低处,但有史以来,无论山洪多嚣,从未损及庄园。相传,洪水上涨时,有人曾见金龟动于波涛之中,疏流排浪。人们感激金龟,用青石雕长丈余,高三尺许的「圣像」供奉于杜康庙内,一直流传至今。近据

  • 文章诗人徐玉诺(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李士英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徐玉诺 诗人 往事回忆 人物事迹

    手边的一师文凭,像靑蛙一样,跳进诗的池塘。他认为诗是天籁,不是「做」出来的。好像女人生小孩,有孕自然会生出来,没有孕的女人,只会拉屎拉尿,却生不出孩子。不过,会生孩子的女人,也有多产、少产、难产、流产之别。现代诗人,多产作家甚多,少产或难产的作家不一定就不好;但常流产的诗人,作品一定是短命的。他加入「文学硏究会」,是文字因缘;入了行有些好处,可以认识许多朋友。「雪朝」是个诗社,人数少,联系较密切。他常谈到朱自淸、郭绍虞、兪平伯……等人。「诗」刋是文学硏究会办的,他

  • 文章張謂詩堪諷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1期  作者:岱宗 出版时间:1975-11-25
    关键字: 张谓 河南先贤 《早梅》 河南诗人 沁阳乡贤

    張謂有詩曰:「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行路人」。此爲張謂題長安主人壁詩也。詩題主人爲誰,未據註明,諒指旅居京師客店主人,因荷囊羞澀,致遭白眼,憤而題壁,文詞通俗,用意至深。人惟冷暖,世態炎涼,古往今來,莫不如是。此詩何啻痛罵其主人,趨炎附勢,刻薄無情,不但自發心聲,且替天下寒士吐一口氣,抑亦勸告世人,崇尙道義,使社會風尙,歸於厚樸,言詞悲憤,對世道人心,裨益甚大。張謂,字正言,河內人也。少讀書嵩山,淸才拔萃,汎濫流觀,不屈...

  • 文章诗人徐玉诺(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李士英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徐玉诺 诗人 往事回忆 人物事迹

    又剪寄一份罗文,而且还加上一篇史紫忱兄的大作:「靑年时代的诗生活」,里面也有点谈到徐老师的资料。我所以如此重视罗靑先生的大作,一方面是因为他对玉诺先生的一首「诗」,不厌其详地反复推敲,深入剖析,以鉴赏家的态度给予作者及其作品以相当客观的评价,颇为钦佩,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引证的玉诺先生两首诗,都是名作,在自由中国非常难得。二、师生关系·半个世纪正如罗文所说:徐玉诺先生「是新诗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作品多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民国十一年,他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文章古裕州鄉間貧民三奇才(外二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姬明富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卢景炎 清末举人 王潘 打油诗人 裴长义 裴长寿 三弦艺人 人物简介

    滴水成冰。卢景炎把笔尖放嘴里哈几哈,才能写几行字,就这样他从容答完卷子,待主考官宣布时间到,他即交卷,别的考生还没有完篇,独卢的文章高人一等,得中举人。因他出众,按院提审了他的卷子,果然是文才惊人,字迹出奇,便向他要求写幅对联。按院看,拍案叫绝:「此字刚劲有力,狂荡不羁,眞乃卢先生也!」为试其文才,按院灵机一动道:「青石板又软又硬」让卢对答,卢曰:「黄河水翻滚不热。」按院惊喜得把手一合:「卢举人,眞乃裕州奇才也!」打油诗人王潘王潘(一八六五—一九三八),方城西尹

  • 文章明代大诗人李梦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3期  作者:楊蔭華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李梦阳 河南先贤 复古派前七子 河南诗人

    之后七子,先后辉映,领袖诗坛,李攀龙王世贞崛起后更奉李氏为诗宗。其时,天下推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为四大家,世人无不争效其作。且有人以为七言律诗自杜甫以后,善用顿挫揷叙之法者,唯有梦阳一人而已。清初大诗人朱彝尊在其曝书亭集中称:「明诗之盛,无过正德,而李献吉郑继之二子实得子美之旨」。可见学杜诗最有成就者即为梦阳。又清末学者李慈铭在其越缦堂读书记中亦称:「余称明诗过于宋,中叶之空同大复,末季之大樽松圆,皆宋人所未有……」,又称:「自宋以后,东南人才益盛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