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记载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方城在歷史上的「三個之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王磊 熊飛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楚方城 陈胜 张骞 史料记载

    继续战斗,很快收复了陈,并杀掉庄贾,为陈胜报了仇,同时,在陈胜义旗的感召下,刘邦、项羽先后起兵,终于在次年灭掉了秦王朝。陈胜牺牲后,葬于芒砀山(今河南省永城县),谥为「隐王」,建政后,人民政府整修陵墓,竖碑纪念,郭沫若书写碑文:「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之墓」,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开创了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规模,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大规模农民战争树立了光辉范例,载入史册。陈胜作为中华民族农民起义的开山鼻祖,千秋万代,令人景仰。据《史记》记载:「陈胜

  • 文章鄭州憶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郑州历史 风土人情 黄河流域 史料记载 回忆往事

    复员,继又动员戡乱,政府自无余暇从事地方建设。(记得当时仅利用接收日军所遗物资,由工兵协建了一条水泥路——大同路,自平汉路车站至小西门。)黄河流域乃我中华民族发祥地,且因而产生了一脉相承的中原文化,光辉灿烂,弥足自豪;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泥沙,滚滚而下,自成以东转入平原,黄沙淤积,河漕高出堤岸,每每汎滥成灾。总计自夏禹导河以来,在历史上记载的已有六次改道。抗战初期,政府基于国家战略需要,在郑州与中牟之间又实施了一次人工决堤,藉以迟滞日寇西进,争取时间余裕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