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重印呻吟語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6期  作者:侯象麟 出版时间:1976-06-25
    关键字: 呻吟语 序言 重印

    吾邑先贤吕坤,字叔简,号新吾。明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侍郞等职。因直忤权贵,乞休故里,林居讲学几四十年,著有家礼翼、家礼疑去伪斋集、闺范实政录、交泰韵、呻吟语等书。其学主简易躬行,不涉高远,为明季学术最醇正之大儒。其呻吟语一书,乃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本,于先儒语录中最为精粹,亦救人救世之良药也。已病者可收淸心窒欲、克己复礼之效;病愈,自免呻吟之苦,未病者得以克明峻德择平中庸,日跻于圣贤之域而不自觉。吾鄕诗礼之家,莫不奉斯书为榘范,以敎子弟,至今俗尙

  • 文章处世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2期  作者:王果正 出版时间:1976-12-25
    关键字: 盛世箴言 人生反思 处世格言

    今岁五月间因内子足部扭伤,不良于行,特陪同至中坜巿叶外科诊疗,忽见其壁上悬有处世箴十七句,简意赅,对人生体验,极为深刻,笔者除书以自勉外,觉得颇有宣扬之价値。谨将原句转录敬请读者本庄敬自强之精神,遇变不惊之态度,能安详和乐度过一生,则为笔者之微意耳!其句如左:天下有二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天下有二苦:黄连苦,贫穷更苦。人间有二险:高山险,人心更险。人间有二薄:春氷薄,人情更薄。知其难,守其苦,测其险,忍其薄,可以处世矣!

  • 文章敬悼偉大學人王廣慶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4-03-25
    关键字: 王广庆 语言学家 教学

    王公广庆字宏先,世居河南新安,耕读传家,中原望族。民初数任县长,政绩迭著,政府都南京后,历任监察委员、国大代表、河南大学校长,行宪后任立法委员,以迄于今。建树斐然,献替良多,早经誉满全国,有口皆碑。公博读群书,晓达古今,学养深厚,道德高超,忠党爱国,终身无间,宅心仁义,立身谨严,处世谦让,待人笃诚。治学硏究精硏,著作精辟入微,书法苍劲毓秀,文字音韵词学尤为精湛。其道德文章书法著作,同为擧世景仰。所著「河洛方」、「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语文发微」、复音

  • 文章宋子芳書畫選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作者:胡豈凡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宋子芳 书画 序言 绝句

    自伏羲氏画卦象,以通天地之德,状万物之行而有画,仓颉氏涂鱼龙鸟兽之状,结物类大小众寡之态而有字以来,迄今已数千年于玆。传略有之,书与画,所以成造化,助人伦,穷变迁,测隐微,与天地同其功用,与四时同其行藏,盖以书能敍其事,不能载其状,画能成其形,不能明其体。是以存形莫善于画,载莫善于书,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位画家,挥纤毫之劲笔,运灵巧之思维,以状宇宙间至奥之体,而美化万物,幷展方寸之能,涂千里于呎尺之上,记神形于片语之中。使雅人达士,坐斗室之间

  • 文章安陽土話拾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扈先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方言 合音 土音

    弱冠离家,负笈南京,抗日军兴,于役军中,八年转战,继又播迁台湾,背井离鄕,屈指已五十年矣。家鄕土话,几已遗忘迨尽,来美之后,偶遇一二同鄕人,谈之间,洞感安阳土话之声调,异常亲切,勾起无限回忆。乃就儿时记忆之所及,得词十余,但大多有音无字,勉辅以注音符号,而列擧如下表,错误之处,在所难免。盖希能就敎于同鄕诸先进,以收抛砖引玉之效也。以上所擧,大部为名词,及少数形容词,如脏、很等。皆像日常用语所常见者,此外,在我们的土话中,也有用字或用词极斯文的一面,例如

  • 文章郝培芸回憶録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郝延平 出版时间:1972-02-01
    关键字: 郝培云回忆录 传记历史 拾遗 序言

    的生动,都在其次。本书如果有少许价値的话,那大槪是它反映了家父生活的曲折性。我想,很少人会在一生中经历了淳朴农村、海军学校、杂牌军队、游击抗日、监察补给、国大代表等生活。正如本书「前」所云,参加其事者未必能记之,而能记之者亦未必有此等经验,所以本书亦可说是「拾遗」。这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叙述中国内地的农村;在第一章里,对农村的秩序、会社、娱乐、敎育、交谊等,描写得十分详尽(第三、四、六、一九、二十节),并认为地主与工人之间,存在有融洽的合作精神(页四);但是这种

  • 文章晶楚詩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季蔚秋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马晶楚 诗集序言 河南名贤

    先生秉性耿直,热爱朋友,与余交称莫逆,各以志趋,分处台海两岸,时光匆匆,阔别已四十余载,两地悬念之情,不可喻。一九九一年五月,余返乡探亲,始相把晤。正谋作长夜之谈,藉剖离情,以倾积愫;讵意晶楚先生突罹心疾,入院急诊,痛榻之前,不容多,乃将此书(稿)交余带回,缘鉴如此,为之唏嘘!幸余返台不久,即接先生来书,已占勿药,欣慰无似。长夏寂寂,每展其作,思诸如涌,方审其饱经风霜,历尽沧桑之状有令人不忍率读之感!盖放翁之晚景苍凉,东坡之际遇坎坷,诗人之不遇,鸿才之难

  • 文章〔特載〕思親勵志報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7期  作者:蔣經國 出版时间:2002-01-10
    关键字: 父亲教诲 人生箴言 思亲报国

    看到 父亲雕像眼中睿智的光芒,透入心中,我立即思路顿开,迎刃而解。实在,父亲健在之日,为我 领袖、为我慈父、为我严师,而我今日仍无时无刻不在承受 父亲的遗爱。二父亲一生,行云为,受孔孟圣贤和 国父的影响很深,认为我们对于孔孟学说,「重在实践笃行,贵能学以致用」。所以 父亲一生实践孔孟之道,处处表现在行为生活上、道德生活上、政治生活上、精神生活上,可以说是一位仁民爱物的粹然儒者;而自 父亲追随 国父参加革命之时起,即尊为父师,所以「终身秉持遗训,自矢不达

  • 文章思君非一世 怅望山水间 刘延涛先生纪念文集出版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王廣亞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刘延涛 文集序言 回忆往事

    右弯的地方,就像一个人的肩膀,务必要让它挺直,才能显出精神和气象来。」对一个从来不用功的书法业余爱好者而,这真是最直截中肯、又不失温厚的批评。这是我最后一次聆听延涛先生的教诲,回顾之前他回异于以往简默的行止,大概就是所谓「回光返照」的现象吧!立清兄和我虽感讶异,却未能及时察觉,不意当日一别,几成永诀,再见面时,先生已呈弥留状态,与一个多月前来校赏画时的矍铄神情判若云泥,实教人怆怏难怀,无法接受这个沈痛的事实。早知如此,自己就应多腾出些空来,陪他走完

  • 文章纪念董彦老的一篇序——中国名画硏究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1期  作者:李霖燦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董作宾 中国名画研究 序言 往事回忆

    希望能得到各专家硕学的指正。这些文学大半发表在大陆杂志,故宫季刋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所的集刋上面,原来有意的把它们区分之为故宫读画箚记及海外读画箚记两个系统,如今觉得在中国画史大体系之下,这两道河流可以合龙,都是对我国名画及名画理论的探讨,所以便决定以中国名画研究为名。当初以读画箚记为名,立论甚笃,悬见甚高,自约每撰一篇论题,总希望能增添一点新观念或能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目的是在为我国画史建立一块可用的基石,因为只有这样就实论事集少成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重写

共31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