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閒話螞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5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5-05-25
    关键字: 蚂蚱 灾荒 日军罪行

    前几天与鄕长王书仁老师闲谈,说到民国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年故鄕河南遭旱灾时,蚂蚱成灾,提起来吓坏人。说起蚂蚱:人人皆知,谁都见过,蚂蚱的别名为蚱蜢,又名蝗虫,又名螽。蚂蚱有大小之分,大者:长约六、七公分,小者:长约三、四公分。论颜色:有草黄色、褐色、靑色、绿色。会飞者是蚂蚱,未脱皮能爬会跳者为蝻,(亦称小蚂蚱)。中原境内蚂蚱很多,蚂蚱在高兴时鼓起双翅膀,弹起两大腿,可发吱吱吱……声,夏、秋季里在地里(即田里)路边到处都可看见蚂蚱,中秋节以后天气渐冷

  • 文章先室魏阎嗣诉女士述与悼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魏傳基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阎嗣诉 人物行谊 悼词

    壹、述先室氏阎、名嗣诉、字怡如,与传基同里闬,民国四年正月初八生,秉性贤淑,刚正温文,嗜爱整洁,勤劳节俭,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与人友善,任事负责,克尽厥职,资质聪颕,记忆奇佳。恶沽名钓誉,不尙浮华,修身克己,忠贞爱国。阎姓为吾宛望族,岳父受典公,字徽五,习法律,早岁从事新闻工作,创豫州时报,为豫省民间大报,反抗军阀,鼓吹革命,为民喉舌,久著贤声。后转入政界,历任豫省武安、杞县、新野、通许等县县长,及民政厅科长,历有年所,政府为奖励有功,曾以

  • 文章追忆延安之(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5期  作者:楊蔚 出版时间:1970-05-01
    关键字: 延安行 人物回忆 戴笠 周恩来

    本社社務委員兼河南同鄉會理事長楊蔚先生,追憶抗戰初期奉中央派赴延安視察經過,記述資料至為珍貴,原發表於中外雜誌,本刋特予轉載。 ——編者附誌

  • 文章紀念從吾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張寳樹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姚从吾 治学 人物行谊

    从吾先生具有坚强的性格,更具有革命者无畏的勇气。他是史学专家,一生从事敎学,择善固执,锲而不舍,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一直到从硏究室的座椅上倒下,他的精神还是沉潜于学术之中,这是非常人的卓越为。从吾先生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具有坚定的中心思想,三民主义是为人羣服务,牺牲个己,造福社会,所以从吾先生从不讲究个人的生活,这不是他不懂得享受,而是知道大众都在苦难之中,他乐于穿一袭长衫,着一双布履,居陋室而无改其情趣,兴致勃勃,一直都是如此。际玆执笔之时,从吾

  • 文章追念好友協唐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1-04-01
    关键字: 吴协唐 人物行谊 革命 军政

    韶光易逝,协唐先生逝世已经十七周年了!当他离开世界的时候,消息突然传来,如同晴天霹雳,接着即忙于筹办丧事,无暇执笔写一点哀思的文字来作纪念,万端萦怀,莫能自己。协唐先生具有公忠坚强,诚朴爱士的性格,与革命者无私无畏的勇气,其一生从军从政,均一本实三民主义,救国救民的目标,择善固执,锲而不舍;历经北伐、剿匪、抗日、戡乱诸役,或荷戈前驱,或运筹帏幄,或主持兵役,或负责政,处处都建有辉煌的成绩,彰彰在人耳目间。其持躬严正,待人诚厚,治事勤谨,事上忠贞,尤足

  • 文章金秋探親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張孟蓁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探亲 行程 纪实 家乡现况

    我们怎么孝顺我们的父母,我们也照样的孝顺您们,照顾您们!」不管如何,真是感动窝心之极!青岛—莱阳我们第一站先从香港到青岛,香港机场实在太大了,上上、下下,还得坐电联车,才能到登机门,所以年纪大动不便少出门的人,最好还是有人陪伴带领,否则真会错掉了飞机。香港的安检似乎并不严谨,也许因为不是到欧美吧。我们坐东方航空班机,一上机,只见空姐几乎个个都是高挑的美好,本以为是北国佳丽,却是南方娇娃。从机上往下望,真像是多种颜色涂抹的彩色画布,非常美丽。青岛机场入关手续

  • 文章常香玉補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2期  作者:劉令輿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常香玉 陈素贞 懿行补述

    在中原文獻—第十三卷,第十期中,有岐山先生之豫劇皇后常香玉一文,以同鄕之誼,稍加補述。常香玉乃鞏縣神堤人,與劉書霖主席,家鄕相去不遠,神堤乃洛河入黃河口,古稱洛口是也,常香玉本姓張,世父在鞏縣黑石關豫劇班,操琴亦間唱旦角,故常香玉幼時,在西黑石關豫劇班習戲,豫劇班爲西黑石關孟家所養,孟慶瑞同鄕,可能知之更悉,十歲左右,卽演刀馬旦,如樊梨花、穆桂英等,聲譽鵲起,人知其非池中物也。年已及笈,由父携至開封登台,寄名於當時河南省政府委員常士箴爲乾女兒,故改名常香...

  • 文章返鄕廿五天踪记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2期  作者:饒蘊英 出版时间:1991-10-03
    关键字: 返乡 行踪 开封 画展 武昌

    前述唐诗中有「我从故乡来,还回故乡去」之句,古人怀乡意见,跃然显于诗文中。个人早已年逾六旬,生不逢辰,离家同家人音讯断绝将四十载,今时空轮转,海峡两岸开放探亲,既能返乡,焉能不归?故在七十七年四月,即有首次返乡之,迄今一连四年,年年归去一趟,深以能在有生之年,能够返回故里家园,实为不易之事,故自己打算,只要情形许可,每年至少回去一次,期能祭扫亲人墓庐,以尽人子之份,探望故乡亲友,小图聚晤之乐。今(八十)年自不例外,早在半年之前,即先着手筹划,仍随同

  • 文章抗戰初期日軍屠濬縣城追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王世德口述 王希良撰稿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浚县 屠城恶行

    时在民国二十七(一九三八)年春初,转战华北战场之国军二十九军,由军长孙哲元上将率领,血战保山河之役,牺牲殉国者除副军长佟麟阁中将、师长赵登禹中将等高级将领外,官兵伤亡极为惨重,乃作战略转进,退至平汉铁路西侧沿太山麓之线整补,准备继续对日作战。而疯狂的日军沿平汉铁路大举南犯,由保定突进至豫北彰德府(现安阳县)以南地带。国军为阻敌南进中原,随先炸毁黄河铁桥,几使豫北的防守陷于眞空。当时进据汤阴、濮阳各地日军,经常四出抢掠猪鸡、奸淫妇女,无端杀害无辜,鄕民

  • 文章最偉大的外交家翻譯家唐高僧玄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5期  作者:張三義 出版时间:1990-01-03
    关键字: 玄奘 洛阳 佛学 西行经历 外交

    因为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待了六年之后,已无更高的佛学资料供其硏究深造。不久听说在四川的成都一带,有好几位高僧在弘扬佛法,讲解「大乘经」,于是他辞别了净土寺,并说服了他的胞兄长捷,二人一同准备前往四川,从此开始了云游生涯,他们兄弟俩又囘到家鄕河南,禀明了父亲之后,从河南偃师县出发,经过陕西进入四川,在沿途旅走走停停,逢庙入庙,拜访名师,硏讨佛经,他与二哥长捷过了六年云游僧人的生活之后,玄奘为了作进一步佛学硏究,计画是想沿着长江南下,但是他的哥哥却不同意,其

共98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