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蝗灾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民國卅三、四年故鄕安陽災情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5期  作者:廣華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安阳灾情 蝗灾 田边拜祭 自然灾害

    旱生蟆蜡,涝生虫。」「丰收兔子溅年鱼。」天意乎,人意乎,无可定论。不过有战乱亦恒有水旱之灾,有水旱之灾接着就要有蝗灾,这似乎是一种循环作用,可是每当丰收季节田野间的兔子特别多,那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但是到连续下雨,通常说是黑龙下树,一定要连续下四十九天才能放晴。下雨不得人心烦闷,就想出许多迷信的办法,什么「廿个和尙顚倒顚、明日是个大晴天」、「门后面吊棒槌,明天好日头」,事实上每年到农历五、六、七月通常是三五天,不超过十数日会下雨的。尤其七月连续下雨,田里

  • 文章童年瑣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喬學忠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风土人情 吕先生 戏台 玩大圈 蝗灾

    气死了!」由以上两事,大概可以证明,人们常说的「女孩比男孩较早懂事,」其言不诬。十、荒年所见大约民国三十二年,华北荒旱,又有蝗灾,粮食奇缺,平时弃之不食的东西,这时都拿来吃。如豆饼,芝麻饼,豆腐渣,菜根,野菜如猪毛英,麻芝菜等我都吃过。豆饼,芝麻饼是榨过油的,坚硬无味,很难吃。豆腐渣很软,用点油盐一炒,倒不难下咽。麻芝菜茎细而长,叶小而厚,多汁,平时也常吃,同院一家则到河中捞蚌壳煮食,亦有人捉蝗虫来烤食。至于因饥饿而发生的事,有几件是我亲眼所见,而终生难忘的:⒈我家

  • 文章從台灣九二一大震災談故鄉安陽近一百年來天然災害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段運午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断层地质 旱灾 蝗灾 地震 自然灾害

    下消灭蝗灾工作获致具体的控制。大陆北方历来处于严重缺水状况下,生态恶化足以威胁人民的生存,更为历代统治者蓆边之患。大陆水资源平均为两兆八千亿余立方公尺,如以淮河画分南北,显见水资源分布极为悬殊。长江以南耕地面积不足大陆四〇%,而拥有大陆水资源八〇%。但北方占大陆面积五〇%以上,耕地面积为大陆四五%及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仅有大陆水资源十二%。由此可见北方旱灾应是「天命」!据知大陆已着手落实南水北引,开辟长江上、中、下三条河渠引道,近来又计画开凿西藏之

  • 文章捕蝗蟲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張從舟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蝗灾 捕捉蝗虫 销毁虫尸 人定胜天

    人老了,亦就糊理糊涂记不清楚了!曾记民国三十二年,正是日寇侵占我国第六年,时日寇败象已露。国人当然心中暗喜,期盼敌人速败,早日收复失土。刚割完麦,轧完了场,乡人正忙于耘土除草工作,促使禾苗茁壮向荣。可是就在这月明星稀微风和畅的夜晚,人们正准备入室休息;天降蝗灾,不知从何处何方满天飞来,落脚我区。大家见此情景、心想,不数日,田中禾苗可能全被吃光。在靠天吃饭的我乡,大家愁容满面,苦无计可施。如任其吃光,即无收获,将造成饥荒。年青人肆意捕杀,但老人反对,说神感

  • 文章九十憶往樂事在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河南旱灾 河南蝗灾 救济灾民 抗日战争 生平自述

    引言:九十忆往事,奉献为党国,服务不辞劳,助人最快乐。一、民国卅一年间,河南省八个月滴雨未下,田禾干枯,五谷不收、民不聊生,次年又发生蝗灾,由豫东黄汎区启动,小是蝗蝻,大的是蝗虫,舖天盖地而来,人力难以抗拒,如秋风扫落叶,所到之处田禾被吃净光。连年灾害,哀鸿遍野,百姓无米为炊,吃树皮草根,维持生活,我在三一总部恳请长官拨借麦子二万斤救济家乡灾民。二、民国卅二年河南发生严重旱蝗灾害百姓吃谷糠树皮,野菜草根度日。灾民逃亡者不绝于途,巿场柴桂米珠,严冬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