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历共返回1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話説童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童年 回忆 经历

    我的祖籍在河南省羅山縣第四區宣化鄕杜家灣。先人遺留有房屋田地,家道小康。先祖父名道立,字德軒,生前爲清代敎諭,祖母曾氏。先伯父名重文,字勸予,伯母陳氏。我父行二,名重英,字酌予,亦字若愚,母何氏。先叔父名重豪,字量予,嬸母三娘名張玉輝。大姑適汪、二姑適陳、三姑適華、四姑適陳。在太平盛世,生活都很安樂。可是不幸自我出生後,家鄕就糜爛了,先跑「白狼」以後又有呂鬍子,都是土匪,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我父早歲從軍,在濟南鄭州一帶,任馮玉祥將軍戎幕的秘書,在軍書旁午...

  • 文章從人生經驗談管理知識實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徐立德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人生 回忆 感想 学习 经历

    自己的人生经历。当我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最主要的目标,是思索在今天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要传达给各位一些什么讯息,对各位有什么帮助。我认为,我是一个非常平凡但也可以说非常幸运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很自然地会感触到,假如大家认为我是这个社会尚有一些成就的人,那么我实在要感谢我们的国家,我也相信每一个人若努力都有他的机会为国家社会服务。我出身在一个可以说是相当贫苦的军人家庭之中,父亲并非陆军军官正科毕业,而是以特训班的身份取得基层军官的职位,幼年是生活

  • 文章最偉大的外交家翻譯家唐高僧玄奘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5期  作者:張三義 出版时间:1990-01-03
    关键字: 玄奘 洛阳 佛学 西行经历 外交

    唐三藏玄奘法師,在未出家前,姓陳名禕,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即公元五九六年),出生於河南省偃師縣一個陳姓世代書香的家族,家道小康,其父陳慧,是一位很有學問的飽學之士,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可能是夙有善根,其在未生育玄奘之前就皈依了佛門。玄奘從四五歲開始懂事起,就非常聰明,體型高大,面像白白胖胖,充滿神童型態,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用眉淸目秀脫俗仙童,這些字眼來形容,亦難表達其更好的氣質與形態,因其家學淵源,在他六歲時就開始讀書,在其父親悉心指導下,未滿四年就...

  • 文章來台後差點溺斃的一次體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孫復功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游泳 运动 溺水经历

    一九五二年初,時任陸軍五十二軍砲兵第一營第一連少尉政治幹事,代理連指導員任內,駐節桃園縣新屋鄕期間。那裡沒有營房,部隊散居民宅,官兵都在附近水塘洗澡,我因不會游泳,就在水塘邊練習埋頭水中憋氣、換氣。這時我連少尉連附馬行禮,突然開玩笑把我推入水塘深處。當時我想自己不會游泳,這下槽透了,非死不可;但本能的儘可能閉口憋氣,雙手雙腳大力滑動,少頃馬行禮,看我一直沒上來,禍闖大了;立即下來救我。正在著急的我,一把抱住他的腰部,他併命游上岸來,終算保住我這條小命了。...

  • 文章羅山成自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自传 求学经历 投笔从戎 退休生活

    自述余姓成,名自正,河南省羅山縣人,民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生於距縣城六十里之酆家店。父成章字福安,務農爲業,以刻苦自學,忠厚待人,聞於鄉里,先是伯叔同堂,家父掌理家務,雖佃耕他人田地,尙可維持全家二十餘人生活,復以家人勤勞團結節儉相持,略置田產。至民二十二年夏,匪患蔓延鄉里,家父被匪勒禁數月,幸家人多方籌措,以銀元二百元贖回,家父返家之日,匪復將耕牛騾馬擄去,遂分食焉,家父在虐禁期中,備受饑渴潮濕,憤病交感,身體削弱,精神抑鬱,期數年,病勢沉重,於民二十六...

  • 文章專訪尹雪曼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李宗雯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尹雪曼 人物专访 写作 求学经历

    在「華欣文化事業中心」,記者訪問到名作家尹雪曼先生。當人們提到名作家時,眼光似乎停滯在那個代表著榮譽成果的「名」上,忽略了一個榮譽與成就的背後是經過了多少的艱辛過程。一個作家的成長,不在作品產量多或銷數多,更不在一兩篇或幾部轟動一時的作品;尹雪曼先生有他獨特的風格。他文筆平實、淸雅,不賣弄美麗的辭藻,只是默默地灌注自己的眞實情感,在平實、淸雅、娓娓道來中,我們也不會迷失在華麗的文藻中。凡是熟悉尹雪曼先生的人,均認爲尹雪曼做人做事均極謹愼而守分,然而寫起文...

  • 文章王應和的奮闘與成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王应和 人物回忆 生平经历

    人生若平淡的溪流,非經打擊不能產生潛力,換言之由艱苦中追求得來之光明,才是眞正的光明。籍隸河南內鄕的王應和同鄕,在事業上得以鴻圖大展,便是本着艱苦篤行不撓不屈的訣竅和毅力而湊效的。王君少承庭訓,硏讀偉人傳記,得以啓迪和開導,使其擴大了思想領域,加深了國家觀念,所以初中畢業後便參加了別庭芳領導的宛西五縣聯防的地方自治團隊,從此習得不少戰鬥技能,這對以後正式接受軍事洗禮,參與剿匪戡亂諸戰役獲益匪淺,同時也立下很多汗馬功勞。更引以爲慰者,由於愛國熱忱的沸騰和志...

  • 文章中原女書畫家陳霖女士苦學有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雪岑 出版时间:1973-02-25
    关键字: 陈霖 女书画家 生平经历

    如你看報常注意文敎版的話,一定看到元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擧行六天的書畫展覽。各大報分別報導,有的寫專訪,有的登照片,眞是轟動一時。看這項書畫展的觀衆,有九十高齡的長者,也有靑年男士與少婦,更多的是愛好文藝的文人學士、名流學者,觀衆日以萬計,這項書畫展爲什麽這樣吸引人呢?自然有它的特殊原因。自古以來,以奮鬥創造而成功的最爲可貴,以安適而靠培植出的人才,所給予他人的感應,只是使人羨慕他的幸運,這理所介紹的是中原女書畫家陳霖,一位平凡而克苦的家...

  • 文章王海玲舞台生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4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1-04-25
    关键字: 王海玲 豫剧 舞台生涯 生平经历

    王海玲並沒有後悔;她認爲她選擇了唱豫劇的路子,並沒有什麽不對。現在,王海玲的觀衆,已經不止是河南籍的人士,更包括到各省;也已不僅是老太太、老先生,而且更包容了年輕的一代。有人還把她在劇藝上的造詣,與菊壇上的某些知名人物相比擬—說她有天賦的演戲細胞,和一付好嗓子等等。但王海玲並沒有「飄飄然」,她認爲那是由於豫劇本來就太迷人的原故。不分生旦淨丑,除了特別高昂的腔調,或某種特殊表情外,槪以本嗓發音,而唱腔是一字一音,很少拖腔,所以句數雖多,但唱起來却通俗易懂,...

  • 文章致力兒童文學創作的嚴友梅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儿童文学 创作 严友梅 人物经历

    在「兒童文學」的園地裏,辛勤耕耘,收獲豐碩的嚴友梅女士,是一位有福之人。家庭和創作,是她幸福,快樂的泉源。在她家雅緻的客廳裏,柔和的燈光下,一杯握在手中的熱茶,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是河南人,說話的聲音又爽又脆,十分悅耳:「我自小就喜歡看書。母親心疼我是獨生女,沒有伴兒玩,常買各種世界童話,給我作課外讀物。那年頭,可消遣的東西有限,我看光了童話書,就趁著父親不在家的時候,到他的藏書樓找書看。那時年紀小,雖然還不太懂文言文,我還是把古文觀止,七俠五義都看徧了...

共106条记录 1/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