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骨文书法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的父亲与甲骨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0期  作者:董玉京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追忆父亲 甲骨文书法

    甲骨文书法名家,就是在龙头村时代扎下的好根基。」「董先生认为硏究甲骨摹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先用玻璃纸蒙在拓片上,钩出轮廓,再与原版甲骨照对着摹写其上的卜辞。董先生觉得对着原版甲骨摹写一遍,才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董先生能精于甲骨文书法,这个摹写的工作的确又给他一个训练的机会。」台伯伯(静农)在「平庐的篆刻与书法」一文中的说法是:「至于他的书法,却不像他对于篆刻,直到病重入院才停笔。他平日不仅是有求必应,有时还自动送给朋友及学生们。因此他的笔蹟流传甚多

  • 文章《耕耘集》金開甲骨文序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宇信 宋鎮豪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耕耘集》 甲骨文书法 序跋 甲骨学 结构特点

    一 序(王宇信)金开(即张坚)先生甲骨文书法《耕耘集》成,专程于二〇〇六年七月三十日来京,到我芳古园家中,兴冲冲地让看他散发著油墨清香的全书样稿。在欣赏他这几十幅甲骨书法作品的同时,我不禁连连称好,并对他完成此书表示衷心祝贺。他不失时机地请我「提提意见」,并要我为之写一篇序。作为多年至交的小小要求,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部甲骨文书法《耕耘集》,开篇为张坚先生写的《甲骨学与甲骨文书法艺术》。可以说,此书是他多年学习和钻研甲骨文以及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心得体会

  • 文章平庐的篆刻与书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臺静農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董作宾 篆刻 书法 甲骨文 人物回忆

    罗振玉叶玉森两氏偶尔用甲骨文字为人书写条幅对联,他们两人的书法,自以罗氏为佳。罗氏所书虽不失安雅,却是小篆的用笔而不是甲骨文的用笔,其弟子商承祚写甲骨文也是如此。彦堂则不然,他对于甲骨文字艺术的风格,体会得最为深切。他说:「谈到作风,便应该摩挲原版,才可以欣赏到书写与契刻的艺术,不得已而看影片,其次拓本。」(见甲骨文断代硏究例)他在断代硏究例中,将甲骨文字的风格分作五个时期:第一期雄伟,第二期谨饬,第三期颓废,第四期劲峭,第五期严整。他的甲骨文书法,大字如写联

  • 文章我的父亲 与甲骨文书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董玉京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专家 书法 悼念 回忆

    甲骨文书法名家,就是在龙头村时代扎下的好根基。」「董先生认为硏究甲骨摹写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先用玻璃纸蒙在拓片上,钩出轮廓,再与原版甲骨照对着摹写其上的卜辞。董先生觉得对着原版甲骨摹写一遍,才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董先生能精于甲骨文书法,这个摹写的工作的确又给他一个训练的机会。」台伯伯(静农)在「平庐的篆刻与书法」一文中的说法是:「至于他的书法,却不像他对于篆刻,直到病重入院才停笔。他平日不仅是有求必应,有时还自动送给朋友及学生们。因此他的笔蹟流传甚多

  • 文章殷墟跫音——記「鑿破鴻蒙」特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李宗焜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董作宾 甲骨文 殷墟 篆刻 书法

    甲骨断代、书风很有帮助。为了西元一九四二年这次展览,董作宾不但亲自送件、布展,还特别为选展的十件武丁时期的甲骨作了摹本和详细说明,写了四幅条幅参展,名为「武丁十甲」,董先生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书法展览」。这四幅董先生亲笔摹写、说明的甲骨文,在西元一九四八年董先生访问哈佛大学时送给了燕京学社。杨联升教授又把这四幅甲骨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发表,把董先生的甲骨研究成果,介绍给西方学术界。为了纪念董先生,我们把董先生当年所选的这五十件在重庆参展的甲骨,在台北重现。虽然距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