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共返回20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趙致文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同郷會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赵致文 郑县 求学 警政 生平

    先生諱致文,字宜斌,祖籍河南鄭縣。鄭縣古稱東里,乃春秋時鄭子產故居,西拊嵩山,北帶黃河,南毗密新,東接廣大平原,爲平漢、隴海鐵路交會處,扼中原交通之要衝,物產富庶,人文薈萃、風習純樸、崇禮尙義,先生生於是鄕,可謂得天獨厚。鄭縣城北之「趙家砦」,爲先生世居之地,村中住戶數十,咸爲趙姓同宗,鄰里親睦,雍雍風和,有仁里之譽。其家有田約數百畝,茅屋二十棟,耕讀傳家。祖考恩成公;父考本固公,昆仲四人,本固公居長,家學淵源,亦耕亦讀,雖未宦世,而望重鄕里,嘗一言解紛...

  • 文章鐵面無私憶包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張元濱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包拯 人物生平 历史

    包拯字希仁,祖籍安徽合肥人(宋史載),後屢官中原,可能播遷鞏縣。筆者幼年居鞏,雖窮鄕僻壤,無論讀書與否,均知包公。現以手邊無縣志可査,謹書可能二字。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江西),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卽解官歸養,後數年雙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來勸勉,始允赴調,知天長縣,有盜割人牛舌者,主來訴,拯曰:第歸殺而鬻之。尋復有來吿私殺牛者,拯曰:何爲割牛舌而又吿之,盜驚服。旋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因貢,率取...

  • 文章抑鬱一生的詩人杜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杜甫 诗人 生平 诗词

    留在蜀中,于是决定买舟东下,离开他「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的四川,带着家人,辞别草堂,顺着江流,漂向茫然的未来。代宗大历元年(西元七六六),杜甫移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在夔州住了约两年的安定生活,这多亏都督柏茂琳的照顾,在瀼西地方得到一片土地,盖了茅屋,安下身来。他在这里植果树,种菜蔬,整田种稻。诗人的生活因之大为改善,还能雇用仆人帮忙做活。这时杜甫的作品甚为丰富。据方瑜著「杜甫夔州诗析论」中云:「杜甫生平诗作共一千四百三十九首,其中有

  • 文章畢呂立華女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黃務成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吕立华 生平 模范 母亲 贤妻良母

    畢呂立華女士,出生於河南羅山望族呂家,呂府詩書門第,忠厚傳家,望重地方,其封翁畢公太昌,爲遜清翰林院出身,早年獻身革命,歷充清、民兩代要職,對於建設國家,貢獻地方,功業彪炳,所至有聲。賢淑端莊的立華女士,出生於新舊交嬗時代,幼承庭訓,知書達理,有大家風範,民國三十八年與夫君志超先生追隨政府播遷來臺,卜居臺南,於空軍供職,在當時大環境,軍人待遇微薄生活困難,蓽路藍縷,艱苦卓絕,她茹苦含辛的操持家務,克勤克儉,相夫敎子,敎有義方,當時兒女尙在襁褓中,現在長子...

  • 文章故 耿誠忠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耿诚忠 悼念 生平 军人

    耿君諱誠忠,三原望族耿氏世冑、其先父子和大人於民國十三年隨西北軍入豫,來我新蔡,隨得沐受敦厚純樸人情之薰被、乃決然落籍吾邑,娶苗氏女爲妻,子和先生歷充聯保主任,商會幹事,深得鄰里之推讚。民國十五年四月三日長子誠忠生,越五年次子誠孝生,子和夫婦方愜意於有子萬事足之歡愉中,詎遭不測之愴痛、夫人苗氏遽然病逝、抛下子和及髫齡幼子使原本幸福美滿之家庭,一夕之間風雲變色!直接影響誠忠、誠孝兄弟二人之敎育呵護。時,抗日戰爭方殷、誠忠卒業小學之際,子和先生亦溘然而逝!彼...

  • 文章董故代表廣川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侯傳勛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董广川 代表 生平 悼念

    董故代表廣川字伯泉河南廣武董前村人,董姓聚族而居,望族也,董氏源流甚遠,舜時有董父者,以畜龍事帝舜,帝乃賜姓董,急就篇云,周大夫二子適晉爲太丈,晉之董孤,漢董仲舒,明董其昌,均董裔名人也,先生祖書堂公字車五,遜清知縣,父兆麟公,曾任鞏縣縣長,河南省政府科長,代秘書長等職,詩禮傳家,庭訓甚嚴,先生賦性淳厚,才識卓越,河南大學畢業後,東渡扶桑,入東京文理科大學硏究,及學成歸國,先後任河南大學秘書,講師副敎授附屬中學主任,河南省立陝縣中學校長,河南省政府建設廳...

  • 文章陶故校長仲英女士傳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0期  作者:韓亮 出版时间:1983-10-30
    关键字: 陶仲英 教育 校长 悼念 生平

  • 文章九五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5期  作者:周樹聲 出版时间:1983-05-30
    关键字: 周树声 自述 回忆 生平 寿诞

    余生於前清光緖己丑年,父牧庵公為河南省直隸州知州,歷牧名區,士民愛戴,母劉太夫人孝慈仁愛,其德行決非一般婦女所謂賢德者可及,余在兄弟姊妹四人中最幼。夙蒙父母兄姊之特別愛護,余亦孝父母而敬兄姊,由幼至長,友于之情甚篤,從無忿爭之事,一門和睦,怡怡如也。童年由父延師在家授讀,十四歲師認為已通經史,命參加順天鄉試,為數萬考生中之最年稚者,三次入闈,計考九天,尚記第一場是史論五篇,第二場是對策五篇,第三場是經義三篇,三場完畢,榜發未中,憤而苦讀,二十歲左右,余欲...

  • 文章悼念鄭恩普將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郑恩普 怀念 追忆 人物生平

    北投中正山下靈山大慈寺的興慈老和尙於本月十四日圓寂了,佛敎說圓寂就是解脫,解脫了一切痛苦,到達彼岸。老和尙現年八十八歲了,早逾耄耋之年,已經是高壽了。梅長齡先生爲他張羅,八月三十日下午在善導寺擧行追思法會,要我寫一篇紀念文。興慈老和尙俗名鄭春揚,字恩普,河南南陽賒旗鎭人。朋友們多知鄭恩普,而不知鄭春揚。我和他是四十多年的朋友、同志,他一生堅貞愛國,冒險犯難的精神,令人欽佩。爰匆草此文,以爲紀念。民國二十八年夏,我奉戴雨農將軍命,督察軍統局華北敵後工作。預...

  • 文章袁世凱與洹上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5-01
    关键字: 袁世凯 洹上村 人物生平 武昌起义

    袁世凱於宣統元年(一九〇八)罷官『回籍養疴』。但他並未回到原籍項城,却到河南彰德府首縣安陽之洹上村隱居。實則,當時他並未生病,故無所謂『養疴』。在洹上村韜光養晦,時僅三年便東山再起而成爲淸廷的內閣總理大臣,且一變而爲民國總統,再進而成爲洪憲皇帝。袁之罷官實種因於「戊戍變政」時的「吿密」。他之「吿密」,實因小站練兵與榮祿結下了密切關係。他之負責練兵,由於在援韓一役中膽識過人,權奇應變,平亂有功。他能隨吳長慶赴韓國幫辦營務,因袁吳兩家係累代世交。因之,本文在...

共206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