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演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紀念宋桂玲老師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5期  作者:耿廣德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宋桂玲 人物纪念 豫剧演出

    改为《樊江关》问世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事啊!为了欢迎宋桂玲老师来台,及感谢她对我们两天的精到的指导,我的琴进步多了,我对豫剧的知识,也眞感觉丰富得多了。我特别邀集台中区五县市河南同乡会各位乡长、张宝英的安阳剧团、刘海燕的捷音剧团、王清芳小姐,以及台北市豫剧改进会的豫剧好友,在台中教师会馆举办欢迎宋桂玲老师来台探亲,张宝英剧团来台演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豫剧演唱联谊会」,一时造成轰动,大家都兴奋的跳起来,我们清唱、会餐、照像,尽情欢乐,把我们多年来未曾显露

  • 文章我的戲劇心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9期  作者:郭小莊 出版时间:1985-09-30
    关键字: 演出介绍 古典国剧 雅音 念白唱腔

    所以我告诉我的学生—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希望他们跟我学了之后囘家去思考,第二天再来与我讨论,有讨论才会用心,也才能获得超越的喜乐。对戏剧艺术而言,我们现在有相当好的环境,不会运用的人会被环境限制甚至愚弄,能善加利用的人,则能在这个环境下充分的展现自己创意;因此,我常常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环境。同时我也随时警惕自己,要对自己的工作百分之百的投入,这种严苛的自我要求,也是今天「刘兰芝与焦仲卿」能够顺利推出的原因。此次演出仍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林冲

  • 文章潁濱中學看京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佚名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颍滨中学 京剧演出 戏剧欣赏 往事回忆

    所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统称之为「国粹」似乎不妥。一九四六年的某日,我们的小鎭上忽然从某大城巿来了一个京剧班子,说是晩上在颍滨中学操场演出,非常喜欢看戏的我,草草地吃完晩饭便跑向颍滨中学的操场(以下简称颍中)。我们这座小鎭虽不大却也繁华,是县府所在地。颍中设在鎭内原下南街山西会馆(今县法院)内,始建于民国廿三(一九三四)年,它是本县的第一所中学,学校本是神圣安静的求知之地,为何会在那里搭台唱戏?这自有它的缘由。沈丘县出了一个声望很高

  • 文章回憶禹縣地方上之廟會(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庙会 戏剧演出 禹县风俗

    七月⒈七月七日这天本有牛郞织女七夕相会之神话故事,并有天河配戏剧之演出,可是并未见过牛郞织女为人所供俸。而禹县七月七日都敬城隍,那天四鄕的善男信女都到城隍庙,顶礼膜拜,烧香还愿。于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到城隍庙搭棚摆摊,卖各种用具及百货,可以说应有尽有,热閙非凡,但不演剧。2.七月十三日罗祖神诞。剃头业(即今理发业)在城内东门里南边三皇庙(天皇地皇人皇)演戏一台。该业何以把罗祖当成祖师爷而敬奉?不知原因。只记得某书上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两句话,据说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74-04-25
    关键字: 董作宾 纪念会 讲座 画作展览 演出

    原拟邀请该剧作者辅仁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方曙敎授饰演,未成,复公开征求各界推荐,由于开排在即,该社编导委员会不得不召集紧急会议,于三月十一日由全体委员表决,决定由毓子山、张绍铎两位老师轮流饰演「孔夫子」一角。兹将二人简介于后:毓子山老师:从事基层敎育工作二十六年之久。课余创办华夏敎师剧艺社,主持演出过「音容刧」、「无名英雄」、「文馑图」、「华夏儿女」等剧。以他的资历、外型、演技,都是饰演「至圣先师」最适当的人选。张绍铎老师:是位文学眞硕士,目前在数所著名

  • 文章王海玲隻手擎天豫劇場生氣蓬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6-08-30
    关键字: 王海玲 豫剧演员 传统剧目 豫剧演出

    海军陆战队豫剧队的演出票房好过国剧队,尤其前、昨两晚两场「王月英」都接近全满,观众反应热烈,豫剧剧场又恢复蓬勃生气。豫剧队演员有限,地处偏远,每隔三数月来台北定期公演,几乎都卖王海玲一个卡司,七天戏码由她单挑主演六天,但票房始终不输台北阵容坚强的国剧队。尤其前、昨两晚,豫剧队再度贴演广受欢迎的「王月英棒打程咬金」、「王月英閙殿」,俚俗率眞的角色个性、粗犷逗趣的鄕俚台词,不断获得满堂彩,充分表达了地方戏曲强烈鲜明的生命力。豫剧观众也从过去的河南老鄕,拓展到

  • 文章張岫雲女士與豫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趙明普 出版时间:1990-10-01
    关键字: 张岫云 豫剧 劳军演出 人物回忆

    按:三十餘年來,在臺灣的大陸地方戲劇,只有豫劇一枝獨秀,風靡全臺,與國劇並駕齊驅;豫劇之有此成績,其主要原因,在他的背後有一位默默耕耘,承傳薪火的播種者——張岫雲女士。她培育了一個唯一歷久不衰的職業劇團——「陸戰隊飛馬豫劇隊」,並調敎出一些傑出的接班傳人——尤其是全才旦角王海玲,以及不少優秀的新生代演員,都能繼續傳承。如果沒有張岫雲的努力,豫劇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然而,張岫雲何許人也?能知其詳者不多。近聞大陸出版「豫劇在全國」一書,內載「豫劇在臺灣...

  • 文章憶「豫劇專家」張若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张若鉴 豫剧 演出盛况 回忆往事

    各科,以及历史、哲学、至于「文学」与「戏剧」,只可算「边缘涉及」其他闲杂之书和小说,无暇去看。张兄全神贯注于「豫剧艺术」及「豫剧学术」的研究与剧本的编写,他作的剧本,我也曾看过几本。「豫剧史话」,也曾经我编排及调整章节细目,当然论重要性:「豫剧史话」还是要摆在前边的。近日我所看到的资料如「剧本的重要性」、「演出剧本的统计与分析」、「豫剧编者及其作品」,以及自民国四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空军豫剧团历次演出纪录登记簿」……等,样样都是宝贵资料。张若鉴君,虽是民国

  • 文章您喜歡豫劇嗎?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1期  作者:楊德新 出版时间:1989-01-03
    关键字: 河南 豫剧 文艺演出 台北 王海玲

    提到河南戏,凡是河南同鄕,没有不鼓掌说好的。座落在台北市中华路一段六十九号,国军文艺活动中心,经常有演出河南戏,化很少代价入场,环境淸洁、坐椅舒适、灯光柔和、音响淸淅,剧情及唱词,均一一打出另有准备的字幕上,放在台口两旁,使你毫不费力,了解剧情内容,就是不常看戏的同鄕,也能让你身心头脑,轻松畅快,还有开放着适合体温的冷气,舞台上剧情之变换,台上唱的人,台下看的人,他们的声音语言,俱是你熟悉的鄕音,如同身在家鄕,此时此刻,让你陶醉得如入仙境,忘记一日忙碌

  • 文章花轎聲聲憶桂玲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劉建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逝世三周年 《抬花轿》 演出经历 追思缅怀

    的一段唱,为了达到声、情并茂,唱腔与舞蹈巧妙结合,宋桂玲每天对著录音机从早上八点到十二点,翻来覆去地唱,一字一句地听,同时配上坐轿动作,一点一滴地琢磨,一招一式地练,整整苦练了两个月,直到演出后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开了『收条』,她才如释重负。修改后的《抬花轿》把凤莲刻画得娇媚而不轻浮,憨直而不带傻气,因此「坐轿」一折的唱腔,很快不胫而走,省内外几多名旦驾驭著这段唱腔,在综艺晩会出现,在戏剧大赛角逐,在音乐电视获奖,在中州大地「没有围墙的剧场」内久唱不衰。但苍天无情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