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此事如發生在過去封建時代,不算奇聞,但若發生在民國年間,以今日之眼光視之,不僅値得報導,並且値得贊揚。緣起者一日與西華縣國大代表張樂民先生閒話家鄉往事,談及臨潁縣國大代表董鑫先生,其夫人王桂榮女士,為一盲人,夫妻感情歷久不渝,並相偕由大陸輾轉來台,生兒育女,白頭偕老,聽後令人肅然起敬。董鑫字品三,河南臨潁人,生於民前五年,幼年即由父母之命與王桂榮女士訂婚,王女士生於民前七年,長董兩歲,當時倆人均在襁褓之中,由父母作主,代為定婚,不在話...
-
台湾经日本占据五十一年,终于民国卅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十月抗战胜利后光复,光复之始,百废待兴,河南大学同学随政府来台接收者,有文学院之王泳,农学院之孟及人、戈福江、王茂轩、方霖、杨海涵等,嗣后有参加南京敎育部侨敎师资讲习会之李守孔、冯汶波、王耀槐、郑秉权等相继来台任敎、以及理学院李振宇、师宗熹、张振中、任应瑞、管守严、熙曾、叶泽普等,农学院之程立德、李新民、李蔚中、孟广益等分应台湾凤梨公司,糖业公司之邀,集体前来,参加生产行列,连同其他个人前来者至民国
-
一国立河南大学是吾豫校史辉煌的高等学府,敎授皆为一时硕彦,学生亦多中州菁英,其所培育出来的靑年,均能贡献地方,报効国家,而历任校长,胥为饱学之士,无不殚精竭智谋求学校之发展,因之校誉日隆,而能跻于名庠之林,笔者有幸在校读完预科,颇感光荣,是一生所不能忘怀者!我在校肄业时间为民国十七年暑后至十九年七月,整整两年,虽说时间不长,而印象却极深刻。斯时学校已有文、理、法、农、医五个学院,校舍巍峩,图书仪器充实,运动场地广濶,各类运动器材应有尽有,一切设备完善
-
一张伯英(钫)先生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讨袁、护法、北伐、抗战、剿匪诸役,贡献良多,功在党国,载诸史乘,为国人所稔知。至其关怀桑梓,建设地方,更为吾豫同鄕所乐道。民国三十二年秋,我就读河南大学文史系,听敎授们说:「伯英先生算是河南绅耆中对河南敎育最热心的一位了」,一次在西安新城广场,一次在开封校园礼堂,在流离迁徙中蒙受到生活的照顾,事隔虽三十余年,仍留着深刻的印象。二伯英先生和河大发生直接关系,要算民国十八年三月所创办之「河南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当时伯英先生
-
楊震文字丙辰,南陽靳崗人,幼受宗敎洗禮,弱冠卽被敎會保送德國留學。在德國讀完中學後,直入柏林大學,專修德國文學,以其聰慧異常人,德文造詣極高,在德文文字學及修辭學上的成就,尤爲德國本國人所不及,在五四以前,得柏林大學文學博士,適北大德文系主任出缺,乃應蔡元培先生之邀囘國接受北大德文系主任兼授德國文學課程。時與北大中國文字學權威錢玄同同事,兩人常以德國語文與中國語文造句,修辭作比較硏究,其在學茜二成就亦屬北大名敎授之林,在吾豫乃與馮友蘭、徐炳昶,傅培靑諸先...
-
学校迁徙不定,但因校中老师皆一方硕彦,又加抗日名将及一些名家学者常至校中讲演,同学见闻开阔,学业猛进。先生常以为是他人生永难忘怀的回忆。先生三十二年考取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就读,学校虽因战乱而多次迁徙流徒,但读研风气未尝稍懈;抗战胜利回归开封,修习更宜。三十七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遂即至南京海军第五医院,担任医疗工作;三十八年随军来台在左营海军总部诊疗所任上尉医官。三十九年高考及格,五十五年任海军总部军医处上校副处长。服务海军期间先生积功获颁海风、海功、海绩等奖
-
丁故将军思岑,河南宝丰人,生于民国十一年农历七月廿九日,父离明公,曾一度出仕,旋即解组归田,致力桑梓公益,统领地方武力团练事宜,为人疏财仗义,排难解纷,每値饥馑之年,领先捐输救赈,系一方人望,母李氏大夫人早逝,将军幼年在严父兼为慈母抚育下迄于出就外傅,故父子亲情特殊深厚,大陆失陷后,殁于故里,民国八十三年两岸开放,将军率长子遄返故里,为先人修筑坟茔,乡里称孝。将军八岁入县学,继续淮阳师范毕业暨河南大学肄业,初任县督学职,感于倭寇深入,国难日殷,乃弃儒入
-
侯兄民國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生,於八十二年七月四日卒,享年七十六歲。中州侯氏,河南望族也。始祖籍大梁,爲侯贏大俠之後,耕讀傳家,詩書門第,其宗支繁衍,遍跡中原豫東各縣,惟杞縣人口最多。杞縣古稱杞雍邱,城鄕數百戶,城內侯氏宗祠有春秋之祭。祖塋以永安塋最大,石碑林立,古柏森然,侯公意園,即葬於此。公著作甚豐,美國列爲東方畫家。父繼泉公,書法名家,中年游宦清廉,晩年畫畫自娛,家敎嚴謹。侯公意園,以詩畫聞名,數百年後,猶令人仰慕他的高風亮節。先祖世年公,生子兩人,...
-
国民政府时期,南京、重庆、台北,赵连芳和沈宗瀚,两个人是我国农学以及农业界领导人物,人称赵为中央大学派,沈为金陵大学派,传有亮瑜情结,其实他俩是老朋友,民国五十七年台北「中外杂志」刊登一篇沈先生悼念赵先生的文章,内容尙称乎实,特连同民国卅六年全国农业界推介赵先生竞选立委启事附刊如后,以助明了赵先生生平梗槪。赵先生河南罗山人,曾两度应河大聘,第一次为民国十七年在南京应冯玉祥之邀到辉县百泉勘查设立农业试验事,河南大学聘为农科敎授,先生以感当时豫局欠稳,乃借口
-
完成,拟再洽商付印,以享读者,如能垂靑拾穂,不胜荣幸,其文责亦应由作者负之。—民国七十一年二月朱光彩识—一、河南大学(简称河大)成立之经过民国十二年河南省政府综合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政专门、农业专门及商业学校,成立河南中州大学。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定鼎南京后,将该校改为河南中山大学,嗣又改为国立河南大学。在此时期内,学校一切设备,大都陆续完备,亦为河大鼎盛时期。抗战期间,河大屡次播迁至鎭平、嵩县、荆紫关及寳鸡等处,胜利后,复员囘汴。民国三十七年势局逆转,豫省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