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孟津特产柿与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7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78-04-03
    关键字: 柿子品种 孟津 特产水果

    提起河南孟津的特产水果,县民都能以西鄕柿子东鄕相告:「柿林点翠」为孟津八景之一,柿子之多,可见一斑。孟津西鄕柿品种甚多,其中佳品有三:一曰「雁过红」,中秋前大雁北来时成熟,每个五两上下,皮色红,故有「雁过红」之称。柿子采下洗净置之缸中,注入淸水(以能覆蓋柿子为度),以米糠、麦糠、锯末之类于晚饭后置于缸之周围燃之,天明五鼓即可取食或应市:皮薄水多,脆甜无比,放烘软吃,亦佳。镞去外皮制成柿饼,内部软红,外表现白霜,香甜可口,佐以香茗宴客,更为无尙佳品:向与

  • 文章家乡味开封的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9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76-09-25
    关键字: 家乡味道 开封

    河南开封并不是产之地,开封的子,都是从外埠运来的。好的子,在水果摊上零售;较比不利口的或看着不顺眼的,便由小贩们煑熟后,桃着沿街叫卖。子煑熟后,一个个摆放到一头有火炉的挑子上。炉子上,架一口铁锅,锅里有煑时的原汤——应该说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浆,再加上白糖。放在锅里的熟,一半露出汤面,一面泡在原汤里,炉子里的火熊熊的燃烧着,锅里的汤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嗒!噗嗒!…」地直冒泡。熟也早由黄澄澄的金黄色,变成赭红的猪肝色;再加上

  • 文章河南孟津的柿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河南孟津 柿子 特产

    提起河南孟津的特产水菓,县民都能以西鄕柿子东鄕相告:「柿林点翠」且为孟津八景之一,柿子之多,可见一斑。孟津西鄕柿子品种甚多,其中佳品有三:一曰「雁过红」,中秋前大雁北来时成熟,每个五两上下,皮色红,故有「雁过红」之称。柿子采下洗净置之缸中,注入淸水(以能覆蓋柿子为度),以米糠、麦糠、锯沫之类于晚饭后置于缸之周围燃之,天明五鼓即可取食或应市,皮薄水多,脆甜无比,放烘软吃,亦佳。削去外皮制成柿饼,内部软红,外表现白霜,香甜可口,佐以香茗宴客,更为无上

  • 文章河南曲劇名伶——周玉珍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1期  作者:趙明普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周玉珍 梨园世家 文化交流

    周玉珍现年六十二岁,河南省伊川人。系河南省曲剧团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曲剧表演艺术家。现任曲剧研究会理事,洛阳海内外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河南省政协委员。她自幼秉赋优异,聪慧过人,又生於园世家(其父为曲剧老艺人,著名琴师周易谦先生),堪称得天独厚。五岁随父习艺,在父亲严格教导下,未满三年,竟因主演《云楼会》一举成功,获得《八岁红》美誉。成年后,为了个人艺术之精进和谋求曲剧艺业的发展,不辞一切辛劳与艰困,广求名师,博学众长,汲取各剧种各名家的优点

  • 文章中原零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钟雷 《梨园情》 抗日战争 剧情简介

    钟雷编写「园情」中视名剧精选播出剧作家钟雷编写「园情」,中视公司于三月十日晚间十时四十五分在「名剧精选」中播出。「园情」一剧的背景是民国三十二年左右的山东省,当时抗日战争正进行的方兴未艾,这部戏是敍述两个有平剧根基的爱国靑年,他们在达成军事使命后,为了逃避日本宪兵和汉奸的追捕,无意中竟闯进一个戏班子,阴错阳差之余,他们到处随团演出,并且极受欢迎。「园情」的故事就是敍述这两个年轻人的遭遇。「园情」一剧的演员有李玉琥、寇世勋、沈海蓉、葛香亭、铁孟秋

  • 文章开封的烂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龐易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烂熟 地方特产 家乡风情 开封

    开封并不是产之地,开封的子,都是从外埠运来的。好的子,在水果摊上零售;比较不利口的或不顺眼的,便由小贩们煑熟后,挑着沿街叫卖。子煑熟后,一个个放到一头有火炉的挑子上。炉子上面架一口铁锅,锅裏有煑时的原汤——应该说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浆,再加上白糖。放在锅裏的熟,一半露出汤面,一半泡在原汤裏,炉子裏的火熊熊地燃烧着,锅裏的汤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㗳!噗㗳……」地直冒泡。熟也早由黄澄澄的金黄色,变成赭红的猪肝色;再加上小贩不时用小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