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辰冬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辰冬谈研究诗经的方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诗经研究 研究方法

    几年来,国立师范大学敎李辰冬一直盼望着有学者和他「打笔仗」,好好谈谈「诗经」。因为,两千多年来,历代的读书人都还猜不透「诗经」裏的每个地名,每个人名,每件史事,甚至每个字,到底是怎么囘事。而敎授钻硏了几十年,确定了「诗经」是一部千古不朽的文学伟著,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宣王复兴史与幽王亡国史后,他更为后世硏究「诗经」的人,寻出一套方法,而且非常大方的公诸于世。不过,敎授还是有些寂寞,如果学术界对他的「诗经硏究」有异议,或是表示赞同,都应该有反应。为什么

  • 文章石破天惊识吉甫(二)李辰冬的《诗经通释》、《诗经研究》、《诗经研究方法论》读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之妄、明人之凿[1],不过许多问题,他仍不能解答。到了李辰冬先生的《诗经通释》,《诗经》二千多年的翳障才全被扫淸,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硏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和姚际恒是普朗克(Max Planck),那麽,李辰冬就是爱恩斯坦了。二十年来,李先生一直惨澹经营,受尽世人的奚落、排斥、嘲讽,基金会的衮衮诸公看了他的新论,更吓得马上停止该会在经济上对李先生的一切支助。[2]因此,李先生的论点,短期内大槪仍不会为一般人接受

  • 文章石破天惊识吉甫(一)李辰冬的《诗经通释》、《诗经研究》、《诗经研究方法论》读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黃國彬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诗经 通释 朱熹 读后感

    缰,不敢挺进。过去四年,一直充满自信;到了第五年,批评之笔锋磨得正利,面对三百篇,理应「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桑林之舞」才是,怎么反而久久不敢动笔?我把原因说了出来,许多人大槪不会相信;正要动笔时,我读了李辰冬先生的书。读了李辰冬先生的书,何以会迟迟不敢动笔?我这样一说,反而把读者弄糊涂了。那麽,就容我简略地说说原委吧。去年六月,《诗风》出了《陶潜专号》,就计划在八二年出《诗经专号》。当时,我鉴于历代的《诗经》学者只着重《诗经》的考证、训诂,决定

  • 文章怀念一位可敬的长者李辰冬先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0期  作者:郭中一 出版时间:1983-10-30
    关键字: 文学 红学 诗经 悼念

    九月一日中午,接得母亲由办公处打来的电话,说在报纸上看到李辰冬先生病逝于美国明湖的消息,我当时只应了一声「嗯」,便不知要说些什么。每当遇事烦愁,我总是埋首书堆,聊以解忧,这时却觉心头翻扰,再也看不下一个字。于是翻出先生写给我的信,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幕与先生神交的往事。与先生结缘始于刚上高一的那年。恼人的联考甫毕,正可悠游。可巧国际学舍擧办秋季书展,且去逛逛,希望能扫扫脑中的八股陈文。不想摊上翻着先生的三本「诗经通释」,本意原只是浏览便罢,未料欲罢不能,愈

  • 文章李辰冬希望开辟国学研究的新途径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伍齊美 出版时间:1977-01-25
    关键字: 文学 家庭 回忆 国学研究

    只有在公共汽车上,李辰冬敎授才惊觉,自己到了「被让座」的年龄了。长远的计划、不停的追求,七十岁的李辰冬,掌握了「永远年轻」的法宝。在师范大学国文系讲授「文学批评」与「诗经」的敎授,对文学的精深硏究,源于他一贯坚持的理想,与永不间歇的努力。早在北平燕京大学作「新鲜人」时,李辰冬便被老师所选有关中国文学批评的敎材章学诚的古文十弊、曹丕的典论论文……所吸引,决定了一生硏究的路线。人有三种理想燕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他从当时文学批评最著名的法国巴黎大学,抱囘

  • 文章红学诗经权威李辰冬病逝美德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红学 学者 诗经 悼念 文学

    △早年硏究「红楼梦」、后期专攻「经诗」的前师大敎授李辰冬,已于八月廿八日因心臓病逝世于美国德州,享寿七十七岁。李辰冬被国内外学术界尊为「红学」和「诗经」权威。特别是对「诗经」的硏究,推翻历代都以为「诗经是民歌总集」的说法,考证出「诗经都是尹吉甫一个人的作品」,这一论点,对我国诗经硏究产生极大影响。李辰冬生于一九〇六年,河南济源人,燕京大学毕业,法国巴黎大学文学博士,作育英才,著作等身,桃满天下。重要著作计有水牛出版社的「诗经通析」、「诗经硏究

  • 文章敬悼李辰冬教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10期  作者:周宗盛 出版时间:1983-10-30
    关键字: 红学 《红楼梦》 诗经 文学

    的『诗经通释』,『诗经』二千多年的翳障才全被扫淸,千百年来的问题诗篇才有了明确合理的诠释。在『诗经』硏究史上,如果郑玄、朱熹是牛顿,马瑞和姚际恒是普朗克,那么,李辰冬就是爱恩斯坦了。」垂暮之年遇知音本文发表后,黄社长曾有一信给敎授说:「拙文发表后,已引起好些开明的学者注意。不少中学敎师,已开始细读『诗经硏究方法论』和『诗经通释』,分享我初读这两部大作时的惊喜。年轻的一代思想比较开放,不像某些上了年纪的人那样迷信权威;将来尹吉甫的著作权也必定获他们肯定。最近

  • 文章李辰冬教授的学术里程(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6期  作者:羅盤 出版时间:1985-06-30
    关键字: 燕京大学 文学评论 作家人格 作品风格

    一个财运亨通的人,一夜之间可以变成一个富翁。一个时运当头的艺人,旦夕之间能够成为一颗灿烂的明星。然而一位学者的产生,却无幸致,恒须经过数十年的精硏苦读。而且一位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除了必须痛下苦功、累以时日外,其个人的秉赋,以及治学的方法都与成败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一位成就卓越的学者,是得之不易的。已故李辰冬敎授便是在学术上有特殊成就的学人之一。大学时代爱文学,兴趣启发缘良师敎授资秉优异,然其认眞求学,则始于燕京大学。燕大在我国是知名的最高学府之一,罗致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