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我的家乡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幼年的記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萬良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幼年往事 人物自述 家乡 怀念亲人

    我生于民国八(一九一九)年,农历四月廿九日,中华民国廿年以前,是我幼年的时代。本文所述,概属这个时期的记闻琐事。一、家乡环境我家住在河南省东南部、新蔡县城西南、十五华里前戚寨。这是个古老的村庄,北面是高而平坦,一望无际的蚀余「冈地」;南面是地势低洼,河川淤积的肥沃「湾地」。以是本村正处地形渐移带的斜坡上。庄子东边为湖泊盆地,年遭水患;庄子西侧为蜿蜒流水潺潺的港沟子,其两旁的空地,则是本村放牛的天然牧场。夏季倘若雨水过多,积水常冲破本乡堵水的埂。因而庄子

  • 文章金秋探親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張孟蓁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探亲 行程 纪实 家乡现况

    藍天白雲秋高氣爽,是探親的好時光,我是河南安陽人,外子及哥哥姐姐三人近貳佰伍拾歲,故相約十月初在老家—萊陽相聚以敘手足情。在二〇〇二年八月就開始訂來回機票,訂旅館打點一切。談到探親,在台灣的經驗大半都是去當財神爺;但在外子家,真是稀有動物少見的;外子係老么所以家裡的老哥、老姐、老嫂子都帶著憐憫之心,均說「你年少就流浪在外,很可憐,我們再苦,還是在老家,也熬過來了,所以只要你人能回家來看看就好」。同時他們也知道小兒一家在美國,侄子、侄女們都說:「您們放心吧...

  • 文章安陽土話拾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扈先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方言 合音 土音

    弱冠離家,負笈南京,抗日軍興,于役軍中,八年轉戰,繼又播遷台灣,背井離鄕,屈指已五十年矣。家鄕土話,幾已遺忘迨盡,來美之後,偶遇一二同鄕人,言談之間,洞感安陽土話之聲調,異常親切,勾起無限迴憶。乃就兒時記憶之所及,得詞十餘,但大多有音無字,勉輔以注音符號,而列擧如下表,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蓋希能就敎於同鄕諸先進,以收拋磚引玉之效也。以上所擧,大部爲名詞,及少數形容詞,如髒、很等。皆像日常用語所常見者,此外,在我們的土話中,也有用字或用詞極斯文的一面,例如...

  • 文章聖戰一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1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抗战史料 故乡风貌 家乡往事 家乡特产

    [1],其中两样是吃的;三小特产:茶菱、金钱蟹和鸡头籽[2],都是吃的。就连东关细白滑嫩的水豆腐,西关香酥爽脆的大油条,也远近驰名,南门里边的ㄉㄞㄌㄜ(椭圆形之意,不知其正确写法,凡属方言,颇多有音无字的,不独我县为然)馍,冬日一面烤火,一面就火盆边烤边吃,烤一层,吃一层,能剥十来层更是脍炙人口,别处没见过,所以有人说商、固两县的「讲」,可能弄差(ㄘㄢ)换了。而五县中以俺两县最为富庶,我们大河南老乡,一遇年荒岁歉或黄氾成灾,曰子难过,只要有个人大声一呼:「走

  • 文章我與河南(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夏邑县 朱庄 家乡 人物回忆

    我的家鄕—河南夏邑縣東北三十五里朱莊。夏邑縣在前淸屬於歸德府,民國以後,歸德改爲商邱,夏邑縣仍屬於商邱。夏邑縣在河南省一百多縣裏邊算不得有名的縣,但歸德,商邱却大大的有名。談河南沒有不知道歸德商邱的,歸德商邱可能比河南省會—開封還有名。至少與開封並駕齊驅。特別從歷史的觀點看,歸德商邱更大大的有名,而爲人所共知。張雎陽守歸德的一段其著者也。歸德與河南的其他幾個府城,如彰州府、信陽州,亦有過之而無不及。河南地處四戰,爲兵家所必爭。在這四戰之中,歸德應列爲第一...

  • 文章我與河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夏邑县 家乡 人物回忆

    二、我的家乡假如河南是自古以来兵家必经之地,我的家鄕—河南夏邑东北三十五里朱住更为兵家所必争。因为这个地方的北边就是砀山火车站,阻止徐州方面开来的部队进入河南或阻止河南的部队进入江苏平常都布置在砀山火车站附近。国民革命初期,蒋总司令与冯玉祥之争夺战就是这个地区。最近大陆沦陷前的徐淮大战也在这个地区附近。这个地区,一片平原,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山,我上面已经说过了,没有水,我还没有说。我说没有水是没有河流的意思。商邱徐州之间,夏邑砀山之间,什么河流也没有

  • 文章我與河南(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0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家乡 河南 人物回忆 贫穷

    我的家鄕是再沒那苦的…………說起來是民國初年的情形,其實也可以說是民國十年的情形,也可以說是民國二十年的情形,也可以說是民國三十年的情形,也可以是民國三十八年的情形,因爲民國初年的情形,同民國二十年的情形,同民國三十年的情形,同民國卅八年的情形,並沒有什麽不同,嚴格的講,並且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更嚴格的講,簡直是江河日下,甚至令人有不堪回首之感。我說我的家鄕是再沒那窮的,這决不是一句空話,也决不是一句宣傳的詞令,而是眞的,千眞萬眞的,有憑有據的,...

  • 文章我與河南(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1期  作者:丁作韶 出版时间:1970-11-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河南 贫穷 家乡

    在本刋二卷九期讀者來函趙同信先生說「全國以河南最爲窮苦」,我深有同感。夏邑,夏邑東北三十五里米庄,當然亦不例外。要飯的絡繹不絕,給我的印象最深。其實,去要的人家,與要的人,也並好不了許多,倒不說兄弟之邦。兄弟之邦,還有什麽給的?還能給什麽?要的人也很知趣,嘴裏唸唸有詞:「老爺!姥姥!給我一口吧!」「老爺!姥姥!捨給我一口吧!」雖然離開家鄕五十年了,雖然離開家鄕二十年了,要飯的絡繹不絕的情形,要飯的悲哀的聲音,至今還深深的刻在腦海。一口一口的要,要半天要一...

  • 文章故國行(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3期  作者:耿殿文 出版时间:1985-03-30
    关键字: 少林寺 旅行纪实 家乡游记

    甬道的盡頭就是天王殿,原來內有四天王像。從天王殿往後數,一共有七進庭院。頭兩進包括了少林寺主要的建築物。原來有鐘樓、鼓樓、大雄殿、六祖殿、緊那羅殿、法堂、東西禪堂、庫房等,可惜在一九一八年軍閥混戰中都付之一炬了。現在修復的只有天王殿、緊那羅殿、東西禪堂和僧院。當我們走近天王殿時,看見左邊的走廊上圍着一群人,我湊上去一看,原來有人正在表演指畫。有一個年輕人用右手的食指沾着墨汁在紙上畫畫兒。牆上掛滿了許多花卉、動物、蟲鳥等各式作品,形象逼眞,標價也很低廉。在...

  • 文章家鄕事一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4-04-30
    关键字: 汜水旧貌 家乡风俗 怀念故土

    (甲)開場白我的家鄕是蕞爾小縣—汜水,地瘠民貧,人所共知。故本文所談家鄕事,多少都與「窮」有關。且讓我慢慢道來如後:㈠家鄕有一種所謂「錢袋」的。他的大小約長四英尺,寬二英尺;是用白色合股棉線,手工織成的。老百性多會自行編織;四角有穗,中間留一長口。他的造型,便是如此。袋子兩頭,寫著八個字:一頭寫住址,例如我的村名,叫馬固,就寫「汜邑馬固」邑是村莊的意思,全名也就是「汜水縣馬固村」;所謂「汜邑馬固」當然是簡寫了。其他村莊可以類推。那一頭寫自己的堂號。各個性...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